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智能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 |
杜永峰
王佳佳
李慧
党育
刘彦辉
|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
|
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的复振型叠加反应谱方法 |
陈华霆
谭平
彭凌云
李志山
周福霖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3
|
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的隔震层刚度分布分析研究 |
李冰
李向真
向伟明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4
|
高层隔震结构的等效简化模型研究 |
付伟庆
刘文光
王建
王焕定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5
|
大震下被动与智能隔震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对比 |
杜永峰
李慧
金德保
党育
Billie.F.Spencer
Jr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6
|
高层隔震结构单质点模型的地震响应单纯质点法研究 |
刘文光
刘阳
杨巧荣
何文福
冯德民
|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7
|
考虑SSI效应的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 |
于旭
宰金珉
王志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8
|
高层隔震结构双质点模型的地震响应单纯质点法研究 |
刘阳
刘文光
何文福
杨巧荣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9
|
软夹层地基上多层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
于旭
庄海洋
朱超
陈苏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0
|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钢框架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于旭
宰金珉
王志华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11
|
大跨隔震结构多点地震计算模型的几点注记 |
国巍
余志武
柳国环
田利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2
|
高层隔震结构提离摇摆耦合理论模型及振动台试验验证 |
何文福
李雪
许浩
刘文光
冯德民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3
|
高层隔震模型结构双向地震反应的数值计算与试验 |
付伟庆
于德湖
刘文光
王福彤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基于性态的磁流变智能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
付伟庆
王铁英
丁琳
陈菲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自阻尼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及振动特性分析 |
张荫
姚谦峰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3 |
7
|
|
16
|
地震波随机模型对隔震结构地震需求分析的影响 |
樊剑
余倩倩
邵丹
|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7
|
串联隔震结构震损倒塌动态模型分析 |
杜永峰
唐能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8
|
层间隔震结构模型降阶和优化分析 |
周强
黄襄云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9
|
考虑SSI效应的隔震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
于旭
陈亚东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20
|
摩擦隔震结构中不同摩擦力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 |
杨志勇
刘福义
范么清
金建敏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