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朝阳 张裴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38-241,264,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时间<1个月的首次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于病情稳定48 h后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 目的观察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时间<1个月的首次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于病情稳定48 h后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进行步行能力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采用表面肌电评估胫前肌、腓肠肌的肌张力、肌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L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0±6.2)、(5.1±1.6)分,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仅试验组较治疗前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肌力、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其中试验组胫前肌肌力、肌张力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0±7)、(12±4)μV,对照组分别为(12±4)、(9±3)μV;试验组腓肠肌肌力、肌张力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5±8)、(19±6)μV,对照组分别为(10±3)、(11±2)μV。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下肢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的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下肢 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积分调节的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最优一致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文强 王庆领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589,共13页
本文研究了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问题,旨在局部信息交互的条件下,使所有智能体收敛至全局代价函数的最优解.首先,针对权重非平衡有向图,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变量,将最优一致性问题转化为P... 本文研究了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问题,旨在局部信息交互的条件下,使所有智能体收敛至全局代价函数的最优解.首先,针对权重非平衡有向图,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变量,将最优一致性问题转化为PI调节问题,使得经典的控制技术能够通过调节PI变量的方式来处理更加复杂的多智能体系统.然后,结合所提出的分布式PI变量和预设性能控制,设计一类基于PI调节的分布式控制算法,使得带有死区输入非线性和有界扰动的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实现近似最优一致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积分调节 最优一致性 严格反馈系统 智能系统 预设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上肢表面肌电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7
3
作者 牟洪雨 季林红 +3 位作者 王人成 杨义勇 金德闻 张济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康复训练中急需解决的肌肉疲劳的保护问题。方法:开发了一种采用功能电刺激方式和表面肌电反馈控制的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由功能电刺激器、被动训练发生器、表面肌电信号放大器及管理控制软件4部分组成。管理控制软件控... 目的:研究临床康复训练中急需解决的肌肉疲劳的保护问题。方法:开发了一种采用功能电刺激方式和表面肌电反馈控制的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由功能电刺激器、被动训练发生器、表面肌电信号放大器及管理控制软件4部分组成。管理控制软件控制表面肌电信号放大器、功能电刺激器和被动训练发生器3部分的协调运作。结果:该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康复训练过程中采集到的表面肌电信号,并以此判定肌肉是否疲劳,亦可设定功能电刺激系统的刺激参数,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训练发生器运动参数等功能。结论: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主动训练过程中因肌肉过度疲劳而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上肢表面肌电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研制 肌肉疲劳 功能电刺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高品操 唐芳 +1 位作者 杨义 禹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两组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头皮针治疗,试验组另采用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功能测试(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评分、UEFT评分和M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显著增加(F>11.676,P<0.001)。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22,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头皮针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 上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S攻击下抛物型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反馈领导-跟随一致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军 昝文广 唐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2,共8页
为了解决抛物型多智能体系统(MASs)在拒绝服务(DoS)攻击下的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反馈方法的MASs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协议来应对恶意攻击者发起的DoS攻击,从而实现智能体在无向通信拓扑图上的领导-跟随一致性。对DoS攻击的频... 为了解决抛物型多智能体系统(MASs)在拒绝服务(DoS)攻击下的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反馈方法的MASs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协议来应对恶意攻击者发起的DoS攻击,从而实现智能体在无向通信拓扑图上的领导-跟随一致性。对DoS攻击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推导了抛物型偏微分系统的稳定条件,证明了触发时间间隔不为零,避免了芝诺行为的发生,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拒绝服务攻击 输出反馈方法 偏微分系统 攻击频率 攻击持续时间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如何赋能学生的认知能动性——嵌入式智能话语反馈系统WiseTalk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满其峰 蒋纪平 +2 位作者 胡金艳 高兴启 张义兵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嵌入式反馈以支持其认知能动性的发挥,由于当前嵌入式智能话语反馈工具存在反馈与学生交互对象关联不紧密、反馈不系统等问题,因此,针对认知能动性各维度设计开发嵌入式智能话语反馈系统,为学生提供基于当前交互对象... 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嵌入式反馈以支持其认知能动性的发挥,由于当前嵌入式智能话语反馈工具存在反馈与学生交互对象关联不紧密、反馈不系统等问题,因此,针对认知能动性各维度设计开发嵌入式智能话语反馈系统,为学生提供基于当前交互对象的即时反馈。首先,构建嵌入式智能话语反馈系统赋能认知能动性的理论框架,然后针对认知能动性具体维度提出反馈要素并设计WiseTalk的架构及算法,利用Golang、JavaScript语言和MySQL数据库开发实现相关功能。经过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WiseTalk的学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动性,意向性、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水平都优于未使用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动性 嵌入式反馈 智能话语反馈系统 WiseTa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反馈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动态事件触发一致性控制
7
作者 彭丹 陈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9,M0008,共13页
研究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反馈控制和动态事件触发通信机制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的分布式协议,利用智能体相关的输出测量值和来自邻近智能体的信息,同时开发了2种动态事件触... 研究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反馈控制和动态事件触发通信机制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的分布式协议,利用智能体相关的输出测量值和来自邻近智能体的信息,同时开发了2种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用于将传感器数据发送到控制器的通道中的动态事件触发通信和用于向执行器发送控制器指令的通道中的动态事件触发控制器更新。该协议有效地解决了多智能体系统的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问题,并且排除了2个通信通道中的Zeno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智能系统 输出反馈 动态事件触发 一致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邵岚 白定群 +3 位作者 余和平 王大武 李小宏 陈大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站立床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用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Berg平衡量表(BB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组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高于电动起立床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脊髓损伤 电动起立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输出一致性控制
9
作者 孙一仆 陈鑫 +2 位作者 贺文朋 佘锦华 吴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化,简化分布式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性.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双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在物理空间层通过无模型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未知系统线性化,在微分同构空间层利用线性控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共识控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效性,将传统的线性分布式控制方法扩展到未知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智能系统 无模型输出共识控制 微分同胚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L优化脑瘫康复智能训练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振利 王红 +9 位作者 马志鹏 沈玄霖 Marko Pencic 刘燕 单长考 赵宇 Roumiana Ilieva Tomaz Kosar Marjan Horvat Marjan Mernik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7期773-780,共8页
本文针对脑瘫患儿差异化康复训练方案难于定制的问题,基于领域特定语言(DSL)优化了脑瘫康复系统架构。根据专家给出的脑瘫患儿训练计划,在Eclipse平台的Xtext构建了控制机械手完成手势动作所需要的领域模型,并且完成了对该领域模型的实... 本文针对脑瘫患儿差异化康复训练方案难于定制的问题,基于领域特定语言(DSL)优化了脑瘫康复系统架构。根据专家给出的脑瘫患儿训练计划,在Eclipse平台的Xtext构建了控制机械手完成手势动作所需要的领域模型,并且完成了对该领域模型的实现,将其成功用于机械手辅助脑瘫康复动作训练系统中,使得理疗师等非编程技术人员能够为脑瘫患儿康复定制训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康复训练 领域特定语言(DSL) 智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化学实验现象评价与反馈系统开发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文蓓 王新福 凌一洲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7,共5页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款化学实验现象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理念兼顾部分和整体、性能和效率。主要开发流程包括评价标准制定、数据集构建、系统总体设计、核心算法开发、系统应用、系统评价与升级等步骤。以“酸碱滴定实验”为例介...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款化学实验现象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理念兼顾部分和整体、性能和效率。主要开发流程包括评价标准制定、数据集构建、系统总体设计、核心算法开发、系统应用、系统评价与升级等步骤。以“酸碱滴定实验”为例介绍系统的使用方法,显示出系统具有评价及时化、结果精准化、反馈个性化等优势,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实验现象评价与反馈系统 评价与反馈 软件开发 酸碱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翔 陈健尔 +6 位作者 张辉煌 吴嘉宁 郑艳军 龚怡辰 舒馨馨 张越 梁子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68,共6页
脑卒中是当前世界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约60%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脑卒中之后会有上肢功能障碍[1]。由于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脑机接口系统成为了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脑机接口系统是一种可以记录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脑卒中是当前世界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约60%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脑卒中之后会有上肢功能障碍[1]。由于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脑机接口系统成为了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脑机接口系统是一种可以记录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并将其转换为可替代、恢复、增强,补充或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自然输出的人工输出的系统[2]。脑机接口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捕捉并转换(解码)大脑信号同时生成高精度的命令,以在患者的真实环境中控制机器人手臂/腿或轮椅等外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臂 脑机接口 外部设备 人工智能 康复训练机器人 中枢神经系统 真实环境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8
13
作者 侯增广 赵新刚 +2 位作者 程龙 王启宁 王卫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5-1779,共15页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养老、失能辅助和康复问题提供部分技术手段.康复机器人与智能辅助系统涉及医学、信息、机械、电子、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与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从"康复机器人及多种康复训练模式"、"智能辅助系统与生机电技术"、"康复与辅助相关的多模态传感与控制方法"、"外骨骼和可穿戴系统、智能假肢与人机安全性"等方面介绍和讨论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问题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智能辅助系统 外骨骼 可穿戴系统 智能假肢 康复训练 多模态传感 人机交互 生机电技术 人机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的智能图像检索系统中反馈信息Agent的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跃祥 蔡自兴 +2 位作者 孙国荣 李梅毅 蒙祖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0-12,共3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利用检索中的反馈信息来提高系统的检索能力,给出了智能检索的初步模型,设计了反馈信息Agent的基本结构,并给出了反馈信息Agent的操作语义,为实现图像的智能检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智能图像检索系统 反馈信息 AGENT 设计 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 图像数据库 计算机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信息反馈系统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卫东 李琦 康洪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831,共3页
随着我国超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地实现。而智能电网的实现,也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收集、整合、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的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离不开先... 随着我国超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地实现。而智能电网的实现,也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收集、整合、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的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离不开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技术正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传输网络,信息处理中心等有机的处理环节,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电网 电力信息反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式智能人机交互增强与评估技术
16
作者 李世兴 周成宝 +2 位作者 李美玲 孙伟龙 李宇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6,共10页
针对智能系统人机交互多元化、自然化的交互使用需求,研究智能系统人机环要素分析与表征、智能人机交互反馈控制调节、多模态人机交互反馈控制效能量化评估等关键技术,结合特定作战环境开展试验验证,可提升智能系统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和... 针对智能系统人机交互多元化、自然化的交互使用需求,研究智能系统人机环要素分析与表征、智能人机交互反馈控制调节、多模态人机交互反馈控制效能量化评估等关键技术,结合特定作战环境开展试验验证,可提升智能系统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和交互效率,并减轻作战人员人机交互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人机交互 多模态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输出反馈H_∞包围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宗刚 谢广明 高溥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4,共9页
针对存在外部扰动的情形,研究了一类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围控制问题。在通讯拓扑弱连通且领航者组成的导出子图为平衡图的条件下,设计了一个含待定参数矩阵的分布式协议,通过定义合适的控制输入,将包围控制问题转化为鲁棒H∞控制问题... 针对存在外部扰动的情形,研究了一类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围控制问题。在通讯拓扑弱连通且领航者组成的导出子图为平衡图的条件下,设计了一个含待定参数矩阵的分布式协议,通过定义合适的控制输入,将包围控制问题转化为鲁棒H∞控制问题。然后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为工具,证明了当信息拓扑Laplacian矩阵非零特征值所对应的一组LMIs同时成立时,系统可解包围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包围控制 H∞控制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结构重频系统反馈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宗杰 闻邦椿 +1 位作者 王明伟 高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1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智能结构重频系统振动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为了解决重频子空间相对应的特征向量选取的敏感性问题 ,通过摄动分析得到与重频子空间相对应特征向量的线性组合并利用闭环系统特征值极点配置的方法得到重频系统的振动控制规... 提出了一种智能结构重频系统振动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为了解决重频子空间相对应的特征向量选取的敏感性问题 ,通过摄动分析得到与重频子空间相对应特征向量的线性组合并利用闭环系统特征值极点配置的方法得到重频系统的振动控制规律 ;在所设计的反馈控制力作用下 ,讨论了结构参数改变后对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控制 摄动 灵敏度 闭环系统 智能结构 重频系统 振动控制 结构参数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变换的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动态反馈均方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维 张志明 +2 位作者 刘和鑫 张明泉 孙富春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74-2485,共12页
研究了基于半马尔科夫(Markov)跳变的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的均方一致性控制问题.首先,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同时存在通信时滞和执行器故障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变换的动态反馈控制策略.其次,将实现领导-跟随多智... 研究了基于半马尔科夫(Markov)跳变的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的均方一致性控制问题.首先,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同时存在通信时滞和执行器故障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变换的动态反馈控制策略.其次,将实现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的均方一致性问题转化为多智能体误差系统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再次,设计动态反馈控制器,利用李亚谱诺夫(Lyapunov)函数抑制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解决由控制器未知增益矩阵产生的非线性问题.使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达到均方一致,并给出系统的H性能指标分析系统的鲁棒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变换设计的动态反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并且能够提高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Markov跳变系统 智能系统 动态反馈 线性变换 一致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馈系统参与高互动课堂的形式和特点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戴晓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基于新技术与最新学习科学的研究提出未来课堂的核心是互动,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是师生、生生之间,还包括人与技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高互动。这样的高互动课堂,将为师生提供一个充满技术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个性的泛在学习空间。目前,高... 基于新技术与最新学习科学的研究提出未来课堂的核心是互动,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是师生、生生之间,还包括人与技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高互动。这样的高互动课堂,将为师生提供一个充满技术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个性的泛在学习空间。目前,高互动课堂的创建主要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智能反馈系统,文章从智能反馈系统的结构和参与课堂的形式,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论述了这一系统参与下课堂中的互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馈系统 高互动课堂 技术架构 互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