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GA-PSO的双线隧道开挖地表沉降的智能反分析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庆梦 杨玉坤 +3 位作者 李越 李涛 王晓龙 李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0,M0007,共13页
为解决随机介质理论在双线隧道沉降研究中ΔA_(1)、ΔA_(2)(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断面收敛面积)和tanβ_(1)、tanβ_(2)(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主要影响角的正切值)取值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GA-PSO)的智能... 为解决随机介质理论在双线隧道沉降研究中ΔA_(1)、ΔA_(2)(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断面收敛面积)和tanβ_(1)、tanβ_(2)(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主要影响角的正切值)取值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GA-PSO)的智能位移反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在多维参数空间内获取初始样本,并采用实数编码和君主选择交叉策略对标准遗传算法(GA)进行改进,进而通过粒子群算法(PSO)对改进GA进化筛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进一步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保证高效地搜索最优参数。在北京地铁12号线西坝河站-三元桥站区间断面实例反分析中,比较计算值和实测值,获取合适参数取值,并对后续开挖的隧道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双线隧道多参数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对比计算沉降值和实测沉降值,发现其相对误差为1.36%~12.28%。同时,改进GA-PSO混合算法相较于单一改进GA、PSO算法精度有所提高。该研究结果扩大了随机介质理论的适用范围,丰富了双线隧道随机介质理论参数取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隧道 智能算法 随机介质理论 位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分析与智能优化的导叶式混流泵多工况优化
2
作者 丁征 袁建平 +3 位作者 陈颖俊 戴秋萍 陈松山 王梦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56,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混流泵的多工况优化,以一中比转数导叶式混流泵叶轮为研究对象,以反问题设计方法为基础,以轮毂及轮缘处载荷控制参数NC_(h),ND_(h),K_(h),NC_(s),ND_(s)和K_(s)为设计参数,以0.8 Q_(des)和1.1 Q_(des)(Q_(des)为设计流量)... 为进一步研究混流泵的多工况优化,以一中比转数导叶式混流泵叶轮为研究对象,以反问题设计方法为基础,以轮毂及轮缘处载荷控制参数NC_(h),ND_(h),K_(h),NC_(s),ND_(s)和K_(s)为设计参数,以0.8 Q_(des)和1.1 Q_(des)(Q_(des)为设计流量)处效率为优化目标,以1.0 Q_(des)处扬程为约束条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开展多工况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参数ND_(h),K_(h),NC_(s),ND_(s)和K_(s)对0.8 Q_(des)和1.1 Q_(des)工况处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在优化设计中应该被重点考虑;轮毂及轮缘处后加载有利于小流量工况下效率的提升,而两者前加载则有利于大流量工况下效率的提升;优化后模型在0.8 Q_(des),1.0 Q_(des)和1.1 Q_(des)处效率分别为82.32%,88.13%和86.50%,较原始模型分别提升了0.73%,0.99%和1.55%.内流分析表明,叶轮进口处二次流的改善及导叶内湍动强度的降低是优化后模型效率提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式混流泵 数值模拟 问题设计 参数分析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力学反分析及其集成智能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玮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4-116,120,共4页
通过对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数学、力学、信息及系统4种描述法的全面介绍,揭示了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本质。并通过反分析现状的概述及其智能化研究的说明,指出了目前反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岩土力学反分析研究的... 通过对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数学、力学、信息及系统4种描述法的全面介绍,揭示了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本质。并通过反分析现状的概述及其智能化研究的说明,指出了目前反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岩土力学反分析研究的集成智能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分析 人工智能 集成智能 数学描述法 信息描述法 力学描述法 系统描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研制费用/效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晓辉 王晓鸣 赵有守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56,共3页
给出了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的评价体系。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评价的层次 TOPSIS法。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解决智能雷战斗部研制费用估计问题 ,建立了灰色系统 GM模型。采用费效比值准... 给出了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的评价体系。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评价的层次 TOPSIS法。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解决智能雷战斗部研制费用估计问题 ,建立了灰色系统 GM模型。采用费效比值准则能较好地反映智能雷战斗部综合能力。通过实例计算可以看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雷战斗部 研制费用 效能分析 灰色系统 直升机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智能反演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新铭 郑恒祥 +1 位作者 刘宁 金栋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对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数学描述法的介绍 ,揭示了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本质 .重点介绍了反分析各类智能反演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分析 智能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正面反坦克智能雷场防线作战效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纪东 王志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8期322-324,331,共4页
在对集群坦克目标运动及智能雷场作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对宽正面智能雷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分折的线性解析模型进行了宽正面智能雷场防线作战效能分析的计算,最后对基于不同参数变化的雷场效能进行比较并得出了结论,... 在对集群坦克目标运动及智能雷场作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对宽正面智能雷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分折的线性解析模型进行了宽正面智能雷场防线作战效能分析的计算,最后对基于不同参数变化的雷场效能进行比较并得出了结论,结果可以为反坦克智能雷场的设计、优化及进一步进行作战效能分析提供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正面 坦克智能雷场 线性解析模型 作战效能分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CPPM的智能反分析方法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军祥 姜谙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114,共9页
地铁隧道围岩的非线性、非均质、不连续性等特点,难以给出准确的围岩力学参数。引入智能优化算法——差异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到反分析方法中,该算法在搜索成功率和计算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对初始值无要求、受控变量较... 地铁隧道围岩的非线性、非均质、不连续性等特点,难以给出准确的围岩力学参数。引入智能优化算法——差异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到反分析方法中,该算法在搜索成功率和计算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对初始值无要求、受控变量较少、收敛速度快、自适应性好等优点;最近点投射算法(Closest Point Projection Method,CPPM)是本构积分算法的一种,可避免预测应力漂移屈服面的现象,具有精确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迭代计算中使用Newton-Raphson法可获得近似平方的收敛速度。基于Drucker-Prager模型的最近点投射算法和差异进化算法原理,综合2个算法的优势,从优化算法的选择和调用的正算程序2个方面考虑,建立了弹塑性智能位移反分析DE-CPPM方法。采用C++语言自主开发了全套智能位移反分析程序,并将其应用于在建大连地铁1号线试验线路海事大学段隧道工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及程序的高精度性和实用性,为在建大连地铁隧道后期施工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差异进化算法 最近点投射算法(CPPM) DE-CPPM方法 智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反分析的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机窝施工方案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姜谙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2-1376,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三维数值模拟、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建立了清江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的智能反分析流程。按照上述流程,利用前6层开挖的现场监测信息对有关岩层的力学参数进行反分析,根据反分析的参数对后续的机窝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 采用正交设计、三维数值模拟、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建立了清江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的智能反分析流程。按照上述流程,利用前6层开挖的现场监测信息对有关岩层的力学参数进行反分析,根据反分析的参数对后续的机窝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方案优化。推荐的机窝施工方案采用槽挖方式,同时应用锚桩、软岩置换、锚喷支护等措施,兼顾了高边墙和机窝岩台的稳定性。优化结果对厂房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洞室群 支持向量机 智能分析 机窝施工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三维位移反分析法在浅埋偏压隧道中的应用
9
作者 万良勇 张雪峰 刘开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具有小样本、全局优化和泛化性能好的优点,且不存在过拟合的弊病.结合张石高速北口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将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隧道工程位移反分析,并采用遗传算法在样本训练阶...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具有小样本、全局优化和泛化性能好的优点,且不存在过拟合的弊病.结合张石高速北口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将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隧道工程位移反分析,并采用遗传算法在样本训练阶段自动搜索训练效果最优的SVM参数,建立起围岩力学和初始地应力参数与洞周位移的非线性SVM映射;然后,以遗传算法在围岩力学和初始地应力参数范围内,自动搜索能使SVM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最接近的参数组合,完成围岩力学和初始地应力参数的智能辨识.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智能位移反分析法能在监测数据有限的情况下,高精度地反演辨识围岩力学与初始地应力场参数,为围岩变形超前预报提供计算参数以指导施工,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智能分析 支持向量回归 遗传算法 直接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点(线)量测优化布置的地下工程区间智能反分析方法
10
作者 佘远国 王梦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31-335,共5页
地下工程反分析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区间分析用于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具有简单适用的优点,但区间运算结果易于扩张是其主要缺陷。为此,本文基于地下工程区间有限元优化反演模型,突破传统的反分析模式,综合利用参数的可辨识性及测... 地下工程反分析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区间分析用于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具有简单适用的优点,但区间运算结果易于扩张是其主要缺陷。为此,本文基于地下工程区间有限元优化反演模型,突破传统的反分析模式,综合利用参数的可辨识性及测点(线)布置优化原则、智能算法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测点(线)量测优化布置的地下工程区间智能反分析方法。圆形隧道算例的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区间智能分析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增量的高地应力下硐室群围岩蠕变参数的智能反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静 江权 +1 位作者 冯夏庭 胡嫣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6-1455,共10页
深部高地应力下硐室围岩蠕变力学参数不准已成为制约岩体工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发展的“瓶颈”问题,因而确定可靠的岩体蠕变参数服务于工程实际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为此提出基于位移增量敏感性分析的高地应力下硐室群围岩蠕变参数的智... 深部高地应力下硐室围岩蠕变力学参数不准已成为制约岩体工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发展的“瓶颈”问题,因而确定可靠的岩体蠕变参数服务于工程实际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为此提出基于位移增量敏感性分析的高地应力下硐室群围岩蠕变参数的智能反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描述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蠕变随时间破坏特征的分数阶微积分的蠕变本构模型,取较为典型的主硐室顶拱位移、拱肩位移和边墙位移作为表征围岩的特性指标,从参数敏感性分析着手,确定模型中对位移较为敏感的5个蠕变参数(瞬时剪切模量、黏性系数、黏弹性剪切模量、黏弹性系数、分数阶系数β),并遵循“大值原则”和“敏感性原则”提取位移增量数据,输入主厂房和主变室等不同位置的现场位移增量监测信息建立多数据融合的适应度函数,采用均匀设计方法构造各参数不同水平组合的学习样本和训练样本,通过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优化算法在解的全局空间进行搜索,确定反演蠕变参数值,最终通过灰色关联度和后验差法联合校核位移增量实测值与计算值。实例分析结果不仅表明智能优化算法获得的硐室围岩蠕变参数可靠性高,也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为深部高地应力大型硐室长期稳定性评价时参数确定提供一个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蠕变参数 智能分析 位移增量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全兴 李思韬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83,共6页
我国近期频发高科技窃电案件,常规反窃电手段难以查处。提出了一套基于采集系统的智能表反窃电管控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最后举例说明了具体应用。该方案采用线上定位,线下取证的方法,大幅提升高科技反窃电案件破获率... 我国近期频发高科技窃电案件,常规反窃电手段难以查处。提出了一套基于采集系统的智能表反窃电管控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最后举例说明了具体应用。该方案采用线上定位,线下取证的方法,大幅提升高科技反窃电案件破获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窃电 技术分析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隧道渗流反分析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春景 姜谙男 +3 位作者 王军祥 陈维 胡雪峰 刘义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8-905,共8页
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渗流场变化问题求解渗流参数,将围岩视为多孔连续介质,利用C++语言基于变分原理自主开发了有限元渗流计算SEEP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进化算法编制了相应的渗流参数反分析程序SBAP。结... 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渗流场变化问题求解渗流参数,将围岩视为多孔连续介质,利用C++语言基于变分原理自主开发了有限元渗流计算SEEP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进化算法编制了相应的渗流参数反分析程序SBAP。结合大连金州至普兰店区间隧道工程,利用单位距离隧洞涌水量和测点孔隙水压值对该工程不同地层的水平渗透系数和竖向渗透系数进行反演。将反演得到的参数带入到SEEP程序中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证明差异进化算法能较好的应用于渗流反分析当中,为类似地下工程渗流参数的确定和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进化 渗流 智能分析 渗透系数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对分析在不确定性智能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秀梅 赵克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35,共15页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智能决策是基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立统一思维的一类高级决策。文章综述集对分析在纯自然语言决策,自然语言与数学混合语言决策,区间数决策和直觉模糊决策,集对分析粗糙集决策,联系数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决策,赵森烽...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智能决策是基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立统一思维的一类高级决策。文章综述集对分析在纯自然语言决策,自然语言与数学混合语言决策,区间数决策和直觉模糊决策,集对分析粗糙集决策,联系数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决策,赵森烽-克勤概率的贝叶斯决策,偏联系数的决策和同异反综合集成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特点是把基于确定性的决策建模与不确定性系统分析相结合,把系统宏观层次的分析与微观层次的分析相结合,把两种或多种决策方法综合集成,根据不确定性的具体情况给出决策建议,因而是一种立足于全局的智能决策,并认为集对分析的不确定性智能决策过程,在本质上是把决策系统中的信息能转换成智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智能决策 纯自然语言智能决策 混合智能决策 区间数决策 偏联系数决策 同异集成决策 决策空间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拱坝多参数反演的智能优化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寇文状 康飞 梅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72,共4页
利用大坝的监测数据对大坝力学参数进行精确反演,对于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对此,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GTO)的拱坝参数反演模型。首先,采用RBF代理模型代替有限元模型,探讨材料参数与监测... 利用大坝的监测数据对大坝力学参数进行精确反演,对于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对此,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GTO)的拱坝参数反演模型。首先,采用RBF代理模型代替有限元模型,探讨材料参数与监测点位移响应之间的关系,RBF代理模型的采样数据由高效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技术生成;其次,采用GTO智能优化算法,使材料参数识别的目标函数最小。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RBF-GTO模型能够在降低计算成本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的混凝土特高拱坝参数反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网络 代理模型 位移分析 智能优化 特高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的同异反系统理论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6
作者 赵克勤 《智能系统学报》 2007年第5期20-35,共16页
把有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的系统定义为同异反系统,通过分析同关系、异关系、反关系的联系与转化研究同异反系统,由此形成同异反系统理论.把此理论用于智能的定义、知识创新、模式识别、同异反推理、智能管理、多Agent协同分析、同异... 把有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的系统定义为同异反系统,通过分析同关系、异关系、反关系的联系与转化研究同异反系统,由此形成同异反系统理论.把此理论用于智能的定义、知识创新、模式识别、同异反推理、智能管理、多Agent协同分析、同异反诗词创作,说明不同的人工智能问题可以抽象出同异反系统,也为不同人工智能问题中的同异反联系与转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同异系统 同异系统理论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窃查违 智能管控 台区智能管理单元精准画像
17
作者 李全勇 《农电管理》 2021年第9期67-68,共2页
窃电手段五花八门,导致线损居高不下,窃电行为给供电企业、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侵害守法用户权益。利用营销系统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反窃电诊断能力。应用反窃电监测终端、智能化反窃电现场作业和取证... 窃电手段五花八门,导致线损居高不下,窃电行为给供电企业、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侵害守法用户权益。利用营销系统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反窃电诊断能力。应用反窃电监测终端、智能化反窃电现场作业和取证设备,固化窃电证据,大大提升了反窃查违专项行动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窃电行为 供电企业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窃电 监测终端 智能管控 现场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卡攻击技术与安全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毛丰江 温希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396-2399,共4页
在智能卡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漏洞,对信息安全系统危害极大。首先对智能卡安全攻击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几种最新的智能卡攻击技术的原理与关键步骤。在此基础上,从软件、硬件和应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设计... 在智能卡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漏洞,对信息安全系统危害极大。首先对智能卡安全攻击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几种最新的智能卡攻击技术的原理与关键步骤。在此基础上,从软件、硬件和应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设计策略。最后指出智能卡安全策略的关键在于在降低安全威胁与增加安全成本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安全 攻击技术 措施 差分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研究(Ⅱ):参数反演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军祥 姜谙男 宋战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06-3614,共9页
海底隧道或近海富水区隧道围岩长期处于地下水环境中,围岩稳定性受渗流场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渗流场作用使得应力场、损伤场发生变化,而围岩应力场、损伤场的变化又对渗流场产生反作用,三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针对耦合模型中参数多、确... 海底隧道或近海富水区隧道围岩长期处于地下水环境中,围岩稳定性受渗流场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渗流场作用使得应力场、损伤场发生变化,而围岩应力场、损伤场的变化又对渗流场产生反作用,三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针对耦合模型中参数多、确定难度大的问题,进行耦合模型中损伤参数的反演。采用基于岩石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和智能位移反分析程序,对大连地铁海事大学试验线路过河段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根据现场监测位移采用耦合模型进行损伤参数反演,其中耦合计算中采用应力场与渗流场分别迭代求解的间接耦合方法进行有限元计算,利用反演的参数对隧道围岩应力场、渗流场、损伤场分布规律及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位移反分析法得到的围岩力学参数进行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围岩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进而可以预测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判断围岩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数值计算可知,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对近海隧道的围岩变形有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围岩的应力、位移,从围岩-支护结构共同作用原理考虑,进行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是应该考虑三场耦合效应的,计算结果可以指导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为近海富水区隧道开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富水区隧道 围岩稳定性 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 智能分析 程序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子弹对声目标CACEMD-VDAKF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亚雷 顾晓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8-755,共8页
为了研究智能反坦克子弹药(BAT)对声目标机动检测与跟踪的问题,推导了适合智能子弹药系统的MUSIC估计算法,并计算了声信号的空间方位谱及功率谱,提出了一种针对信号几何窗口的变量——当前平均改变能量(current average change energy,C... 为了研究智能反坦克子弹药(BAT)对声目标机动检测与跟踪的问题,推导了适合智能子弹药系统的MUSIC估计算法,并计算了声信号的空间方位谱及功率谱,提出了一种针对信号几何窗口的变量——当前平均改变能量(current average change energy,CACE),利用该变量推导了基于当前平均改变能量的机动检测算法,将此算法与机动目标跟踪变维自适应Kalm an滤波模型相结合,得到了基于当前平均改变能量的机动检测与变维自适应Kalm an滤波算法(CACEMD-VDAKF);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计算了目标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空间功率谱和方位谱,证实了该算法对声信号处理的可行性,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CACEMD-VDAKF算法对二维声目标跟踪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检测 正交多尺度小波分析理论 MUSIC估计算法 当前平均改变能量 智能坦克子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