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智能组合模型的大坝变形预测预报研究
1
作者
李双平
刘祖强
+4 位作者
张斌
郑俊星
王华为
李永华
苏森南
《中国水利》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大坝安全“四预”中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智能组合模型系统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大坝变形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地分离出主导性的大坝变形趋势分量。随后,采用智能算法精确匹配最...
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大坝安全“四预”中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智能组合模型系统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大坝变形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地分离出主导性的大坝变形趋势分量。随后,采用智能算法精确匹配最优拟合模型,并结合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及神经网络等多种建模技术,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组合模型。通过丹江口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的训练和优化,并与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结果对比验证,实验表明,智能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数据适应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长时序依赖性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有效提升了外延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此外,该模型能够提前1个周期(时长为一年)准确预测大坝关键部位的潜在变形趋势,为工程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潜在风险。利用智能组合模型开展丹江口大坝的变形预测与预报,不仅提升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为大坝的安全评估、风险预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组合模型
泛化能力
鲁棒性
大坝变形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智能组合模型的大坝变形预测预报研究
1
作者
李双平
刘祖强
张斌
郑俊星
王华为
李永华
苏森南
机构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湖北省水利信息感知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水利》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5504)。
文摘
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大坝安全“四预”中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智能组合模型系统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大坝变形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地分离出主导性的大坝变形趋势分量。随后,采用智能算法精确匹配最优拟合模型,并结合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及神经网络等多种建模技术,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组合模型。通过丹江口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的训练和优化,并与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结果对比验证,实验表明,智能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数据适应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长时序依赖性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有效提升了外延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此外,该模型能够提前1个周期(时长为一年)准确预测大坝关键部位的潜在变形趋势,为工程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潜在风险。利用智能组合模型开展丹江口大坝的变形预测与预报,不仅提升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为大坝的安全评估、风险预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智能组合模型
泛化能力
鲁棒性
大坝变形
预测预报
Keywords
intelligent combination model
generalization ability
robustness
dam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分类号
TV698.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智能组合模型的大坝变形预测预报研究
李双平
刘祖强
张斌
郑俊星
王华为
李永华
苏森南
《中国水利》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