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的神经病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雄 赵建华 索爱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4-564,共1页
伏-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VKHS),又称葡萄膜脑炎综合征、眼色素膜脑膜脑炎综合征、眼-脑-耳-皮综合征等,是一种选择性地侵犯黑色素细胞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键词 VKHS 伏-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 神经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的成因和神经学检查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天岳 孙相如 +1 位作者 袁毓 曹永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症之一。我院1990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该症22例,均经严格的神经学检查和病因学分析后确诊,治疗全部行尺神经前移术。术后随访20例,平均随访2年5月,12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2例较差。作者认为,当...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症之一。我院1990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该症22例,均经严格的神经学检查和病因学分析后确诊,治疗全部行尺神经前移术。术后随访20例,平均随访2年5月,12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2例较差。作者认为,当手部感觉改变和运动障碍为单纯尺神经损伤引起,肌电图提示尺神经传导速度在肘管部减慢,肘管内或外可找到神经受损原因,肘管综合征即可确诊;当肌电提示尺神经传导在肘管部减慢,而肘管内或外找不到神经受损原因,应高度疑诊肘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病因 神经病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研究系统回顾 被引量:7
3
作者 van Hecke O 冯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27-328,共2页
1.前言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疼痛综合征之一,而且转归往往不尽人意。原因部分是由于神经病变产生的疼痛可能在初级医疗中未被发现,并且药物的使用未达标准。在这一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存在疑问的,例如缺乏一致性,缺乏... 1.前言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疼痛综合征之一,而且转归往往不尽人意。原因部分是由于神经病变产生的疼痛可能在初级医疗中未被发现,并且药物的使用未达标准。在这一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存在疑问的,例如缺乏一致性,缺乏能真实反映病例状态和应用于人群研究的有效病例定义;再如变量的多样性研究,病例确诊的方法不同;此外,疼痛不是主诉表现,病例如何纳入或排除等。现有的一般人群患病率的评估可能变得更高,可能有更多的患者正经历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折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流行病 一般人群 系统回顾 疼痛综合征 神经病 人群研究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人群中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研究的系统性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薛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疼痛综合征之一,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用药的不规范.此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①缺乏公...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疼痛综合征之一,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用药的不规范.此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①缺乏公认的能真正反映病情并适用于人群研究的诊断标准;②采用的诊断方法不同造成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③如果就诊时的主诉不是疼痛,则病例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也不统一.因而,在现有的研究中,普通人群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数据相差很大,实际发病的人数可能要远远超过目前已诊断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人数. 本文对普通人群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以试图提供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率和患病率方面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流行病 普通人群 系统性综述 初级医疗机构 治疗效果 诊断标准 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芬治疗脑梗死后强哭强笑综合征30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钟建斌 李协 +4 位作者 钟思敏 陈炽邦 张世军 吴巧利 潘丽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美沙芬治疗脑梗死后强哭强笑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并发强哭强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20 mg/d治疗,而治疗组... 目的探讨美沙芬治疗脑梗死后强哭强笑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并发强哭强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20 mg/d治疗,而治疗组采用美沙芬15 mg/次,3次/d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神经病学研究中心-情绪不稳定性量表(CNS-L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CNS-LS评分于治疗后30 d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CNS-LS评分于治疗后30 d较治疗前未见显著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CNS-LS评分于治疗后30 d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30 d 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芬治疗脑梗死后强哭和强笑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美沙芬 强哭强笑综合征 神经病研究中心-情绪不稳定性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kes病的临床及病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晶 郭玉璞 +4 位作者 高淑芳 张振馨 黄惠芬 任海涛 赵艳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对1例Menkes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识别遗传性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Wilson病与Menkes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与结果患者女性,8岁发病,逐渐出现下肢无力、关节变形、双手呈爪样偏向尺侧、骨质疏松... 目的对1例Menkes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识别遗传性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Wilson病与Menkes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与结果患者女性,8岁发病,逐渐出现下肢无力、关节变形、双手呈爪样偏向尺侧、骨质疏松、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震颤、言语不利、精神障碍,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及尿潴留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呈高腭弓,双手轮替动作试验、跟-膝-胫试验和指鼻试验均不能完成,并有锥体束征;血清铜氧化酶0.02μmol/L。临床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并骨质病。给予青霉胺0.25g口服,3次/d,治疗4年无效,改为0.25g口服,4次/d。治疗1年余,症状及体征渐进性加重,16岁死亡。尸检结果显示,脑实质呈广泛性萎缩,双侧额顶叶皮质下白质严重萎缩、变性形成空腔。光学显微镜下基底节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血管管腔偶有不规则,内膜皱缩;皮质内颗粒细胞层神经元脱失明显,白质广泛脱髓鞘变性并有囊腔形成,可见大量增生的星形细胞、吞噬细胞、异位神经元及卫星细胞,血管周围无炎症细胞浸润;基底节区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均未见明显的神经元脱失和坏死,但是神经元中卫星细胞明显增多,有大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尾状核尾的神经元内有沉积物;未见AlzheimerⅡ型星形细胞和Opaski细胞;小脑的特征性变化为颗粒细胞层变薄,细胞减少,残留的Purkinje细胞有明显的树枝状突起(垂柳影样)及突起局限性肥大处树突增多,局灶性轴突肿胀(鱼雷样变);并可见Purkinje细胞沉入颗粒细胞层内。结论(1)Menkes病亦可发生于女性,可于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2)特征性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大片变性、坏死形成空腔,以及与临床症状、体征不平行的基底节结构保留完好,皮质内颗粒细胞层神经元脱失和小脑Purkinje细胞异常突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发纽结综合征 神经病表现 病理 临床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