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疏散诱导系统中动态标志对人群疏散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英军 冉海潮 孙丽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3-387,共5页
介绍动态标志的工作原理及光源的选择原则,建立动态标志对人群疏散影响的表达式,研究动态标志的控制策略。在"黑屋"实验平台上,借助烟气发生装置混入6%的醋酸模拟烟气环境,用CFAST计算火灾危险来临时间,通过不同特征人群的疏... 介绍动态标志的工作原理及光源的选择原则,建立动态标志对人群疏散影响的表达式,研究动态标志的控制策略。在"黑屋"实验平台上,借助烟气发生装置混入6%的醋酸模拟烟气环境,用CFAST计算火灾危险来临时间,通过不同特征人群的疏散实验,分析从众度、偏向度对人群疏散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照度、人群密度与疏散时间的关系,得到人群必需疏散时间。结果表明:动态标志能够改变人员选择出口的概率,达到人群均衡疏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人员疏散 动态标志 智能疏散诱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火灾中智能疏散诱导系统对人群疏散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冉海潮 孙丽华 郭英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5,共4页
在自制的"黑屋"试验平台上,模拟真实火灾场景,分析了智能疏散诱导系统中安全疏散标识的视觉诱导、声音诱导对人群疏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声音诱导与视觉诱导相比,能见度较好时视觉诱导的疏散效率较高;能见度低时声音诱导... 在自制的"黑屋"试验平台上,模拟真实火灾场景,分析了智能疏散诱导系统中安全疏散标识的视觉诱导、声音诱导对人群疏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声音诱导与视觉诱导相比,能见度较好时视觉诱导的疏散效率较高;能见度低时声音诱导的疏散效率较高,但安装间距在3 m以内时,视觉诱导的疏散效率较高;疏散之初安全标识的位置对疏散影响明显,随火灾态势的发展和能见度的降低,安全标识的间距对疏散影响显著;正对疏散通道的安全疏散出口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建筑智能 智能疏散诱导系统 动态标识 性能化设计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火灾智能疏散诱导系统的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冉海潮 孙丽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把建筑结构参数、火灾探测系统的烟气状态参数和表征人群行为特征的人群密度参数通过数据融合处理形成统一的知识表征形式,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构建多参数智能疏散诱导系统模型,给出疏散人员选择出口或路径的概率表达式。在"黑屋&q... 把建筑结构参数、火灾探测系统的烟气状态参数和表征人群行为特征的人群密度参数通过数据融合处理形成统一的知识表征形式,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构建多参数智能疏散诱导系统模型,给出疏散人员选择出口或路径的概率表达式。在"黑屋"实验平台上,进行不同特征人群的疏散实验,对系统功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缩短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疏散 建筑智能 智能疏散诱导系统 动态标志路径 T-S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火灾中智能疏散诱导系统对人群疏散影响的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斌 冉海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7-171,共5页
采用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引入视觉效应和听觉效应系数,模拟不同人员在混合行为模式下的疏散过程,通过改变诱导信号对人群疏散的作用范围,研究智能疏散诱导系统的视觉诱导、听觉诱导及双重诱导对人员疏散过程的影响,给出一种基于多参... 采用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引入视觉效应和听觉效应系数,模拟不同人员在混合行为模式下的疏散过程,通过改变诱导信号对人群疏散的作用范围,研究智能疏散诱导系统的视觉诱导、听觉诱导及双重诱导对人员疏散过程的影响,给出一种基于多参数的智能动态标识算法。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对声、光指示器等诱导标识的实时控制,给出人群疏散的动态标识路径,指示疏散人员选择合理的疏散行为模式,从而提高疏散效率;在不同行为模式下,借助声、光双重诱导机制,选择正确的疏散诱导标识的数量、位置和方向,扩大疏散诱导标识的影响范围,可以有效缩短疏散时间;根据基于多参数的智能动态标识算法,控制动态疏散线路标识的工作状态,给出疏散人群的动态标识路径,能够提高人群的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智能疏散诱导系统 元胞自动机模型 视觉诱导 听觉诱导 人群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