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俊伟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7期101-102,共2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农业领域,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力量,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该文探讨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农业领域,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力量,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该文探讨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优势,对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几个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智能技术 农业机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智能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2
作者 晏岑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49-50,共2页
信息时代为计算机技术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其在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获得显著的应用成效,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并为多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方向。因此,现代农业机械发展中要合理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扩大... 信息时代为计算机技术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其在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获得显著的应用成效,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并为多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方向。因此,现代农业机械发展中要合理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扩大其应用范围,为中国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该文以甘肃临洮县为例,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智能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机械 计算机智能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智能技术在真丝绸连缸染色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羿君 孙丽平 +3 位作者 封云芳 赵志毅 沈建琴 金晓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97,共2页
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 ,研究真丝绸连缸染色时染色残液中染料浓度和补加染化料的计算问题 。
关键词 真丝绸 连缸染色 计算机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机械中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健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9期69-70,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少专家将目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建设过程中,其中,在城市的生态种植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化技术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技术能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少专家将目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建设过程中,其中,在城市的生态种植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化技术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技术能够在大规模种植之前,先对整体区域进行模型的立体建造,以此来进行相关数值的确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算法来对参数值进行控制,最后通过虚拟平台来做最后的种植实验,并在一些建筑设计软件的帮助下,对模拟环境添加阳光、风力等自然条件辅助值,以此提高植物种植效率和质量,对城市生态景观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江超 岳志阳 王贝贝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4期67-69,共3页
农业机械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支撑,而在农业机械中利用计算机智能化技术进行自动化作业,能够推动农业的精准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生产的资源成本。尽管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 农业机械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支撑,而在农业机械中利用计算机智能化技术进行自动化作业,能够推动农业的精准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生产的资源成本。尽管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许多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概述了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分析了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计算机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计算机智能技术 农机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智能技术的船舶图像融合方法
6
作者 王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0-72,共3页
由于现有的船舶图像融合方法对纹理细节的处理过于粗糙,严重影响了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为此提出计算机智能技术的船舶图像融合方法。获取潜在目标区域信息,分割显著区域,将2个像素连通区域合并,以视觉焦点为中心,提取有效信息,模拟人类... 由于现有的船舶图像融合方法对纹理细节的处理过于粗糙,严重影响了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为此提出计算机智能技术的船舶图像融合方法。获取潜在目标区域信息,分割显著区域,将2个像素连通区域合并,以视觉焦点为中心,提取有效信息,模拟人类视觉,增强目标显著性,完成计算机智能技术的船舶图像融合方法研究。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仿真实验,模拟6种不同海况并随机选取3种展开实验,将所提出方法与其他3种现有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证实,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后,可以有效增强目标船舶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保留源图像中边缘与纹理等细节信息,与现有方法相比,更适用于船舶图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智能技术 图像融合 目标提取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与传统扦插技术的异同
7
作者 留秀林 《北方果树》 2005年第6期55-55,共1页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一项近几年刚研制开发的育苗新技术,它是基于一个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蒸发系数、营养液浓度等为一体的传感器(机智能叶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植物的离体材料创造最佳的生根环境,并采用无土...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一项近几年刚研制开发的育苗新技术,它是基于一个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蒸发系数、营养液浓度等为一体的传感器(机智能叶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植物的离体材料创造最佳的生根环境,并采用无土育苗技术,实现苗木快速繁殖的一项高新技术,是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全新的育苗技术。现就其与传统扦插的异同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 育苗技术 扦插技术 苗木快速繁殖 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格的中国林蛙疾病诊断
8
作者 刘军 周弘春 李同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46-249,共4页
通过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病害的调查研究,针对其疾病种类多、各种疾病症状上难以区分的问题,研究基于概念格的智能诊断方法,对中国林蛙常见疾病进行分类,对疾病诊断属性进行约简,提取出疾病诊断的最有效属性,得到最有效的诊... 通过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病害的调查研究,针对其疾病种类多、各种疾病症状上难以区分的问题,研究基于概念格的智能诊断方法,对中国林蛙常见疾病进行分类,对疾病诊断属性进行约简,提取出疾病诊断的最有效属性,得到最有效的诊断症状。这种新的诊断方法比传统的更加简单、快捷,在诊断试验中的灵敏度达到0.86,特异度达到0.9,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 概念格 智能计算机技术 属性约简 中国林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证据理论的畜禽疾病诊断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继宽 黄煜 周荣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95,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科研机构在对畜禽疾病诊断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智能技术,研制开发了一些诊断专家系统,利用这些专家系统模仿人类专家对畜禽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和管理,从而使专家的经验在形式上得到了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的...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科研机构在对畜禽疾病诊断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智能技术,研制开发了一些诊断专家系统,利用这些专家系统模仿人类专家对畜禽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和管理,从而使专家的经验在形式上得到了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疾病 诊断模型 证据理论 诊断专家系统 计算机智能技术 疾病诊断 科研机构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苜蓿产品加工与利用专家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娟 蒋文兰 龙瑞军 《现代化农业》 2003年第11期32-33,共2页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 ,将多年来苜蓿栽培科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知识经验集成 ,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苜蓿产品加工与利用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苜蓿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和苜蓿产品加工利用几个模块。系统是应用ASP、VBScript、Java...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 ,将多年来苜蓿栽培科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知识经验集成 ,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苜蓿产品加工与利用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苜蓿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和苜蓿产品加工利用几个模块。系统是应用ASP、VBScript、JavaScript等先进网络语言、网络数据库技术和可视化程序语言开发的。可在网络上正常运行 ,用户只需上网www .gsasei.com即可进行咨询使用 ;也可在windows环境下单机运行 ,克服了单机版专家系统更新成本高且速度慢的缺点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苜蓿 产品加工 开发利用 专家系统 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 Internet 品种适应性 栽培管理 模块 网络语言 网络数据库技术 可视化程序语言 WINDOWS环境 更新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