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桑智能栽培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1
作者 孙孝龙 吴德余 +1 位作者 周卫阳 施建军 《中国蚕业》 2019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实现果桑栽培智能化管理,提高果桑产出率,依据设施内部环境因子及果桑生长特点,运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果桑智能栽培试验,基于紫蜂(zigbee)技术,结合数据样本深度学习算法,研发了果桑智能栽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果桑... 为实现果桑栽培智能化管理,提高果桑产出率,依据设施内部环境因子及果桑生长特点,运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果桑智能栽培试验,基于紫蜂(zigbee)技术,结合数据样本深度学习算法,研发了果桑智能栽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果桑栽培管理信息的全面感知、精准传输和智能处理,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数据采集精准、监控管理智能、参数设置科学、系统响应快速的较好成效,显著提高了果桑栽培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智能栽培 农业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养膜技术的智能生菜栽培系统设计与研究
2
作者 金帅 王会强 +3 位作者 孙玉林 孙广军 李文翔 牛树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33-240,共8页
为了提高叶菜类作物种植的肥效利用率和整个种植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基于营养液膜栽培(NFT)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波士顿生菜的NFT智能栽培物流装置。通过数据收集、经验设计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了生菜NFT智能栽培物流装置各机... 为了提高叶菜类作物种植的肥效利用率和整个种植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基于营养液膜栽培(NFT)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波士顿生菜的NFT智能栽培物流装置。通过数据收集、经验设计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了生菜NFT智能栽培物流装置各机构的作业参数,并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和运动分析,优化干涉部位,对整机动力系统与稳定性进行分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各区段栽培槽间距为80、120、150、170 mm时最符合生菜生长习性;栽培槽递进速度为20 mm/s时,装置的递进精准度为98.3%;营养液灌溉频率为间歇15 min、供液5 min条件下,作物生长效果最佳。装置基于波士顿生菜生长特性将农艺农机相结合,应用网络通信、数据监测等新技术,实现了作物从定植至收获全过程智能监测和调控,为波士顿生菜NFT栽培物流装置的研发和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智能栽培系统 营养液膜栽培 智能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花卉栽培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朝婧 唐燕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提高花卉栽培的质量,确保其稳定的生长环境,满足种植者对花卉生长环境进行远程监测与调控的需求,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款智能花卉栽培系统。本系统是基于物联网3层架构进行分层次设计,主要使用STM32单片机,通过温度、湿度、光... 为提高花卉栽培的质量,确保其稳定的生长环境,满足种植者对花卉生长环境进行远程监测与调控的需求,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款智能花卉栽培系统。本系统是基于物联网3层架构进行分层次设计,主要使用STM32单片机,通过温度、湿度、光照、烟感传感器实现全面感知,WiFi无线传输进行信息交互,并在机智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种植者根据花卉栽培环境对其土壤温湿度、环境温湿度、CO_(2)浓度、光照强度进行远程监测,并通过App实现远程开启水泵、排气扇、补光灯等功能;依据具体花卉栽培需求在App操作界面调整指标从而实现自动灌溉、自动补光、自动开启排气扇等功能。本设计性能稳定,达到了预期效果,能够有效解决在花卉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信息获取不准确、不及时和操作不妥当导致的花卉死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栽培系统 环境监测 数据采集 远程操控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蔬菜栽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关健 闫辉 +1 位作者 鲁建伟 王新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4期51-53,共3页
【目的】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趋向智能化,实现蔬菜栽培的智能化十分重要。【方法】为了提高蔬菜栽培的智能化水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蔬菜栽培管理系统。首先,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了... 【目的】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趋向智能化,实现蔬菜栽培的智能化十分重要。【方法】为了提高蔬菜栽培的智能化水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蔬菜栽培管理系统。首先,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了环境监测、智能灌溉、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预警等核心功能;其次,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系统的环境感知、控制执行、数据传输和供电等硬件;最后,进行运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结果】该系统在高温、低温、高湿和低湿等多种环境下均保持稳定运行,数据传输无延迟,控制命令执行迅速,性能指标完全达标。【结论】该系统为蔬菜栽培管理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蔬菜栽培 管理系统 环境监测 智能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设施农业与智能蔬菜栽培可持续发展策略
5
作者 宋珍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5期46-47,共2页
该文主要阐述山东地区设施农业与智能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智能蔬菜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认为通过发挥山东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创新智能蔬菜栽培技术,以及构建设施农业与智能蔬菜栽培技术产业链,能够推动山... 该文主要阐述山东地区设施农业与智能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智能蔬菜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认为通过发挥山东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创新智能蔬菜栽培技术,以及构建设施农业与智能蔬菜栽培技术产业链,能够推动山东地区智能蔬菜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该文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设施蔬菜农场典型案例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设施农业 智能蔬菜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智能温室栽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国昌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6,共2页
本文主要对食用菌冬季和夏季出菇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关键词 食用菌 智能温室栽培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源远红外光波调控食用菌生长及应用
7
作者 穆清泉 郭艳萍 +4 位作者 崔爱华 颜莹洁 阚京涛 邹云飞 丁文静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0期14-15,共2页
针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存在的菌丝生长缓慢(平均延长周期30%)、子实体品质不均一、环境调控能耗高等技术瓶颈,该文系统探究了矿物源远红外光波(8~14μm)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及应用效果。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出12个对远红外光... 针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存在的菌丝生长缓慢(平均延长周期30%)、子实体品质不均一、环境调控能耗高等技术瓶颈,该文系统探究了矿物源远红外光波(8~14μm)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及应用效果。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出12个对远红外光敏感的优良菌株,其中平菇PL-08和香菇LT-15在最佳处理参数下,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40.2%和35.7%,子实体产量增加52.7%和38.6%。分子机制研究表明,远红外光波通过激活热激蛋白基因表达(上调2.1~3.8倍)和促进Ca^(2+)信号传导,显著提升细胞代谢活性。构建的智能栽培系统集成物联网和AI技术,实现环境参数精准调控,使栽培稳定性提升43.7%,能耗降低30%。技术推广示范显示,每千平方米栽培面积年增收7.8万元,投资回收期1.8年。该研究为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创新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源远红外光波(MSSCF) 食用菌 分子调控 智能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环境下涮涮辣生理性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照辉 熊荔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53-55,61,共4页
本试验以涮涮辣为主要材料,朝天椒和皱皮椒为参照材料,在大棚栽培和人工智能培养箱栽培的条件下对比、分析3种材料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①在大棚栽培环境下,涮涮辣电导率低于皱皮椒和朝天椒;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后,3个品种电导率都... 本试验以涮涮辣为主要材料,朝天椒和皱皮椒为参照材料,在大棚栽培和人工智能培养箱栽培的条件下对比、分析3种材料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①在大棚栽培环境下,涮涮辣电导率低于皱皮椒和朝天椒;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后,3个品种电导率都上升,且涮涮辣上升幅度最低,伤害度最低。②在大棚栽培环境下,涮涮辣叶片中CAT含量低于皱皮椒和朝天椒;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后,3个品种叶片CAT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且涮涮辣上升幅度最大。③在大棚栽培环境下,涮涮辣SOD活性高于皱皮椒和朝天椒;经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后,SOD活性明显降低,且涮涮辣下降幅度最大。④在大棚栽培环境下,涮涮辣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皱皮椒和朝天椒;经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后,蛋白质含量增加,且涮涮辣增加的幅度最大。⑤在大棚栽培环境下,涮涮辣根系活力高于皱皮椒和朝天椒;经人工智能培养箱培养后,根系活力均呈上升趋势,但涮涮辣上升幅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涮涮辣 生理指标 大棚栽培 人工智能培养箱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