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陆素青 诸葛秀红 +1 位作者 何新禧 吴秋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9期86-87,共2页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治疗BPH的手段。尽管TURP手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术后患者几乎都出现暂时性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文献报道早期为19%,9个月后为2%,15个月...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治疗BPH的手段。尽管TURP手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术后患者几乎都出现暂时性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文献报道早期为19%,9个月后为2%,15个月为0.5%,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前及术后提肛肌锻炼可缩短尿失禁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后 暂时性尿失禁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 预防 TURP手术 急迫性尿失禁 术后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电切术后存在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春雹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237-238,共2页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电切术后存在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对94例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对两组患者进...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电切术后存在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对94例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辅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尿失禁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的有7例(14.89%),对照组有15例(31.91%),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并能缩短其尿失禁持续的时间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暂时性尿失禁 综合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处理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曹朝晖 郭晓辉 卢运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166-168,175,共4页
目的分析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且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提肛肌功能训... 目的分析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且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提肛肌功能训练,观察组联用盆底生物反馈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连续尿失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末次随访IPSS及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术前后差异稍大(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尿流动力学Qmax(22.25±7.66)m L/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73±6.49)m L/s(P<0.05)。结论前列腺剜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采用提肛肌功能训练及盆底生物反馈法较单纯提肛肌功能训练能进一步缩短术后尿失禁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剜除术 暂时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提肛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新凯 蒋学文 +5 位作者 赖海标 钟喨 黄智峰 曾晔 吴松 赖伟业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并尿管拔除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的2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 目的:回顾性分析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并尿管拔除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的2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针刺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13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盆底肌训练,研究组患者在盆底肌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尿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detQ_(max)、逼尿肌漏尿点压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顺应性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暂时性尿失禁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单用盆底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暂时性尿失禁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盆底肌训练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理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陈玲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电生理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电切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电生理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电切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生理护理,比较两组尿失禁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电生理护理能提高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疗效,缓解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情况,提高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 暂时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6
作者 张晓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气化电切术(TUPVP)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TUPVP相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的不保留前列腺TUPV... 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气化电切术(TUPVP)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TUPVP相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的不保留前列腺TUPVP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保留前列腺前叶TUPVP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3个月以上的尿失禁。患者术后7 d尿失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0 d和术后14 d尿失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保留前列腺前叶TURP的方法进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所取得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暂时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蒿旭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膀胱功能及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25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术后第3 d开始提肛肌训练,观察组63例术后拔... 目的探讨早期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膀胱功能及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25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术后第3 d开始提肛肌训练,观察组63例术后拔除尿管出现下尿路症状时指导提肛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当日下尿路症状发生程度、持续时间,不同时间焦虑评分(SAS);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患者训练后第1周、1个月和3个月尿失禁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当日下尿路症状发生程度、持续时间比较,P>0.05;术后7 d末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1个月和3个月后ICIQ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提肛肌训练能够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暂时性尿失禁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焦虑水平,改善膀胱顺应性,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及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提肛肌训练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暂时性尿失禁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探讨
8
作者 江晓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在手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尿失禁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患者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30.00%),其尿失禁持续的时间[(7.12±0.35)d]和住院的时间[(7.53±1.6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尿失禁持续的时间[(11.05±3.24)d]和住院的时间[(12.02±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其尿失禁持续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暂时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9期540-541,共2页
关键词 透析导管漂移 PD 心功能不全 腹膜透析 并发症 处理 暂时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