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
1
作者 李娇 刘建丽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27,共18页
智能制造天然携带一般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在应用到制造领域时,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验和验证,在实施和产生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异质性。现有研究关注的问题是智能制造是否会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继... 智能制造天然携带一般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在应用到制造领域时,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验和验证,在实施和产生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异质性。现有研究关注的问题是智能制造是否会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继而产生了生产率之争,但真正的问题是智能制造什么时候提高哪些企业的创新效率,即智能制造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整体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从生命周期来看,智能制造对成熟期企业具有正向影响,但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无影响;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创新意愿、研发能力和组织特征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智能制造提高成熟期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效率,对其他类别或阶段的企业无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智能制造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强化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发展智能制造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创新效率 生命周期理论 制造 知识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炜 张玉滢 +1 位作者 刘勇 张瑞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5,共13页
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防范其潜在风险,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旨在通过对技术要素与主体要素的治理协同,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分为... 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防范其潜在风险,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旨在通过对技术要素与主体要素的治理协同,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分为技术安全风险、社会伦理与法律风险、信息传播风险三类,并理清这些风险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具体表现;其次,从数据资源、算力资源、算法模型三个方面分析治理的技术要素,并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分析治理的主体要素;再次,基于各阶段的风险表现以及技术与主体要素的分析,构建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最后,依托治理框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虚假信息传播案例和国家监管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展示了该框架的实际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术治理 主体治理 治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如何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要素投入成本与结构的视角
3
作者 王玉燕 唐辰新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92,共1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文基于GML-SBM模型和SBM-DDF模型测算了2012—2022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碳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和应用两个方面探究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和渠道。结果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文基于GML-SBM模型和SBM-DDF模型测算了2012—2022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碳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和应用两个方面探究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和渠道。结果发现,智能制造能显著提高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且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驱动力;智能制造主要通过要素成本和要素结构渠道,即降低资本、劳动使用成本和促进资本深化、提高资本产出效率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对年轻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处在竞争程度较高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地区及工业基地的企业,智能制造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果为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策启示,对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要素成本 要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与新质生产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4
作者 王文 孙迎雪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51,共18页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制造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制造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层面详细考察智能制造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提高了新质生产力水平。影响机制方面,智能制造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两业融合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资产规模、企业所在行业的属性以及所在地区智能化发展水平、创新环境等因素对智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有较大影响。为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效应,需构建完备的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优化创新服务生态,并实施分类指导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工业机器人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特色专栏“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征稿启事
5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郑岳久,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动力与储能锂电池系统成组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以及省部级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7项及国外专利4项,转让专利11... 郑岳久,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动力与储能锂电池系统成组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以及省部级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7项及国外专利4项,转让专利11项,授权专利使用许可3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引用7000多次。入选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东方英才青年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获省部级发明奖一等奖2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市教委 智能管理 国外专利 SCI论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政策、产业链生态构建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洋 左宇晓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90,共17页
以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逐渐成为中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智造强国的“破局之棋”。本文使用2010—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测度政府智能制造政策强度,考察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并在产业链生态构... 以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逐渐成为中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智造强国的“破局之棋”。本文使用2010—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测度政府智能制造政策强度,考察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并在产业链生态构建背景下系统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政策提升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优化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链溢出—增强产业链韧性路径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生态构建,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智能制造供给与支撑能力、来自非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政策以及管理型政策,智能制造创新与应用能力、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政策以及技术型政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制造业充分应对剧烈技术变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制造要素生产率 产业链生态构建 产业政策 技术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云制造服务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7
作者 易树平 刘觅 温沛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1-883,共13页
为全面呈现云制造服务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梳理了云制造服务的研究脉络。结合产品全生命周期和质量环的概念,运用服务科学的理念,从服务的角度阐述了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定义及内涵,并将其分为生成... 为全面呈现云制造服务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梳理了云制造服务的研究脉络。结合产品全生命周期和质量环的概念,运用服务科学的理念,从服务的角度阐述了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定义及内涵,并将其分为生成、平台使用、执行与监控、评价、淘汰与升级五个阶段。综述了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指出云制造服务今后可能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制造 制造服务 生命周期 质量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新的管理理念——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被引量:33
8
作者 周康渠 徐宗俊 郭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43-1346,共4页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调和优化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讨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分析了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调和优化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讨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分析了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在对国内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应用现状简析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管理理念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策略 被引量:15
9
作者 陶永 李秋实 赵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64,共7页
本文阐述了绿色制造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绿色制造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介绍了中国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基础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围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加强绿色制造的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并从绿色制造理念、核心... 本文阐述了绿色制造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绿色制造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介绍了中国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基础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围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加强绿色制造的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并从绿色制造理念、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绿色制造工程体系、典型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制造 生命周期 发展趋势 发展思路 重点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纯电动微型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旭 刘成荫 +4 位作者 姜禹彤 王贺武 邹岱江 钟锐恒 戴锋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回答中国语境下纯电动微型车能够减碳多少,建立了针对中国语境下的纯电动微型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估模型。基于一组1030车·天的纯电动微型车的典型出行数据,使用了与交通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及能耗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 为回答中国语境下纯电动微型车能够减碳多少,建立了针对中国语境下的纯电动微型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估模型。基于一组1030车·天的纯电动微型车的典型出行数据,使用了与交通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及能耗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GREET,该模型包括:制造环节(CTG)、能源周期(WTW)和回收环节(GTC)。结果表明:中国内地纯电动微型车的日均出行里程37.2 km,73.1%的日出行里程低于50.0 km;在2021年平均电网、采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的条件下,纯电动微型车全生命周期CO_(2)当量碳排放为26.8 t,比同级别内燃机汽车低约33%。其中的72%的排放来自纯电动微型车WTW环节,其CO_(2)当量碳排放为19.3 t。电网清洁化程度的提升和动力电池回收比例的增加,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纯电动微型车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微型车 生命周期碳排放 出行特征 GREET模型 制造环节(CTG) 能源周期(WTW) 回收环节(G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环境下制造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照兰 张永亮 仲梁维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提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运用Apache系统的Tomcat服务器和SQL server2008软件作为程序开发平台,采用规范的B/S(Browser/Server)架构及Java语言开发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全生命... 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提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运用Apache系统的Tomcat服务器和SQL server2008软件作为程序开发平台,采用规范的B/S(Browser/Server)架构及Java语言开发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的思想、管理模式及系统总体功能,同时介绍了开发系统的重要手段。企业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减少企业资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设备更趋于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管理系统 B S模式 制造执行系统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IED即插即用技术 被引量:16
12
作者 申泉 赵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167,172,共7页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以及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特点,提出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IED即插即用技术。该技术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虚端子描述的信号匹配方式,在调试阶段采用基于标准化虚端子定义...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以及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特点,提出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IED即插即用技术。该技术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虚端子描述的信号匹配方式,在调试阶段采用基于标准化虚端子定义和顺序的通信方式,在运行维护阶段采用管理服务器管理备用智能电子设备和运行智能电子设备。通过所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智能设备 即插即用 生命周期 虚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被引量:50
13
作者 张沛超 姜健宁 +1 位作者 杨漪俊 刘韶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89,131,共6页
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记录了与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相关的关键配置信息。针对SCD文件的管控难题,文中对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和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近期开展的试验,分析了智能... 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记录了与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相关的关键配置信息。针对SCD文件的管控难题,文中对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和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近期开展的试验,分析了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管理的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由SCD文件版本管理、变更控制和在线监视等环节构成的管控过程,提出基于角色的SCD文件安全访问控制和实现在线监视的3种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 生命周期管理 版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扣分法和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的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孟明 舒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88-93,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系统稀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一种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模型,其中包含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缺陷扣分法。利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层次模型,并给出各层次评价指标,然... 针对目前国内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系统稀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一种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模型,其中包含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缺陷扣分法。利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层次模型,并给出各层次评价指标,然后基于缺陷扣分法为各层次指标打分,利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加权得到智能电能表质量综合评价。并以某厂商单相智能电能表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生命周期 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 缺陷扣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制造信息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舒启林 王成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74-777,共4页
为了定义和表达产品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并且建立及维护数据之间的联系, 将产品全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加工制造、服务支持.按照所划分的阶段,提出了将存储于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所有相关产品数据... 为了定义和表达产品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并且建立及维护数据之间的联系, 将产品全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加工制造、服务支持.按照所划分的阶段,提出了将存储于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所有相关产品数据和文档通过逻辑映射成产品需求模型、概念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制造模型和服务支持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点构建了产品制造阶段的模型,包括零件工艺信息模型、产品装配信息模型和企业工艺资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生命周期 体系框架 制造信息模型 工艺信息模型 装配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再制造性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玲 孔银响 +1 位作者 吴保华 陈家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6-268,共3页
再制造性评估是机械产品再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评估应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的再制造性评估,废旧零件的可再制造性评估,以及再制造后零件的性能评估。首先建立了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再制造性综合评... 再制造性评估是机械产品再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评估应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的再制造性评估,废旧零件的可再制造性评估,以及再制造后零件的性能评估。首先建立了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再制造性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分别构建了设计阶段对零件进行的再制造特性评估模型,和对服役后废旧零件的可再制造性(进行)评估模型。最终通过某型号装载机的废旧销轴为实例,验证了其再制造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评估模型 生命周期 销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平台及其服务主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安刚 徐英辉 +2 位作者 尚怀嬴 刘岩 张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183,共7页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离不开“互联网+”的构建,文章介绍了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云服务平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提出了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应用场景的规划原则,分析了监管机构、电力公司、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在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离不开“互联网+”的构建,文章介绍了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云服务平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提出了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应用场景的规划原则,分析了监管机构、电力公司、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在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现状与痛点,并根据规划原则,设计和研究了针对这些现状与痛点的应用场景,包括应用场景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框架,为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生命周期管理 云平台 应用场景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驱动的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坤 黄元库 +4 位作者 梁策 张银选 赵旭 张海钉 马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8,共10页
针对隧道工程各阶段信息共享渠道不畅、业务应用相互脱节、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开展隧道空天地一体化勘察设计、智能建造精细化管控、数字化验收与养护关键技术研究与流程设计,构建涵盖感知层、数据层、应... 针对隧道工程各阶段信息共享渠道不畅、业务应用相互脱节、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开展隧道空天地一体化勘察设计、智能建造精细化管控、数字化验收与养护关键技术研究与流程设计,构建涵盖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示层的勘察-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架构,辅以标准统一、数据流通、数据质量安全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信息无损流转与互通共享体系,全面提升隧道工程智能化建造与运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隧道工程 数字孪生 生命周期 BIM 数据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色制造的机床全生命周期开发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育秦 王培霞 阎献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7-19,共3页
机床全生命周期的开发是一种在机床设计阶段就考虑机床整个生命周期内价值的设计方法。它包括机床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应的环境描述以及机床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描述。介绍全生命周期工程设计的主要领域及新型可重组机床的研究现状 ,并阐... 机床全生命周期的开发是一种在机床设计阶段就考虑机床整个生命周期内价值的设计方法。它包括机床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应的环境描述以及机床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描述。介绍全生命周期工程设计的主要领域及新型可重组机床的研究现状 ,并阐述我国在现代机床设计中引入全生命周期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机床设计 可重组机床 绿色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端液压缸离散制造的PLM/ERP/MES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红涛 张伟 张雁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及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云制造等新型技术进行信息化转型是高端制造业实现产能突破和提质增效的关键。然而,高端液压缸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的离散制造模式带来的图纸工艺数据庞大... 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及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云制造等新型技术进行信息化转型是高端制造业实现产能突破和提质增效的关键。然而,高端液压缸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的离散制造模式带来的图纸工艺数据庞大复杂、信息传递不畅以及生产繁复耗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以高端液压缸的离散制造为核心构建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它包含4个关键信息化技术:集成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以及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SCADA),最后介绍了成功应用于某公司的部分核心技术模块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液压缸 离散制造 生命周期管控平台 工业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