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平台建立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唯刚 潘兴芳 +6 位作者 邱继文 高卫芳 张永龙 董钰格 唐瑜紫 任海燕 李忠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0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6只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后针刺验证。首先进行人工针刺验证,每只实验动物选取6个穴位,行提插捻转...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6只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后针刺验证。首先进行人工针刺验证,每只实验动物选取6个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后留针20 min,并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共进行28 d,每2 d进行1次实验,共10次。人工针刺验证后在已选6个穴位的基础上每个穴旁10 mm处取一点,共12点,使用针灸机器人智能针刺模块对实验动物进行不同频率及角度的针刺操作进一步验证动物平台的稳定性及可行性。结果血常规中安全性相关指标均无异常,较自身前后对比稳定。血生化指标无异常,较自身前后对比稳定。在实验全程监测中动物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124次。动物的平均血压为87/36 mmHg。巴马小型猪在室温25℃下的平均体温为36℃。体温在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前后均无明显的变化。在搭建的实验平台基础上,针灸机器人智能针刺模块针刺手法操作预实验均顺利完成,实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相关异常情况如弯针、断针、滞针等,实验动物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借鉴了已有的小型猪实验方法,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智能针灸机器人针刺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平台,为进一步智能针灸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灸机器人 智能针刺模块 实验动物平台 巴马小型猪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