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智能结构实验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路小波 陶云刚 +1 位作者 周洁敏 陆祖宏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给出了系统辨识的常用模型,介绍了柔性智能结构实验建模方法及实验系统结构。以柔性梁为例,讨论了传感器和驱动器放置,建立了柔性梁的系统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柔性智能结构 系统建模 主动振动控制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配置的柔性智能结构主动振动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路小波 陶云刚 何延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对采用压电元件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基于极点配置法的柔性智能结构主动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控制系统构成,实验结果验证了文章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极点配置 主动振动控制 柔性智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激励下柔性智能梁结构振动的模糊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建军 王德周 +1 位作者 徐亚兰 刘德平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17,共5页
对柔性智能梁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结构和参数学习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该法摒弃了常规的以BP算法来优化整个网络参数的作法,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全局性参数进行离线优化,利用BP学习算法对网络局部性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以柔性智能... 对柔性智能梁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结构和参数学习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该法摒弃了常规的以BP算法来优化整个网络参数的作法,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全局性参数进行离线优化,利用BP学习算法对网络局部性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以柔性智能悬臂梁为例,实现了对其在随机激励下的振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对智能结构的振动控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智能结构 振动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岳林 刘福强 张令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67,共4页
在只获得加速度的情况下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主动控制方法的实时仿真实验 .实验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 ,建立了有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微机实时测控的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 .通过扫频激励进行了实时控制实验 ,给出了... 在只获得加速度的情况下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主动控制方法的实时仿真实验 .实验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 ,建立了有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微机实时测控的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 .通过扫频激励进行了实时控制实验 ,给出了控制前后节点 3 0y方向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情况及控制某一阶模态时被控模态响应曲线 .验证了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设计的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规律的实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使被控模态阻尼比增加 ,频响函数的幅值衰减较大 ,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主动控制 实验研究 结构振动 控制方法 模态滤波 航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实验研究
5
作者 岳林 刘福强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6-457,466,共3页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实验室控制仿真。实验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设计了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规律。通过测量加速度 ,进行了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实验室控制仿真。实验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设计了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规律。通过测量加速度 ,进行了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使被控模态阻尼比增加 ,频响函数的幅值衰减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振动主动控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构与智能材料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团结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柔性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介绍了柔性机构的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智能材料的分类和作用,最后将柔性机构与智能材料集成,提出了智能柔性结构的概念。对智能柔性结构的传感元件、驱动元件、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柔性机构 智能材料 智能柔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模态H_2范数下致动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3
7
作者 娄军强 魏燕定 +2 位作者 杨依领 谢锋然 赵晓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5,197,共7页
致动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是智能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模态空间H_2范数研究了智能柔性梁系统中压电致动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根据Rayleigh-Ritz理论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到其状态空间表达式。提出... 致动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是智能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模态空间H_2范数研究了智能柔性梁系统中压电致动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根据Rayleigh-Ritz理论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到其状态空间表达式。提出了一种衡量系统能控/能观性并考虑模态权重的综合模态H_2范数准则,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研究系统中并置致动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得到了系统多个模态、综合模态H_2范数最优的致动器/传感器布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结果进行致动器/传感器的布局,系统单个模态和综合模态均具有较好的检测和控制效果,被控模态具有较好的能控/能观性,所提出的优化准则和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柔性结构 综合模态H2范数 优化配置 压电致动器/传感器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FULMS自适应前馈振动控制算法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晓锦 黄全振 +2 位作者 高志远 高守玮 姜恩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控制策略与方法,针对FXLMS自适应滤波前馈振动控制方法参考信号不易选取问题,给出一种多通道FULMS自适应滤波前馈振动控制方法;首先进行控制器结构的分析与构建,概括描述和推导了多通道FULMS控制... 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控制策略与方法,针对FXLMS自适应滤波前馈振动控制方法参考信号不易选取问题,给出一种多通道FULMS自适应滤波前馈振动控制方法;首先进行控制器结构的分析与构建,概括描述和推导了多通道FULMS控制算法过程;为验证所分析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基于MATLAB软件包进行仿真分析,并与FXLMS算法分别进行单通道和多通道控制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通道控制优于单通道控制,FULMS算法优于FXLMS算法。在此基础上,以航天器柔性帆板结构为理想模拟对象,构建压电机敏柔性板结构和测控系统进行实际算法控制实验;实验过程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FULMS控制器设计方法与控制算法是有效可行的,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智能压电柔性结构 FXLMS算法 FULMS算法 实验分析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