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于个人热湿舒适管理的功能纺织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程宁波
缪东洋
王先锋
王朝晖
丁彬
俞建勇
-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
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0-20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3052)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211307501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东华大学研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USF-DH-D-2022049)。
-
文摘
为提高个体舒适性,降低建筑制冷和供暖能耗,研发可调节人体与环境热湿交换的纺织品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为此对国内外热湿管理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介绍了个人热湿舒适管理机制,其次归纳了辐射调温纺织品、相变调温纺织品、智能响应纺织品、导热纺织品、能量转换的调温纺织品和水分管理纺织品6种常见的可用于个人热湿管理的先进功能纺织品,概述了基于不同热湿管理机制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认为:织物调控人体-服装微气候热量和水分平衡是个体舒适的关键;指出目前热湿管理先进功能纺织品存在规模制备困难、功能单一化、智能化不足和缺乏体系的热湿舒适性评价等问题;展望了用于个人热量管理的高级纺织品、能量收集技术和柔性电子设备的集成是未来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个人热舒适
辐射调温纺织品
相变调温纺织品
智能响应纺织品
导热纺织品
能量转换调温纺织品
水分管理纺织品
-
Keywords
personal thermal comfort
radiative thermoregulation textile
phase change thermoregulation textile
smart response textile
thermal conductive textile
thermoregulation textiles for energy conversion
moisture management textile
-
分类号
TS941.15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溶剂响应结构色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 2
-
-
作者
段亚洲
陶伟晗
方寅春
李伟
-
机构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出处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2,共9页
-
基金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开放基金项目(K2024-12)
安徽工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jky2022061)。
-
文摘
为赋予结构色纺织品智能响应的功能,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亲水链段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P(St-MMA-AM))微球。探讨了单体添加比例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将P(St-MMA-AM)微球通过雾化沉积在涤纶织物上形成结构色,制备出具有溶剂响应功能的结构色织物。研究了结构色织物的颜色性能以及对不同溶剂的响应性,同时分析了结构色织物的色牢度、透气性和柔软性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单体比例合成得到的5种不同粒径的P(St-MMA-AM)微球,可在涤纶织物上形成粉红色、绿色、天蓝色、蓝色和紫色5种不同的结构色;当结构色织物被水或无水乙醇润湿时,可在1~2 s内发生颜色变化;当溶剂完全蒸发后,结构色织物可恢复初始颜色,表现出可逆的溶剂响应功能;借助聚丙烯酸酯(PA)黏合剂,结构色织物可获得较好的耐摩擦和耐水洗色牢度;结构色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与原织物相比未受到影响,其柔软性和透气性能略微下降,但不会对其物理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
关键词
结构色
光子晶体
溶剂响应
聚合物微球
智能响应纺织品
-
Keywords
structural color
photonic crystal
solvent response
polymer microsphere
intelligent responsive textile
-
分类号
TS19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