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力学的坐姿运动康复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8-158,共1页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坐姿康复训练场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与技术,开发具备体征检测、平衡评估与压疮预警功能的智能康复监测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非医疗环境下安全有效的坐姿康复运动。方法通过采集轮椅太极拳运动学数据,开发非接触式轮...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坐姿康复训练场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与技术,开发具备体征检测、平衡评估与压疮预警功能的智能康复监测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非医疗环境下安全有效的坐姿康复运动。方法通过采集轮椅太极拳运动学数据,开发非接触式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开发监测心率和呼吸传感器,实现坐姿生命体征、平衡能力和运动能耗监测;开发多维传感器监测臀部压力和摩擦力,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实现压疮风险智能预警;在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中集成应用,对智能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结果开发形成非接触式轮椅太极拳智能评估系统,实现便捷的轮椅太极拳动作实时评估,提供康复运动指导;结合生命体征、坐姿平衡、运动能耗三方面,形成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为康复运动训练提供安全保障;阐明臀部压疮生物力学机制,研发多维力传感器,配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压疮预警,与健康监测系统形成互补;完成验证后在坐姿运动中应用。结论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力学技术在柔性传感器研发、康复动作评估和平衡、能耗、压疮风险预警方面起到核心作用,进一步丰富了人体运动康复的“支撑-驱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生物力学原理 监测心率 康复运动 监测管理系统 柔性传感器 智能系统 智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敏 李泽萍 +4 位作者 崔艳 康丽红 谢志蛟 姚雪华 顾秋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28-829,共2页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以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6个月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4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以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6个月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肌力评定表评定疗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下肢的肌张力、肌力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的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 脑性瘫痪 康复 肌力 肌张力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0
3
作者 侯增广 赵新刚 +2 位作者 程龙 王启宁 王卫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5-1779,共15页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与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从"康复机器人及多种康复训练模式"、"智能辅助系统与生机电技术"、"康复与辅助相关的多模态传感与控制方法"、"外骨骼和可穿戴系统、智能假肢与人机安全性"等方面介绍和讨论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问题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智能辅助系统 外骨骼 可穿戴系统 智能假肢 康复训练 多模态传感 人机交互 生机电技术 人机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高品操 唐芳 +1 位作者 杨义 禹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功能测试(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评分、UEFT评分和M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显著增加(F>11.676,P<0.001)。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22,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头皮针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 上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