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采运机组自主定位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20
1
作者 葛世荣 王世佳 +2 位作者 曹波 王世博 吕嘉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6,共12页
智采工作面装备运行的2个核心问题是控制工作面开采装备在煤层中自适应截割、保持采运机组在连续推进过程中的直线度。解决这2个问题必须实时获取采煤机在工作面空间的准确定位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采煤机定位系统的技术原理和硬件... 智采工作面装备运行的2个核心问题是控制工作面开采装备在煤层中自适应截割、保持采运机组在连续推进过程中的直线度。解决这2个问题必须实时获取采煤机在工作面空间的准确定位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采煤机定位系统的技术原理和硬件架构,发现开发采煤机定位误差消减算法是在井下GPS拒止环境下保证采煤机长时定位精度的关键途径。根据采煤机定位原理可知,采煤机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惯性导航安装偏差和惯性导航系统随机误差。惯性导航安装偏差是确定性误差,采用基于两点法的确定性偏差补偿算法可使定位误差减小99.12%。针对采煤机运行状态的非完整性约束特点,基于采煤机运动学模型的闭合路径优化算法和动态零速校正算法分别使采煤机定位误差降低了50%和30%。采用信息滤波模型将闭合路径优化算法和动态零速校正算法进一步融合,抑制了惯性导航系统航向角的漂移,抑制了惯性导航系统航向角的漂移。利用UWB基站群自主迁移方法实现了采煤机在工作面端头定位,采用VB-UKF算法平滑采煤机定位过程中时变的测量噪声,增加了运动轨迹的平滑性,使得IMU/UWB紧融合的定位轨迹更加精确,为惯性导航系统提供校准的基准。基于采煤机定位轨迹的刮板输送机轨迹检测方法实现了刮板输送机形状在线监测,为综采工作面弯曲度自动化检测和校直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定位 智能采 惯性导航系统 超宽带 工作面调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祁和刚 夏永学 +6 位作者 智宝岩 秦子晗 程健 王凯 王书文 王宾昌 杨光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4,共13页
如何实现深部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是煤炭开采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该问题的核心内涵在于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本质安全化,通过煤岩冲击风险的智能精准感知与预警,以及采掘工程的自适应与自优化,形成智... 如何实现深部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是煤炭开采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该问题的核心内涵在于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本质安全化,通过煤岩冲击风险的智能精准感知与预警,以及采掘工程的自适应与自优化,形成智能防冲控采技术,实现由工程致灾向工程防灾、工程减灾的根本转变。通过开采源头设计、顶板区域压裂、局部靶向治理、强化巷道支护等措施为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创造低应力环境和巷道安全空间。在此基础上,开发融合静态地质、动态监测、工况环境、人员定位、生产组织、历史数据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平台,以及融合冲击地压决策信息的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将防冲信息源转化为智能开采控制源,形成了“低压快推,中压慢采,高压停产”的柔性智能推采新模式。通过现场应用表明,在智能防冲控采区,工作面及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小,煤岩能量释放更稳定,有利于冲击产能的合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智能 区域卸压 靶向防范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智能抽采理论与调控策略 被引量:53
3
作者 周福宝 刘春 +2 位作者 夏同强 刘应科 孙玉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77-2387,共11页
基于瓦斯抽采的安全原则与效率原则,提出了瓦斯智能抽采的原理;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最大瓦斯抽采纯流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参数的优化模型,分别从瓦斯体积分数、流量以及效能比等参数约束... 基于瓦斯抽采的安全原则与效率原则,提出了瓦斯智能抽采的原理;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最大瓦斯抽采纯流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参数的优化模型,分别从瓦斯体积分数、流量以及效能比等参数约束条件定量判定瓦斯抽采安全与效率;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针对钻孔抽采区域温度高于临界温度、钻孔抽采纯量低于抽采纯量下限,以及钻孔抽采浓度低于瓦斯安全浓度下限等工况条件展开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提出了相应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策略,通过协同调整不同抽采钻孔的阀门开度和抽采泵转速,有效提高了抽采瓦斯体积分数、效能比和抽采纯流量,并提出了相应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策略。最后,设计了由数据感知模块、通信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决策模块、控制模块等部分组成的瓦斯智能抽采系统,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节阀门,阀门的感知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等,通讯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存储端,通过电脑网页和手机客户端实现监测与控制;发明了采用高分子减阻剂提高水环真空泵效率的技术方法,以高分子减阻溶液作为水环真空泵的工作介质,有效降低了液环的湍流损失和流体与泵体过流部件的摩擦损失,并开发了地面全封闭式和井下直注式2种瓦斯抽采泵节能系统,该项技术在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成功应用,节电率和节水率分别达到22.5%和66.7%,为瓦斯智能高效抽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智能 调控策略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智能分采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祖清 梁承春 +2 位作者 彭汉修 朱明 何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4,共7页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大规模压裂开发以后面临的低产、低液和低效问题,进一步描述油藏动态、提高开发效果,通过评估低效水平井的潜力,制定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复产措施,基于远程智能控制原理,研制了高性能井下智能开关器...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大规模压裂开发以后面临的低产、低液和低效问题,进一步描述油藏动态、提高开发效果,通过评估低效水平井的潜力,制定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复产措施,基于远程智能控制原理,研制了高性能井下智能开关器,应用机电一体化手段将智能微电子技术应用于生产管柱中,形成了低成本且工序简单的智能分采技术,并基于多封隔器组合管柱力学效应计算方法,对智能分采管柱的变形量及卡水过程中所受的载荷进行了计算,以确保封隔器不会出现移动失效的问题。5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采集生产数据,降低含水率、提高产量,并且具有施工成本低和调层方便等优点,可以为致密油藏水平井控水稳油高效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低效井 智能 智能开关器 管柱力学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智能抽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3
5
作者 赵旭生 马国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4,共8页
为了推动智能瓦斯抽采技术发展,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从瓦斯抽采全过程少人化或无人化角度,阐述了智能瓦斯抽采的精准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5个方面特征,提出了包含功能和技术2个维度的智能瓦斯抽采体系结构,功能维... 为了推动智能瓦斯抽采技术发展,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从瓦斯抽采全过程少人化或无人化角度,阐述了智能瓦斯抽采的精准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5个方面特征,提出了包含功能和技术2个维度的智能瓦斯抽采体系结构,功能维度上涵盖瓦斯抽采所有环节,技术维度上包含单机智能、机组智能和集成智能3个层次,体现了智能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迭代过程;设计了智能瓦斯抽采总体架构,由感知控制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等4个层面和信息标准、信息安全等2个体系构成;最后,从动态透明瓦斯地质、抽采钻孔智能设计、打钻-增透-封孔机器人、抽采系统智能调控与诊断、抽采达标自动评判等5个方面对智能瓦斯抽采关键支撑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关键技术向精准、高效、智能方向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抽采钻孔差异化智能设计和抽采达标多层递进动态评判等解决策略,并给出了谢桥煤矿“三人五台一组”自动钻机集中控制协同作业、霍尔辛赫煤矿抽采管网自动调控、新元煤矿抽采达标在线评判等典型应用案例,为煤矿智能瓦斯抽采技术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瓦斯抽 透明瓦斯地质 差异化设计 自主调节 自动评判 一体化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控智能分采技术及其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明龙 李进 +4 位作者 亓彦铼 王传军 于冲 宋闯 刘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为了满足海上水平井和大斜度井分层开采控制需求,实现远程智能分采和不动管柱分层调配、酸化、测试测压等目的,通过多级智能流量控制阀、多孔穿越过电缆封隔器、可穿越式定位密封、可穿越式隔离密封、多线缆保护器及地面控制系统等关键... 为了满足海上水平井和大斜度井分层开采控制需求,实现远程智能分采和不动管柱分层调配、酸化、测试测压等目的,通过多级智能流量控制阀、多孔穿越过电缆封隔器、可穿越式定位密封、可穿越式隔离密封、多线缆保护器及地面控制系统等关键工具研发或优化,创新形成了液控智能分采工艺管柱和技术。该技术通过地面控制系统远程控制N+1根液控管线,实现井下N个生产层位的生产调节和控制,适用于垂深4000 m、分层数6层以内的油井分采控制,满足水平井、大斜度井和深井不动管柱调配需求。渤海C油田C19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解决了C19井3个开发层位之间流体性质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投产产量达到配产要求。该技术实现了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的分层开采与控制,为渤海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开 智能 液压控制 大斜度井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Z油田提液策略及智能注采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姚为英 冯高城 +4 位作者 刘佳 尹彦君 马良帅 杨光 张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343-9352,共10页
针对南海东部Z油田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后,中高含水期油田主力层持续递减、提液井选取困难,提液疏导液流增油难度加大等问题,根据智能注采优化方法,形成最优提液策略。从地层能量、储层潜力、引流优化等角度逐一剖析,运用储层品质指数与无... 针对南海东部Z油田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后,中高含水期油田主力层持续递减、提液井选取困难,提液疏导液流增油难度加大等问题,根据智能注采优化方法,形成最优提液策略。从地层能量、储层潜力、引流优化等角度逐一剖析,运用储层品质指数与无因次采液指数明确“内在高潜力提液井”,利用基于支持向量代理辅助的粒子群算法(SVR-PSO)注采优化算法,以经济净现值(NPV)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综合分析提出了中高含水期维持稳产的提液增油井优选策略。现场应用表明:实施提液增油策略后受效明显,主力层递减大幅缓解,改善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部 中高含水期 代理模型 智能优化 提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在左,变革在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的创新与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昊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变革则是对现有模式、观念和方法的思考和调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历经四年,成功研发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为业界贡献了新模式。文章回顾采编业务演变对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变革则是对现有模式、观念和方法的思考和调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历经四年,成功研发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为业界贡献了新模式。文章回顾采编业务演变对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影响;结合采编图灵规划和建设,分析其关键技术应用特点和创新,探讨其为图书馆不同场景的新技术应用提供的经验,着眼于未来开展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编全流程智能 编图灵 图书馆自动化 机器人 智慧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注分采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罗云龙 卢祥国 +2 位作者 曹豹 刘义刚 夏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近年来,智能分注分采技术在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为评价该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程度,考虑储层物性、流体性质、采出程度和开发动态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一套量化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对油田常用开发效果评价指标进行... 近年来,智能分注分采技术在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为评价该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程度,考虑储层物性、流体性质、采出程度和开发动态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一套量化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对油田常用开发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分类,确定筛选原则并依据逻辑分析法筛选出了9个典型评价指标,再以采收率为目标函数,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依据油田现有开发水平分级行业标准,建立不同原油黏度和含水阶段下分级制评分标准。计算目标油田智能分注分采技术应用前后综合分值和分差值,该分差值代表智能分注后水驱开发效果改善程度,差值越大,水驱开发改善程度越大,剩余油动用程度越高。数值模拟结果也表明,分差值与增油效果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注分 水驱 灰色关联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数值模拟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用采产品自动化测试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鹏 张慧 李秀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316-318,共3页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解放人力资源、提升研发质量把控能力,智能用采产品自动化测试系统采用C/S与B/S混合架构模式,以验证自动化测试后台为控制中枢,配合自动化控制台和模拟集抄表共同完成智能用采产品的功能自动化测试工作,其中,验证自...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解放人力资源、提升研发质量把控能力,智能用采产品自动化测试系统采用C/S与B/S混合架构模式,以验证自动化测试后台为控制中枢,配合自动化控制台和模拟集抄表共同完成智能用采产品的功能自动化测试工作,其中,验证自动化测试后台采用测试因子、测试用例、测试方案三级要素构建测试方案自主编辑体系,并采用三级要素审核机制保证测试方案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从而保证测试质量。该系统运行后,平均每个测试项目解放测试员2名,测试周期从原来的3.5 d缩短至3 h,研发自测问题拦截率从35%提升至82%,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测试效率低下、重复操作次数多、测试项目难以全面覆盖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测试控制台 集抄模拟表 智能电能表 智能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专业精神,谱写智创华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建设述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咏怡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发的“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是丰富智慧图书馆多场景应用、以技术驱动服务创新的典范。文章概述采编图灵的功能和效能;从需求分析、总体思路、建设内容等角度回顾采编图灵建设历程。文章认为...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发的“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是丰富智慧图书馆多场景应用、以技术驱动服务创新的典范。文章概述采编图灵的功能和效能;从需求分析、总体思路、建设内容等角度回顾采编图灵建设历程。文章认为,采编工作是生长的有机体,采编图灵作为智能作业系统,为采编业务创新注入时代的血液,促进了编目员回归专业化发展方向,推动了采编岗位的结构性调整,能够科学开展供应商服务评价,精准对接读者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 编图灵 智慧图书馆 专业化建设 图书馆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三控法”在煤层气井智能排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秀萍 梅永贵 +4 位作者 陈勇智 郭简 刘国伟 连小华 樊梅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前煤层气井的排采主要依靠人工调节控制来完成,这使得在产水、产气初期很容易对气井控制不及时,造成应力闭合、煤粉堵塞、地层气锁等伤害,从而影响气井产量。为此,针对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周期长、临界解吸压力不易控制、液面波动对气量... 目前煤层气井的排采主要依靠人工调节控制来完成,这使得在产水、产气初期很容易对气井控制不及时,造成应力闭合、煤粉堵塞、地层气锁等伤害,从而影响气井产量。为此,针对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周期长、临界解吸压力不易控制、液面波动对气量影响大等排采难点,提出了"双环三控法"排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控制动液面为核心,通过对套管压力、流动压力的双闭环控制以及控降液、控流压及控套压等3种控制策略,实现了煤层气井从降液、解吸至产气等不同阶段的智能排采控制。进而基于经典的"双环三控法"控制原理(以变频控制技术为主),采用现代ARM控制技术,研发了一套煤层气井智能排采控制装置,实现了对煤层气井井底流压和井口套压的双闭环控制。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2×10~8 m^3煤层气产能建设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控制系统,排采设备能够在不同的排采阶段自动实现智能调整参数和安全生产,节约了劳动力资源,降低了煤层气井排采成本,使煤层气勘探开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安全化,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智能 双环三控 动液面 套压 流压 变频 ARM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仲浩 杨万有 +2 位作者 罗昌华 邹明华 晁圣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5,共4页
蓬莱19-3油田大部分生产井存在井斜大和完井井眼小等问题,限制了常规分采工艺的实施,无法实现分层控水采油和定点酸化。为此,开发了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压控配产器具有独立采油通道和注酸通道,可通过上位机预先设置... 蓬莱19-3油田大部分生产井存在井斜大和完井井眼小等问题,限制了常规分采工艺的实施,无法实现分层控水采油和定点酸化。为此,开发了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压控配产器具有独立采油通道和注酸通道,可通过上位机预先设置开关时序,或接收地面压力波指令,只需1趟丢手分层管柱即可实现分层开采、找水调层和定点注酸一体化作业。室内试验和井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压控配产器能够按照动作指令执行设定动作,且互不干扰,工作性能良好,施工可靠性高,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可实现蓬莱19-3油田在生产井的分层开采和定点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智能 压控配产器 分层开 定点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智能抽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鹤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针对煤层气在抽采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发火、管路爆炸、堵孔、漏气、浓度变低、负压变小等智能化抽采监控程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开发了瓦斯智能抽采监控系统。分析了瓦斯智能抽采监控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瓦斯智能抽采监控系统的智能监控、上... 针对煤层气在抽采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发火、管路爆炸、堵孔、漏气、浓度变低、负压变小等智能化抽采监控程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开发了瓦斯智能抽采监控系统。分析了瓦斯智能抽采监控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瓦斯智能抽采监控系统的智能监控、上位机以及触摸屏功能模块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处理、临界值设定、实时数据查询、设备智能调节等功能,实现了瓦斯抽采数据远程实时智能分析与识别,提高了我国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 智能监控系统 监控指标体系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采油技术创新实践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昂 杨万有 +3 位作者 郑春峰 沈琼 赵景辉 薛德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5,共11页
海上油田主要采用大位移井和水平井开发,具有“少井高产、高采油速度”的特点,已建立了高效的采油技术体系。综述了海上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包括大液量油井电动潜油泵举升技术、低液量油井举升技术、高含气油井举升技术... 海上油田主要采用大位移井和水平井开发,具有“少井高产、高采油速度”的特点,已建立了高效的采油技术体系。综述了海上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包括大液量油井电动潜油泵举升技术、低液量油井举升技术、高含气油井举升技术、特殊工况举升技术体系和同井注采技术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同时,指出海上油田采油技术面临技术难度不断增大、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和继续提质降本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体化、差异化、智能化、低碳化、科学化”5个发展方向,旨在为海上油田采油技术的扩大应用及技术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工艺 人工举升 电动潜油泵 智能 发展方向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放顶煤技术在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伟轩 陈敬川 +3 位作者 张立辉 刘生优 贺鑫 潘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8,共10页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系统保护为研究对象,以含水层保护和水砂灾害安全防控为研究目标,研发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的智能放顶煤关键技术,应用井工煤矿动力突水溃砂防控技术,得出特厚煤层上覆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根本途径。研发应用一种智能放顶煤技术,包括顶煤运移跟踪系统、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顶煤采放高度确定,应用多轮记忆放煤智能放顶煤技术,控制采动裂隙带高度。以应用工作面为例,应用水文地质精细探查与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获取、智能放顶煤技术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现了上覆含水层水砂灾害的安全精准控制,有效保护了煤层上覆强富水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运移跟踪系统 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 覆岩精细地质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实测 放高度智能控制 上覆含水层保护 水砂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建法 陈娟 +1 位作者 李灿元 陈和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7,共10页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图书内容价值、作者水平、出版质量、学校需求和评价信息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图书采访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和基本模型;通过征订书目样本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调整和优化评价指标赋值方案,完成模型及其运行规则的...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图书内容价值、作者水平、出版质量、学校需求和评价信息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图书采访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和基本模型;通过征订书目样本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调整和优化评价指标赋值方案,完成模型及其运行规则的完整构建。模型旨在服务本科以上高校图书馆,针对国内版图书征订目录开展智能图书采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模型运行所形成的图书评价分值和荐藏、适藏、选藏与不藏四种采选策略,可作为新书采选和旧书补藏时甄别文献价值和收藏符合性的重要依据,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应用模型提高图书采选效率和质量以及开展智能采选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图书访 决策模型 智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分段注采一体化管柱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鹏 李鹏辉 蒲春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是三塘湖盆地致密油区块开发的重要方式。针对水平段合层笼统注水吞吐工艺出现层间吸水不均,低渗透储层储量无法有效动用,以及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突出问题,设计了水平井分段注采一体化管柱,研制了机电一体化... 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是三塘湖盆地致密油区块开发的重要方式。针对水平段合层笼统注水吞吐工艺出现层间吸水不均,低渗透储层储量无法有效动用,以及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突出问题,设计了水平井分段注采一体化管柱,研制了机电一体化智能注采器、高压过电缆封隔器及安全辅助工具等,实现了水平井一趟完井管柱分段注水-分段采油的功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一趟完井管柱承压差50 MPa、耐温120℃,在内径121 mm套管内完成3段分注分采,水平段长达1000 m^(3)一体化完井管柱封隔器20 MPa一次性完成坐封,验封25 MPa合格,分段密封性良好;注采器注采嘴采用柱塞式设计,连续可调、开-关灵活可靠,控制精度2%,单层最大日注量20 m^(3)。该管柱的研制成功对于提高致密油非均质储层储量的有效动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平井 注水吞吐 分段注水 一体化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展示中国安科院在煤矿安全领域的创新活力和技术引领力——周福宝院长率队参加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推进会
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01,共1页
周福宝院长以《煤矿瓦斯防治能力提升新技术》为题系统剖析了当前瓦斯治理领域的技术瓶颈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四项通用型创新技术——“煤层瓦斯参数精准普查技术”“松软煤层钻-增一体化技术”“煤矿瓦斯高效智能抽采技术... 周福宝院长以《煤矿瓦斯防治能力提升新技术》为题系统剖析了当前瓦斯治理领域的技术瓶颈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四项通用型创新技术——“煤层瓦斯参数精准普查技术”“松软煤层钻-增一体化技术”“煤矿瓦斯高效智能抽采技术”和“煤矿甲烷排放精准计量技术”。周福宝院长强调,要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突破传统瓦斯治理模式,为瓦斯治理和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源头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智能 煤矿安全 精准普查 创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自动化技术在煤层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立宁 李鑫 +3 位作者 李洪涛 杨超 孟晓强 赵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6,121-122,共3页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具有复杂山地地貌、低压生产和低成本开发等特点,在生产中存在数据获取、设备控制和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为此,①通过自主研发井场无线采集技术,在国内煤层气生产中率先实现了全井场生产数据的无线采集、传输,实...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具有复杂山地地貌、低压生产和低成本开发等特点,在生产中存在数据获取、设备控制和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为此,①通过自主研发井场无线采集技术,在国内煤层气生产中率先实现了全井场生产数据的无线采集、传输,实现了橇装施工和快速链接,解决了山区复杂地貌生产数据采集及传输的布线难题,减少了现场维护工作量;②打破煤层气田生产与监控管理站点间的地域界限,应用基于ArchestrA Framework架构的网络化监控技术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模板化开发、网络化实施、多用户协作、集中化存储,实现了煤层气自动化系统"两级三地"的远程部署、分布式监控模式;③按照"缓慢、长期、持续、稳定"的抽排基本原则,建立起了煤层气智能排采控制模型,以排采过程中液面高度、液面下降速度、井底流压、套压等为主要控制参数,采用智能排采技术,实现了排采设备的生产参数自动调整,改变了煤层气井固定的生产制度,降低了对煤层的伤害。运用以上技术,建成了管理控制521口排采井、6座集气站和1座处理中心的自动化系统,达到了平稳运行、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南部 煤层气田开 规模自动化 数据无线 网络化监控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