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人员疏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子晖 王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47-2852,2881,共7页
针对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逃逸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在人员逃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智能粒子群逃逸模型。将行人群比拟为粒子群,并将粒子赋予一定的维能力,此时的智能粒子将会具有类似行人的一些特征如行为... 针对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逃逸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在人员逃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智能粒子群逃逸模型。将行人群比拟为粒子群,并将粒子赋予一定的维能力,此时的智能粒子将会具有类似行人的一些特征如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智能粒子在受灾害模型与自身思维特征模型的影响下,确定其逃逸的速度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变自己目前的位置。在建模的过程中,还考虑了智能粒子间的碰撞及建筑物内诱导信息的作用。最后通过应用智能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某一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员逃逸行为的二维仿真实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及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粒子群优化 建筑物火灾 逃逸行为 灾害模型 思维特征模型 碰撞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分时电价机制下多微网系统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凌云 徐嘉阳 尚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的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或微网并入主电网,对电网运行带来一定影响。针对多个微网接入主电网的情况,在计及分时电价机制的基础上,从微网整合角度考虑各微网间的互补性。结合微网中储能装置对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 随着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的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或微网并入主电网,对电网运行带来一定影响。针对多个微网接入主电网的情况,在计及分时电价机制的基础上,从微网整合角度考虑各微网间的互补性。结合微网中储能装置对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分时电价机制下多微网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方法。考虑不同时刻电价差异,分别制定峰、平、谷不同时刻调度策略,建立以整个多微网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multi-agent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各微网单独运行和多微网联合调度两种策略下的多微网系统成本,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 储能装置 分时电价 优化调度 智能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mann-Chiesa-Johnson粘塑性本构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婷婷 王罡 +2 位作者 杨洋 李遥 帅茂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79,111,共6页
Bammann-Chiesa-Johnson(BCJ)粘塑性本构模型对材料力学响应的再现和预测能力强烈依赖于其模型参数的确定,而模型参数的确定往往是通过反分析方法来进行。由于BCJ粘塑性模型包含了应变、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效应以及加载路径和温度历史,其... Bammann-Chiesa-Johnson(BCJ)粘塑性本构模型对材料力学响应的再现和预测能力强烈依赖于其模型参数的确定,而模型参数的确定往往是通过反分析方法来进行。由于BCJ粘塑性模型包含了应变、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效应以及加载路径和温度历史,其常数多达18个,所以寻找最佳的模型参数识别值十分繁琐。针对BCJ本构模型参数复杂、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参数的物理意义,在准静态、蠕变及动态加载试验基础上,通过模型参数解耦分离、粒子群智能优化的方法分6步对18个材料常数进行识别,并用识别结果对1060纯铝动态加载试验力学响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通过定量化误差分析,证明了BCJ粘塑性模型对实验数据的预测具有较高精度,该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J粘塑性模型 参数识别 参数解耦 粒子智能优化算法 1060纯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勤行车时间的KMP-RBF融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杉 金志刚 刘永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1,47,共8页
针对执勤车辆沿某一路径行驶时长难以预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KMP-RBF融合方法,采用GPS定位、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线圈作为融合信号源,建立路况信息选择融合模型,将模糊推理知识表达、MAPSO算法寻优和RBF网络训练相结合,自适... 针对执勤车辆沿某一路径行驶时长难以预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KMP-RBF融合方法,采用GPS定位、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线圈作为融合信号源,建立路况信息选择融合模型,将模糊推理知识表达、MAPSO算法寻优和RBF网络训练相结合,自适应优化系统关键参数,从训练数据库匹配适用时间、空间数据.实验中,使用交通监控系统实测实验用车行驶时长数据,并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从误差率、算法迭代与精确度方面证明文中方法是高效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预测 模糊推理 智能粒子优化算法 RBF神经网络 K-均值算法 执勤行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层穿梭车双提升机系统料箱拣选任务调度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巧玉 吴耀华 王艳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0-278,共9页
为提高跨层穿梭车系统料箱拣选出库效率,降低任务出库超时率,建立了跨层穿梭车双提升机系统出库任务调度数学模型,并将任务出库期限引入调度策略。在此基础上,使用蚁群-粒子群双层智能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引入随机变异对粒子群算... 为提高跨层穿梭车系统料箱拣选出库效率,降低任务出库超时率,建立了跨层穿梭车双提升机系统出库任务调度数学模型,并将任务出库期限引入调度策略。在此基础上,使用蚁群-粒子群双层智能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引入随机变异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使用置换复杂度对粒子变异程度进行控制,避免算法早熟收敛。利用MATLAB进行过程仿真,获得各调度方案的出库总时间和任务超时信息。通过实验证明该策略能更好地适应电商环境下复杂的出库任务调度要求,得到更为合理的任务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穿梭车双提升机系统 任务调度 -粒子双层智能优化算法 随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anti-swing control for bridge crane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梅 孟文俊 张井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74-2781,共8页
A new intelligent anti-swing control scheme,which combined fuzzy neural network(FNN)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was presented for bridge crane.The outputs of three fuzzy neural... A new intelligent anti-swing control scheme,which combined fuzzy neural network(FNN)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was presented for bridge crane.The outputs of three fuzzy neural networks were used to approach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positioning subsystem,lifting-rope subsystem and anti-swing subsystem.Then,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were optimized with PSO to enable the system to have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s.During the process of high-speed load hoisting and dropping,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accurate position of the trolley and eliminate the sway of the load in spite of existing uncertainties,and the maximum swing angle is only ±0.1 rad,but als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chattering of conventio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syste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crane anti-swing control fuzzy neural network sliding mod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mune-swarm intelligence based algorithm for deterministic coverage problem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忠 王保磊 +1 位作者 敖俊宇 Q.M.Jonathan W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154-3161,共8页
A novel immune-swarm intelligence (ISI) bas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deterministic coverage problem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s presented.It makes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tains diversity from the... A novel immune-swarm intelligence (ISI) bas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deterministic coverage problem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s presented.It makes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tains diversity from the principle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IS).The algorithm wa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proper swarm size,evolving generations,gene-exchange individual order,and gene-exchange proportion in molecule were obtained for better algorithm performances.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are about 50 swarm individuals,over 3 000 evolving generations,20%-25% gene-exchange proportion in molecule with gene-exchange taking place between better fitness affinity individuals.The algorithm is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maximizing the coverage probability with given number of sensors and minimizing sensor numbers with required coverage probability in sensor placement.It can reach a better result quickly,especially with the proper calculat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terministic area coverage immune-swarm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rtificialimmun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