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移动通信基站双极化智能天线扇区功率比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束咸荣
董玉良
王华
-
机构
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
文摘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广播波束要求,构建了基站双极化智能天线阵的空间三维方向图函数。由此,计算了工作频段内基站天线不同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宽度、不同前后比、不同垂直面电下倾和机械下倾角时,基站天线的扇区功率比和增益。结果表明,基站天线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宽度和前后比是影响扇区功率比的决定因素;基站天线垂直面机械下倾的扇区功率比优于电下倾的扇区功率比。
-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基站智能天线
扇区功率比
三维辐射方向图
-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mart antenna of base station, SPR, 3-D radiation pattern
-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6
- 2
-
-
作者
胡鹏飞
朱乃璇
江道灼
鞠平
梁一桥
吴彬锋
-
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716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21E070004)。
-
文摘
通过以智能软开关、能量路由器和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设备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更好地适应多元源-储-荷设备的接入,将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演进趋势。从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的概念阐述入手,详细介绍其核心柔性互联设备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和故障自愈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难点,并对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和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关键词
柔性配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
智能软开关
能量路由器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
Keywords
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soft open point
energy router
smart power/information exchange station
-
分类号
TM76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构想、关键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28
- 3
-
-
作者
江道灼
徐宁
江崇熙
胡列翔
朱炳铨
-
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11DS15002W)~~
-
文摘
传统拓扑结构的配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而微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未来分布式有源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将“源网荷储”规范化配置的分布式微网群通过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以蜂巢状结构组合成网,实现微网的区域自治和相互间的广域互联;在对比其他变形拓扑的基础上,认为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未来智能配电网优选拓扑结构。对所提拓扑的实现方式和关键技术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分层控制的通信机制、基站的经济运营模型和微网的经济调度模型。与现有配电网方案对比分析后,认为所提拓扑具有网络架构坚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强、配电方式灵活和支持电力市场交易等优点。最后,分析了该新型配电网拓扑在经济性和技术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
新型拓扑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微网(微电网)
关键技术
-
Keywords
honeycomb-shap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novel topology
smart power/information exchange station(SPIESS)
microgrid
key technology
-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