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束形成的海上智能天线算法
1
作者 丁峰 仵钇征 刘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远距离海上雷达探测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常用的最小均方算法通过在干扰噪声中形成主波束并引导至目标信号,有效解决了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自适应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海上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常用的天线阵列结构... 远距离海上雷达探测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常用的最小均方算法通过在干扰噪声中形成主波束并引导至目标信号,有效解决了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自适应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海上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常用的天线阵列结构模型和信号模型,研究了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成型算法,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解决方案中最小均方算法最为常见,但其存在收敛速度差、通用性低等问题。本文将优化遗传算法引入,对传统遗传算法中初始种群规划和交叉操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仿真实验表明,与最小均方算法、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优化遗传算法对杂波的抑制效果提高了28%,收敛速度提升了3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智能天线 遗传算法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技术在铁路5G-R网络中的应用
2
作者 陆晓磊 赵伟 +1 位作者 王军 殷树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4,共8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波束扫描和波束赋形等智能天线技术在运营商5G网络已广泛应用,技术方案成熟。铁路无线专网站间距大、列车行车速度快、网络可靠性高等行业特征,对5G专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铁路5G专网覆盖面临的挑战,结合智...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波束扫描和波束赋形等智能天线技术在运营商5G网络已广泛应用,技术方案成熟。铁路无线专网站间距大、列车行车速度快、网络可靠性高等行业特征,对5G专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铁路5G专网覆盖面临的挑战,结合智能天线技术原理及优势,研究智能天线技术在不同铁路场景下的适应性。根据铁路各行车场景特点,分析智能天线技术在铁路5G专网的应用前景,以及不同场景下智能天线技术对于提升铁路5G专网无线覆盖质量的价值,以期为铁路5G专网的建设和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5G-R MIMO 智能天线 GSM-R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5G-R基站智能天线技术分析
3
作者 杨锐 张卫军 刘清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6,共8页
目前我国铁路干线路网基本建成,基于铁路沿线GSM-R基站铁塔站点间距约3~7km,5G-R基站建设时将利用既有铁塔基础设施改造升级。2.1GHz频段4G、5G基站采用的主流天线是4T4R技术,在既有基站间距的情况下,5G-R基站小区边缘的覆盖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铁路干线路网基本建成,基于铁路沿线GSM-R基站铁塔站点间距约3~7km,5G-R基站建设时将利用既有铁塔基础设施改造升级。2.1GHz频段4G、5G基站采用的主流天线是4T4R技术,在既有基站间距的情况下,5G-R基站小区边缘的覆盖能力不足,基站间距较大的站点之间需补充覆盖,或采用更高增益的8T8R天线解决小区的边缘覆盖问题,为此需要对8T8R天线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包括多入多出、波束赋形、智能天线等天线关键技术;然后,深入分析8T8R天线波束性能及主要指标,包括单柱波束、广播波束、正交波束、波束宽度、旁瓣抑制等;最后,介绍5G-R无线覆盖的特点及8T8R测试情况。通过研究,为5G-R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快速开展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R 智能天线 波束赋形 八通道天线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技术在广播通信中的优化与应用
4
作者 李玮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通信传输技术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智能天线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线技术,因其灵活的辐射模式、高效的信号处理能力和卓越的性能优化策略而备受广大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在增强信号覆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通信传输技术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智能天线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线技术,因其灵活的辐射模式、高效的信号处理能力和卓越的性能优化策略而备受广大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在增强信号覆盖范围、提高信号质量和容量、降低信号干扰以及改善移动通信性能方面,智能天线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智能天线技术在广播通信中的优化与应用,为广播通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广播通信 优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通智能天线对高层深度覆盖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晋文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9期31-3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层层通智能天线在高层建筑中深度覆盖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实地测试,对比了不同天线类型和不同楼层高度下信号的覆盖情况。结果表明,智能天线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信号覆盖质量,解决信号弱和死角问题,从而提高用户通信... 本研究旨在探讨层层通智能天线在高层建筑中深度覆盖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实地测试,对比了不同天线类型和不同楼层高度下信号的覆盖情况。结果表明,智能天线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信号覆盖质量,解决信号弱和死角问题,从而提高用户通信质量和网络使用体验。该技术的运用可为用户带来更稳定的通信环境和更全面的网络覆盖,为高层建筑深度覆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通智能天线 高层建筑 覆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技术在提升5G网络容量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晓亮 张立鹏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和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对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重点探讨智能天线技术在提升5G网络容量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以及其在5G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多天线技术、波束赋形、多用户...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和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对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重点探讨智能天线技术在提升5G网络容量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以及其在5G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多天线技术、波束赋形、多用户多进多出(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自适应调制与编码以及时频资源调度优化等方法。智能天线技术在提升5G网络容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智能天线技术 网络容量 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 波束赋形 时频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滕碧红 《通信电源技术》 2012年第2期61-62,99,共3页
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复用技术,利用信号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异,将同频率、同时隙的信号从空域区分开来。它可以成倍的扩展通信容量,并和其它复用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可以有效地克服移动通信中由于复杂的地形、建筑物结... 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复用技术,利用信号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异,将同频率、同时隙的信号从空域区分开来。它可以成倍的扩展通信容量,并和其它复用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可以有效地克服移动通信中由于复杂的地形、建筑物结构等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以及时延扩展、多径衰落、共信道干扰等产生的不利影响;能有效地扩大信号覆盖范围,降低系统建设成本;还能进行紧急呼叫定位,并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可开发更多的增值业务。因此其在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技术 多波束智能天线 自适应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及其在TD-LTE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光毅 张勇 +1 位作者 姜大洁 王启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71,共5页
智能天线在基站进行各天线间的相干发送,实现信号的定向发送,可以提高信号的强度和覆盖,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对于TDD系统,由于上下行信道共享同一发送频率,在相干时间内,可以认为上下行链路的信道互易,即信道经历相同的衰落。TDD... 智能天线在基站进行各天线间的相干发送,实现信号的定向发送,可以提高信号的强度和覆盖,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对于TDD系统,由于上下行信道共享同一发送频率,在相干时间内,可以认为上下行链路的信道互易,即信道经历相同的衰落。TDD系统可以利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对LTE-A的整体性能进行增强。本文介绍智能天线技术在TD-LTE系统中的应用及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 信道互易性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系统中的智能天线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瑞锋 谈振辉 蒋海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7-80,82,共5页
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分别介绍了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 ,阐明了智能天线的定义、组成 .着重介绍了在自适应天线阵通信系统中的时空信号模型、空间信道模型和时空通信理论 ,比较了智能天线中的智能算... 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分别介绍了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 ,阐明了智能天线的定义、组成 .着重介绍了在自适应天线阵通信系统中的时空信号模型、空间信道模型和时空通信理论 ,比较了智能天线中的智能算法 .最后 ,结合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进展 ,探讨了实现智能天线的难点和发展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智能天线技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蒋泽 杜惠平 +1 位作者 赵为粮 阮颖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将是智能移动通信技术 ,即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将由智能化处理单元来实现。作为智能化处理单元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天线 ,其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今移动通信界的热点。本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将是智能移动通信技术 ,即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将由智能化处理单元来实现。作为智能化处理单元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天线 ,其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今移动通信界的热点。本文就其技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现有水平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自适应波束赋形 阵列流形 智能天线 无线传播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丽娜 王兵 周贤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1-354,共4页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抗干扰性能。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波束形成算法,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算法采用了内插和外推两种交叉算子,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了全...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抗干扰性能。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波束形成算法,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算法采用了内插和外推两种交叉算子,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了全局收敛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可用于DS/CDMA系统抵抗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波束形成算法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青松 吴立新 +1 位作者 张申 丁恩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9-176,共8页
为WSN提出了一种能量节省与能耗均衡相结合的路由算法SaDVC-Routing。该算法在辅助中继和智能天线的波束范围内构建虚拟簇,从簇内选择中继加权值最大的节点充当路由中继。根据节点能耗情况和节点间距离,利用波束扩展法对虚拟簇进行动态... 为WSN提出了一种能量节省与能耗均衡相结合的路由算法SaDVC-Routing。该算法在辅助中继和智能天线的波束范围内构建虚拟簇,从簇内选择中继加权值最大的节点充当路由中继。根据节点能耗情况和节点间距离,利用波束扩展法对虚拟簇进行动态更新。如果波束宽度超过阈值或者中继节点死亡,则依据加权距离矩阵重新发起路由请求。仿真表明,算法既能有效降低能量消耗,也可以在局部和全局实现能耗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虚拟簇 智能天线 能量节省 能耗均衡 中继选择 矿山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与空时编码技术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超 廖桂生 +1 位作者 张林让 吴顺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为了研究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和空时编码技术 (等效于MRRC最大比合并分集技术 )这两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在 3G系统中的选择使用或结合使用的可能性及理论依据 ,比较了它们各自分别在其适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对输入信噪比的最优... 为了研究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和空时编码技术 (等效于MRRC最大比合并分集技术 )这两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在 3G系统中的选择使用或结合使用的可能性及理论依据 ,比较了它们各自分别在其适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对输入信噪比的最优改善性能 ,得到了从对平均信噪比的改善的广义角度上讲它们是等效和一致的 ,它们对信噪比的改善都等于做波束形成的阵元数 (或相应的分集支路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空时编码 自适应波束形成 分集技术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多用户天线阵等效激励模型及其实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殷勤业 金梁 +1 位作者 李江 王文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6-99,114,共5页
本文讨论了智能天线系统中多用户下行信号的传输问题。利用场的非相干叠加,我们研究了多用户条件下天线阵的等效激励模型;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等效阵可以有效地在同一信道中同时给多个用户发送信号。基于该模型,本文还讨论了... 本文讨论了智能天线系统中多用户下行信号的传输问题。利用场的非相干叠加,我们研究了多用户条件下天线阵的等效激励模型;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等效阵可以有效地在同一信道中同时给多个用户发送信号。基于该模型,本文还讨论了用基带处理单元完成移相与加权操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针对MSK调制方式提出了智能天线系统下行部分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阵列天线 波束形成 天线馈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的原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桑怀胜 李峥嵘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9,共7页
智能天线是当前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上行链路窄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分类 ,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各种算法的特点 。
关键词 智能天线 自适应天线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网络的TD-SCDMA智能天线信号强度测量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穆维新 施俊 +2 位作者 申金媛 刘润杰 寇丹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78,共4页
由于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传统测量电磁辐射的方法已不适用于TD-SCDMA智能天线。该文设计一种TD-SCDMA智能天线的信号强度测量系统,根据智能天线的特点,应用ZigBee网络同时获取多个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值。另外,还提供一种测量点的布设... 由于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传统测量电磁辐射的方法已不适用于TD-SCDMA智能天线。该文设计一种TD-SCDMA智能天线的信号强度测量系统,根据智能天线的特点,应用ZigBee网络同时获取多个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值。另外,还提供一种测量点的布设方案,并使用该方案进行实际测量。实际测量结果显示: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高于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而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电磁环境的测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SCDMA 智能天线 ZIGBEE网络 信号强度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顾杰 龚耀寰 何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 (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 (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关于接收数字多波束形成处理技术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导较多 ,而对于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报导较少。文中主要讨论了两种发射数字多波束的形成方法 ,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对蜂窝定位 ,空分多址系统的实现也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数字多波束 形成方法 快速傅里叶反变换 空时信号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和空间分集接收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开枝 陈国安 +1 位作者 王京 王有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4,共6页
智能天线和空间分集接收技术是主要的两种空间信号处理技术。本文从传播路径的无线传输特性、空时信道模型以及不同环境的多径特性出发 ,分析了CDMA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智能天线和空间分集接收技术的工作原理 ,着重比较了这两种技术... 智能天线和空间分集接收技术是主要的两种空间信号处理技术。本文从传播路径的无线传输特性、空时信道模型以及不同环境的多径特性出发 ,分析了CDMA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智能天线和空间分集接收技术的工作原理 ,着重比较了这两种技术的区别以及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移动通信 空间信号处理 空间分集接收技术 空时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智能天线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路军 张效文 +1 位作者 聂涛 李承恕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3,共4页
在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减少用户间由于伪随机码的互相关而引起的多址干扰,降低由于多径传输所造成的接收信号的衰落程度,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系统性能。软件无线电具有结构简便、应用灵活等特点,为智能... 在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减少用户间由于伪随机码的互相关而引起的多址干扰,降低由于多径传输所造成的接收信号的衰落程度,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系统性能。软件无线电具有结构简便、应用灵活等特点,为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软件无线电 蜂窝移动通信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系统智能天线盲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坚 奚宏生 +1 位作者 杨锋 吴春旭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1期77-82,共6页
给出了基于最大化信号对干扰和噪声的功率比 (MSINR)准则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在线递推算法 ,旨在提高DS 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的性能。将MSINR准则转化为一种新的等价的无约束准则函数 ,通过最大化此准则函数来在线估计最优波束形成向量。... 给出了基于最大化信号对干扰和噪声的功率比 (MSINR)准则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在线递推算法 ,旨在提高DS 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的性能。将MSINR准则转化为一种新的等价的无约束准则函数 ,通过最大化此准则函数来在线估计最优波束形成向量。算法直接利用了DS CDMA系统解扩前和解扩后的观测信号 ,无须训练序列。通过在线迭代估计 ,降低了计算波束权值的复杂度。不同通信环境中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很好的抗多址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系统 智能天线 盲自适应波束形成 功率比 SINR准则 广义特征向量 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