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声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
作者 李建平 戴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智能声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人工智能 电子操作系统 胆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开瑜 汤敏誉 梁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传统瑞芬太尼用于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传统瑞芬太尼用于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常规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所用时间,以及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_(1))、插管操作时(T_(2))、切皮(T_(3))、入腹观察时(T_(4))、拔管时(T_(5))时]的血压、心率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3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常规组(P <0.05)。但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更长(P <0.05)。麻醉诱导后5 min(T_(1))常规组血压低于观察组,在拔管时(T_(5)),常规组血压、心率高于观察组(P <0.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具有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镇痛效能发挥显著的优点,但由于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所以需提前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 腹腔镜胆囊切除 输注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普鲁泊福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34
3
作者 耿志宇 单国瑾 +2 位作者 宋琳琳 许幸 吴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 :评价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靶控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ASAI Ⅱ级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 16例 ,诱导时设定普鲁泊福血浆靶浓度 3mg·L-1,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7μg·L-1,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 ,手术结... 目的 :评价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靶控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ASAI Ⅱ级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 16例 ,诱导时设定普鲁泊福血浆靶浓度 3mg·L-1,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7μg·L-1,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 ,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观察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 ,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分别在靶控输注 15min、2 0min、术毕病人苏醒时采集桡动脉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瑞芬太尼全血浓度。结果 :麻醉诱导时收缩压由诱导前 (14 4± 2 7)mmHg降至 (10 1± 18)mmHg ,平均动脉压由 (10 2± 15 )mmHg降至 (6 9±13)mmHg ,心率由 (77± 14 )次·min-1降至 (6 3± 12 )次·min-1,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变化 ,无一例插管反应。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12± 6 )min ,呼之睁眼时间 (9± 4 )min ,拔管时间 (13± 6 )min ,定向力恢复时间 (15± 5 )min ,离开恢复室时间 (19± 7)min。瑞芬太尼的实测浓度分别为 (4 .6± 9.5 ) μg·L-1、(6 .6± 11.5 )μg·L-1、(1.2± 8.7) μg·L-1。结论 :瑞芬太尼普鲁泊福靶控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 ,麻醉诱导平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普鲁泊福 输注 静脉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志刚 张丽红 +1 位作者 吴晓蕾 陈卫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测定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诱导,吸入异氟烷和笑气复合麻醉)和实验组(诱导和维持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给药)患者诱导前(t1)和气腹后20min(t2)血清中皮质醇、IL-6的水平,并观察2组7个时间点(T0~T6)MAP、HR的变化。结果实验组t1时点皮质醇浓度(227.48±50.81)μg/L与对照组(233.21±41.02)μg/L无统计学差异(t=0.481,P=0.633),但实验组t2时点(241.00±69.11)μg/L与对照组(354.70±37.55)μg/L有显著差异(t=7.918,P=0.000)。实验组t1时点IL-6浓度(105.99±30.65)ng/L与对照组(111.20±34.80)ng/L无统计学差异(t=-0.615,P=0.541),但实验组t2时点IL-6浓度(116.06±30.89)ng/L与对照组(172.73±23.54)ng/L有显著差异(t=-7.992,P=0.000)。MAP及HR:实验组T0~T6MAP和HR均无显著变化(F=0.92,P=0.485;F=0.41,P=0.878),但对照组MAP和HRT0~T6有显著差异(F=10.11,P=0.000;F=10.44,P=0.000)。实验组T2~T5时点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麻醉较常规吸入复合全麻能有效地抑制LC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朱平增 刘晓明 +3 位作者 窦林彬 焦岩 关文川 张瑞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9-20,23,共3页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12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12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Ⅲ组(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Ⅰ、Ⅱ组以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氯化琥珀胆碱行诱导插管,Ⅲ组除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外,其余诱导用药与Ⅰ、Ⅱ组相同。Ⅰ组术中维持使用异氟醚,Ⅱ、Ⅲ组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3μg/kg),分别采用复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各组均间断静注卡肌宁以维持肌松。观察各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最高(T3),切皮前(T4)、充气后30s(T5)、缝皮(T6)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采用口述描绘评分法(VRS)记录拔管后15、30、60min伤口疼痛程度。结果Ⅲ组患者T2时心率(62.6±9.9)次/min明显低于Ⅰ组(74.4±12.3)次/min、Ⅱ组(72.5±11.7)次/min(q=6.578,P<0.01;q=5.519,P<0.01),T6时心率(85.8±10.3)次/min高于I组(75.7±8.6)次/min、Ⅱ组(76.4±10.0)次/min(q=6.611,P<0.01;q=6.153,P<0.01)。术后清醒时间II组(9.4±3.2)min、Ⅲ组(7.4±2.5)min明显短于Ⅰ组(17.3±7.5)min(q=10.147,P<0.01;q=12.716,P<0.01)。拔管时间Ⅱ组(14.6±5.8)min、Ⅲ组(11.2±4.7)min亦明显短于I组(22.9±10.3)min(q=7.148,P<0.01;q=10.075,P<0.01),其中以Ⅲ组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限最短。Ⅲ组患者在拔管后15、30min VRS评分均明显高于Ⅰ、Ⅱ组(15min:χ2=21.200,P=0.000;χ2=18.495,P=0.000;30min:χ2=9.287,P=0.010;χ2=6.936,P=0.031);而拔管后60min,各组患者的V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LC,并具有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苏醒迅速,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全凭静脉 输注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深度指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志刚 于金辉 +1 位作者 李明颖 王振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8-300,304,共4页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监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监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诱导,术中维持吸入异氟烷和笑气复合麻醉,实验组诱导和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靶控给药,术中通过调节异氟烷浓度及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使CSI维持在45±5,MAP、HR在基础值±20%的范围内。观察并记录入室静卧10 min(T0)、气腹开始(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后10 min(T3)、气腹后15 min(T4)、气腹后20 min(T5)、气腹停止时(T6)各时点MAP、HR,比较T1、T2、T3、T4、T5、T6各时点CSI值。结果 2组CSI在T1~T6时点组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T0~T6MAP和HR均无显著性变化(F=0.92,P=0.485;F=0.41,P=0.870),对照组MAP和HR T0~T6有显著性差异(F=10.19,P=0.000;F=10.44,P=0.000)。实验组T2~T5时点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及术后8~12 h询问所有患者,术中知晓均为0级,无不良感受,对麻醉效果满意。结论与吸入全麻比较,依靠CSI监测能较好地调控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LC术中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输注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涛 刘亚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瑞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水解,不依赖肝、肾功能,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镇痛效价高、半衰期短、可持续输注和重复给药后不产生蓄积等特点。本研究观察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麻... 瑞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水解,不依赖肝、肾功能,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镇痛效价高、半衰期短、可持续输注和重复给药后不产生蓄积等特点。本研究观察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下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瑞芬太尼 阿片受体激动药 应用 输注麻醉 非特异性 重复给药 持续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