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生物力学的坐姿运动康复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8-158,共1页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坐姿康复训练场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与技术,开发具备体征检测、平衡评估与压疮预警功能的智能康复监测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非医疗环境下安全有效的坐姿康复运动。方法通过采集轮椅太极拳运动学数据,开发非接触式轮...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坐姿康复训练场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与技术,开发具备体征检测、平衡评估与压疮预警功能的智能康复监测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非医疗环境下安全有效的坐姿康复运动。方法通过采集轮椅太极拳运动学数据,开发非接触式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开发监测心率和呼吸传感器,实现坐姿生命体征、平衡能力和运动能耗监测;开发多维传感器监测臀部压力和摩擦力,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实现压疮风险智能预警;在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中集成应用,对智能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结果开发形成非接触式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实现便捷的轮椅太极拳动作实时评估,提供康复运动指导;结合生命体征、坐姿平衡、运动能耗三方面,形成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为康复运动训练提供安全保障;阐明臀部压疮生物力学机制,研发多维力传感器,配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压疮预警,与健康监测系统形成互补;完成验证后在坐姿运动中应用。结论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力学技术在柔性传感器研发、康复动作评估和平衡、能耗、压疮风险预警方面起到核心作用,进一步丰富了人体运动康复的“支撑-驱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康复
生物力学原理
监测心率
康复
运动
监测管理
系统
柔性传感器
智能
系统
智能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3
2
作者
沈敏
李泽萍
+4 位作者
崔艳
康丽红
谢志蛟
姚雪华
顾秋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28-829,共2页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以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6个月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以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6个月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肌力评定表评定疗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下肢的肌张力、肌力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的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运动
训练
系统
脑性瘫痪
康复
肌力
肌张力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0
3
作者
侯增广
赵新刚
+2 位作者
程龙
王启宁
王卫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5-1779,共15页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与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从"康复机器人及多种康复训练模式"、"智能辅助系统与生机电技术"、"康复与辅助相关的多模态传感与控制方法"、"外骨骼和可穿戴系统、智能假肢与人机安全性"等方面介绍和讨论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问题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
康复
机器人
智能
辅助
系统
外骨骼
可穿戴
系统
智能
假肢
康复
训练
多模态传感
人机交互
生机电技术
人机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
9
4
作者
高品操
唐芳
+1 位作者
杨义
禹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功能测试(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评分、UEFT评分和M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显著增加(F>11.676,P<0.001)。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22,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头皮针
智能
康复
训练
系统
上肢
手
运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物力学的坐姿运动康复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牛文鑫
机构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转化研究中心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8-158,共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603702,2021YFE0204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308
文摘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坐姿康复训练场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与技术,开发具备体征检测、平衡评估与压疮预警功能的智能康复监测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非医疗环境下安全有效的坐姿康复运动。方法通过采集轮椅太极拳运动学数据,开发非接触式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开发监测心率和呼吸传感器,实现坐姿生命体征、平衡能力和运动能耗监测;开发多维传感器监测臀部压力和摩擦力,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实现压疮风险智能预警;在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中集成应用,对智能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结果开发形成非接触式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实现便捷的轮椅太极拳动作实时评估,提供康复运动指导;结合生命体征、坐姿平衡、运动能耗三方面,形成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为康复运动训练提供安全保障;阐明臀部压疮生物力学机制,研发多维力传感器,配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压疮预警,与健康监测系统形成互补;完成验证后在坐姿运动中应用。结论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力学技术在柔性传感器研发、康复动作评估和平衡、能耗、压疮风险预警方面起到核心作用,进一步丰富了人体运动康复的“支撑-驱动”理论。
关键词
运动
康复
生物力学原理
监测心率
康复
运动
监测管理
系统
柔性传感器
智能
系统
智能
预警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3
2
作者
沈敏
李泽萍
崔艳
康丽红
谢志蛟
姚雪华
顾秋燕
机构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28-829,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以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6个月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肌力评定表评定疗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下肢的肌张力、肌力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的功能改善。
关键词
智能
运动
训练
系统
脑性瘫痪
康复
肌力
肌张力
痉挛
Keywords
Motomed Gracile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muscle strength
tension of muscle
spasm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0
3
作者
侯增广
赵新刚
程龙
王启宁
王卫群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5-1779,共15页
文摘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与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从"康复机器人及多种康复训练模式"、"智能辅助系统与生机电技术"、"康复与辅助相关的多模态传感与控制方法"、"外骨骼和可穿戴系统、智能假肢与人机安全性"等方面介绍和讨论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问题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
词
康复
机器人
智能
辅助
系统
外骨骼
可穿戴
系统
智能
假肢
康复
训练
多模态传感
人机交互
生机电技术
人机安全性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robot, intelligent assistance system, exoskeleton, wearable system, intelligent prosthesis,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ulti-mode sensing,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bi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human-machine safety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
9
4
作者
高品操
唐芳
杨义
禹斌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湖南医药学院康复医学与保健学院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98-120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19C1330,No.15C0993)
湖南医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No.2015ZKB15,No.2013KY05)。
文摘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功能测试(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评分、UEFT评分和M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显著增加(F>11.676,P<0.001)。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22,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头皮针
智能
康复
训练
系统
上肢
手
运动
功能
Keywords
stroke
scalp acupuncture
intellig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upper limb
hand
motor func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生物力学的坐姿运动康复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沈敏
李泽萍
崔艳
康丽红
谢志蛟
姚雪华
顾秋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
侯增广
赵新刚
程龙
王启宁
王卫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
高品操
唐芳
杨义
禹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