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游段南海湖恢复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轶凡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研究包头市黄河中游南海湖段沿线恢复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对沙漠干旱生态脆弱性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恢复及湿地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2017年野外18块样地调查,对南海湖保护区湿地植物种类、植物丰富度、区系组成、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研究包头市黄河中游南海湖段沿线恢复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对沙漠干旱生态脆弱性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恢复及湿地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2017年野外18块样地调查,对南海湖保护区湿地植物种类、植物丰富度、区系组成、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湖湿地保护区中共有205种植物,隶属于47科135属,其中占优势的是禾本科、藜科、菊科、豆科、莎草科植物,占所有植物总物种数的50.24%;调查区域内植物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为30.55,植物物种种类少,生态环境总体较差;不同功能区因受到人为干扰,植物种与属的比值差异较大,合理利用区最高(1.99),恢复重建区最低(1.19);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且195种为中国种子植物。南海湖湿地植物种类总体上受人为干扰、气候干旱与寒冷等因素影响,种类稀少,且暂时性植物较多,定植植物较少,总的物种丰富度高并不代表所有种群都是稳定和持久的,因而修复重建区易受到人为干扰而导致修复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湖恢复湿地 植物多样性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暂时性植物 黄河中游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