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推演·生成·仿真: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俊宴 盛华星 +3 位作者 史北祥 崔澳 孙昊成 马巍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3,94,共10页
在新一代多模态、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人机交互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正孕育着大量新的发展可能。本文在第四代城市设计范式内,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混合现实为核心的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感知—推演—生成—仿... 在新一代多模态、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人机交互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正孕育着大量新的发展可能。本文在第四代城市设计范式内,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混合现实为核心的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感知—推演—生成—仿真”的探索,感知包括街景、人群行为和城市意象等的采集感知;推演涉及发展需求、格局结构和形态等的预判决策;生成包括设施布局、三维场景等的生成与优化;仿真包括空间模型、人体舒适度和行为活动的交互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中央路城市设计案例,展现智能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革新尝试,为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和人本性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城市设计 人工智能 智能感知 智能推演 智能生成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城市的数字美学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新桥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城市数字美学的构成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从城市时代性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智能化城市数字美学的基本特征,从智能化城市的城市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对其审美对象、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规律进行分析。结论研究智能化城市的数... 目的探讨智能化城市数字美学的构成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从城市时代性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智能化城市数字美学的基本特征,从智能化城市的城市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对其审美对象、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规律进行分析。结论研究智能化城市的数字美学,要将美学观念与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以感性指导来调整实践操作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理性构建来完善智能化城市进程预期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美学 智能化城市 美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3
作者 沈静 林承憓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8-1181,共14页
智能化能够提高城市社会经济效率,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智能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从理论上分析了智能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0年中国... 智能化能够提高城市社会经济效率,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智能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从理论上分析了智能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了城市智能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再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智能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化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劳动力技能结构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研究发现智能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即智能化对东部和中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但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劳动力技能结构在东部和中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劳动力技能结构在西部城市没有起到中介作用。本文提出应当继续推进中国城市智能化建设并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升,强化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智能化 城市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效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能化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资本配置效率视角
4
作者 武佳慧 张武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1-164,共4页
文章选取2012-2022年我国1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测算体系,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市智能化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城市智能化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够... 文章选取2012-2022年我国1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测算体系,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市智能化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城市智能化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城市智能化不仅能够直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能够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助推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技术研发、做好平台搭建、加强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城市智能化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智能化 资本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流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心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鹏 夏斌 杨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目前,城市智能化发展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且已成为研究城市问题的热点,许多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付诸实践。然而,针对我国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城市类型的专项评价研究更少。城市规模、... 目前,城市智能化发展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且已成为研究城市问题的热点,许多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付诸实践。然而,针对我国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城市类型的专项评价研究更少。城市规模、定位、特点和发展阶段不同,其智能化发展模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也会有所不同。在分析城市智能化发展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包含城市智能发展支撑能力、智能发展现状水平和智能发展核心动力三大系统的国家中心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丰富城市智能化发展理论体系,提高城市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智能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智能化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能化与低碳创新的双螺旋联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亮 任立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5,共6页
智能化与低碳创新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智能化为低碳产业提供了创新环境和信息保障,低碳创新又成为城市智能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动力源泉,二者互相促进、互为支撑,形成了双螺旋联动发展模式。以天津市为例,具体说明了城市... 智能化与低碳创新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智能化为低碳产业提供了创新环境和信息保障,低碳创新又成为城市智能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动力源泉,二者互相促进、互为支撑,形成了双螺旋联动发展模式。以天津市为例,具体说明了城市智能化与低碳产业创新的联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智能化 低碳创新 双螺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能化发展及其形象传播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吕尚彬 刘奕夫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5,共5页
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体持续不断地推进城市进化,提升城市的智慧发展水准,催生智能城市的诞生。城市智能化发展要经历数字化(自我量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四个阶段。正是在这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城... 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体持续不断地推进城市进化,提升城市的智慧发展水准,催生智能城市的诞生。城市智能化发展要经历数字化(自我量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四个阶段。正是在这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城市智能化不断改变城市的发展形态方式与水准;而在城市形象传播的层面,城市智能化持续优化城市实体形象的表达与传播,优化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优化城市形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智能化 城市发展 城市形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能化、居民劳动供给与包容性就业——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成明 王霄 李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9,共19页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集中在企业劳动需求层面,较少着眼于居民劳动供给,更鲜有关注城市智能化对居民劳动参与的总体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4年国家智慧城...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集中在企业劳动需求层面,较少着眼于居民劳动供给,更鲜有关注城市智能化对居民劳动参与的总体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4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城市智能化对居民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智能化提高了居民的劳动参与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城市智能化对居民劳动参与具有“推拉效应”。一方面,城市智能化提升了居民对互联网信息的应用程度,产生了信息约束放松效应,推动居民劳动参与;另一方面,城市智能化促进了产业智能化转型,拉动居民劳动参与。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智能化对年龄较大、多个孩子、收入较低、技能较低、农业户籍个体的劳动参与率影响较大,城市智能化驱动下就业更具包容性。同时,城市智能化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因此,要充分发挥城市智能化转型的“稳就业”作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智能化 劳动供给 劳动参与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 包容性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技术》2016年“城市电网智能化”专题征稿
9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57-4157,共1页
为促进城市电网的智能化,《高电压技术》(EI核心期刊)特邀天津大学王成山教授作为专题特约主编组稿出版“城市电网智能化”专题(拟于2016年第7期(2016年7月)出版)。诚邀从事城市电网智能化的研究者投稿。
关键词 《高电压技术》 2016年 "城市电网智能化" 专题征稿 作者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城市智能化发展中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10
作者 吴文 《农电管理》 2020年第2期7-7,共1页
报载: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2019年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服务城市智能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报载: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2019年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服务城市智能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国家电网 能源安全 电力物联网 战略目标 城市智能化 发展趋势 世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系统模型的广州国土空间智慧化推演
11
作者 邓毛颖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65,共11页
“多规合一”的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对规划监测评估和趋势研判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广州这一超大城市为例,选取土地利用变化、人口规模时空分布、城市通勤和职住平衡这三个对超大城市复杂巨系统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多规合一”的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对规划监测评估和趋势研判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广州这一超大城市为例,选取土地利用变化、人口规模时空分布、城市通勤和职住平衡这三个对超大城市复杂巨系统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在开展现状发展全面研判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数据和规划约束,引入城市复杂系统模型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智能化推演预测,预判广州市建设用地整体增长规模和开发强度、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绿色出行比例指标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项量化目标的契合度,并据此对未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提出策略建议。研究可实现对广州未来空间发展态势预判和图景推演,提前发现城市运行潜在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实现“未病先治”,助力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和城市精准治理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融合 智能化城市复杂系统模型CitySPS 国土空间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军 朱可 钱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低资源禀赋城市、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抑制高资源禀赋、高数字经济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对非智慧城市的作用则不明显。因此,应基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深度挖掘数字经济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城市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