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网联汽车在智慧交通系统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汪亚芳 姜科楠 孙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79-82,共4页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ICVs)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车载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实时交通数据采集、路况预测、智能信号控制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文通...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ICVs)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车载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实时交通数据采集、路况预测、智能信号控制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文通过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在智慧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阐述其在提升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优化道路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潜力。同时,还对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数据安全、标准化问题、技术融合和政策支持等是制约智能网联汽车在智慧交通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以实现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未来交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智慧交通系统 自动驾驶 车联网(V2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年龄的无人机辅助智能交通系统计算卸载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钟伟锋 黄旭民 +1 位作者 康嘉文 谢胜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4-943,共10页
该文考虑无人机(UAV)交通监测与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结合的智能交通系统。为了保障系统中数据时效性并且降低系统能耗,提出计及信息年龄(AoI)的UAV计算卸载优化方法。首先,建立UAV辅助的MEC系统模型,允许MEC服务器缓存常用的应用程序... 该文考虑无人机(UAV)交通监测与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结合的智能交通系统。为了保障系统中数据时效性并且降低系统能耗,提出计及信息年龄(AoI)的UAV计算卸载优化方法。首先,建立UAV辅助的MEC系统模型,允许MEC服务器缓存常用的应用程序并为UAV提供计算卸载,以支持UAV执行交通监测任务。通过联合优化UAV任务卸载决策、UAV上下行通信带宽分配以及被卸载任务的计算资源分配,最小化所有UAV与MEC服务器的总能耗,同时满足AoI与资源容量等约束条件。其次,系统能耗最小化问题是混合整数非凸优化问题,因此采用离散化和线性化手段,快速获得问题的近似最优解,并设计离散点生成算法来调节近似误差。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对于大型的非凸问题,所提方法也能够快速得到近似最优解,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任务场景中满足AoI等约束条件,最大限度降低系统能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智能交通系统 无人机 信息年龄 能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脱钩关系及时空格局演化
3
作者 白洋 李亚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厘清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依托快速交通建设布局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快速交通系统和旅游生态效... 厘清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依托快速交通建设布局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快速交通系统和旅游生态效率的综合发展水平,采用Tapio脱钩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揭示二者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与状态转移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中国快速交通系统发展水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旅游生态效率则波动下降。(2)研究期内,省域和区域层次的脱钩关系均以强负脱钩为主。(3)省域主流脱钩关系呈现多种脱钩类型交替嬗变的时序演化特征,存在连接状态覆盖范围逐渐压缩、脱钩北上和负脱钩南下的空间转移趋向。(4)省域脱钩状态主要发生向“上”转移,负脱钩关系的稳定性最强且存在空间集聚倾向,不同脱钩状态的邻域对省域脱钩状态转移存在明显异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通系统 旅游生态效率 脱钩关系 马尔科夫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系统布局实验教学设计
4
作者 赵航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40,共8页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延伸探索。通过加强多层面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与交通规划实践问题实验动手操作的关联,强化了学生对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了研究探索的创新能力,为高校面向地理类城乡规划方向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布局 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 山地城市 仿真实验 时空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交通系统协同运行的建模、求解与应用评述
5
作者 吕思 陈胜 +2 位作者 卫志农 孙国强 臧海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5,共15页
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日益提升显著增强了城市交通网与配电网的耦合程度,促成电力-交通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将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效益、促进多方共赢。电力-交通系统协同优化运行逐步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热度逐年提升。围绕该领域在模型层面... 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日益提升显著增强了城市交通网与配电网的耦合程度,促成电力-交通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将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效益、促进多方共赢。电力-交通系统协同优化运行逐步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热度逐年提升。围绕该领域在模型层面和应用层面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如何延拓基础模型以满足多元建模需求、如何实现对协同运行模型的高效求解、如何促成电力-交通系统多主体协同共赢、如何调控电力-交通系统中的灵活性资源,文中从模型构建、模型求解、多主体协同模式和调控手段4个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从模型精细化、求解轻量化、场景多元化、协同可行化4个方面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电网 交通系统 电动汽车 协同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HFCV加氢不确定性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
6
作者 仝子涵 任洲洋 +2 位作者 吴建中 李晨 温紫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针对难以综合处理电-氢-交通系统中多重不确定性和多主体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加氢不确定性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策略。首先,构建配电网运营商、制氢加氢站(HPRS)运营商和HFCV用户之间的能量和利益交... 针对难以综合处理电-氢-交通系统中多重不确定性和多主体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加氢不确定性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策略。首先,构建配电网运营商、制氢加氢站(HPRS)运营商和HFCV用户之间的能量和利益交互机制及博弈框架。其次,考虑实时交通路网车流量,提出一种HFCV用户出行及加氢行为的精细化建模方法,基于Wasserstein距离建立HFCV加氢负荷不确定性模型。然后,在配电网运营商、HPRS运营商和HFCV用户三主体间构建以各主体利益最大为目标的双层主从博弈分布鲁棒运行模型,并利用对偶原理和Slater条件转化求解。最后,采用IEEE 69节点配电网与TN 25节点交通网组成的耦合系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汽车 电-氢-交通系统 不确定性 多主体博弈 分布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隐私保护性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淑芬 戈鹏 +2 位作者 董润园 刘琦 刘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6-3045,共10页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ITS)中车载用户出行信息容易被非法盗用、交通系统云端服务器存储的交通数据被恶意用户非法滥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ABSE)方案,该方案具有隐私保护、密钥聚合和轻量计算等功能。该方案在密钥生...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ITS)中车载用户出行信息容易被非法盗用、交通系统云端服务器存储的交通数据被恶意用户非法滥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ABSE)方案,该方案具有隐私保护、密钥聚合和轻量计算等功能。该方案在密钥生成阶段、访问控制阶段和部分解密阶段实现了全隐私保护;将搜索关键字嵌入到访问结构中,在实现部分策略隐藏的同时保证了关键字安全;通过密钥聚合技术,将所有满足搜索条件和访问策略的文件标识聚合成一个聚合密钥,减轻用户的密钥存储负担,保障文件密钥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数据安全。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隐藏访问结构安全、关键字密文不可区分安全和陷门不可区分安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显示所提方案在通信和计算方面的开销是高效且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隐私保护 属性基可搜索加密 密钥聚合 策略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评《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欣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3-I0003,共1页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实现城市交通网络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为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居民...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实现城市交通网络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为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构建更加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参考由鲁道夫·I.梅内盖特、罗布森·E.德·格兰德、安东尼奥·A.F.洛雷罗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系统》一书,分析现有智能交通技术在解决智慧城市交通问题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城市更快、更好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业出版社 智能交通技术 计算机处理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 安东尼奥 城市交通网络 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特性及韧性提升策略
9
作者 汤洪霞 郑静萱 +2 位作者 李梦笛 王菲 邵志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1,共8页
极端恶劣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抵御灾害的能力及运营安全水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2004—2023年间因暴雨造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事故,并提取事故中... 极端恶劣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抵御灾害的能力及运营安全水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2004—2023年间因暴雨造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事故,并提取事故中的暴雨风险因子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模型;然后,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计算网络静态拓扑特征指标,对节点及其计算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关键风险因子,并结合蓄意攻击失效原理对关键风险因子分别从单个节点失效与节点连续失效角度进行动态模拟仿真,探析关键风险因子失效对整个网络的影响程度;最后,以青岛地铁13号线“7·23”井冈山路地铁站浸水事件为例,分析事故中的风险传播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韧性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地铁站浸水、列车停运、积水、排水系统故障和强降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的影响显著,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暴雨风险演化网络中风险的传播效率,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暴雨灾害 风险链 复杂网络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小毅 何鸿杰 刘明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各类场景,在后台数据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易于理解、分层递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通过广州市研究案例的校验和应用,协调性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城镇边界确定、城市总体及重要片区体检、城市更新与改造等不同尺度的规划实践,能丰富评价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互动的技术工具,为交通专项规划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交通系统 协调性 节点场所模型 后台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电动磁浮技术完善交通系统产业链
11
作者 汪忠海 ZHANG Liman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172,共2页
超导电动磁浮技术是地面高速及超高速交通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它具有高效便捷、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智能舒适等优势,适用于地面线、隧道线以及低真空管道等多种应用场景。因此,超导电动磁浮技术被认为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制高... 超导电动磁浮技术是地面高速及超高速交通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它具有高效便捷、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智能舒适等优势,适用于地面线、隧道线以及低真空管道等多种应用场景。因此,超导电动磁浮技术被认为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制高点”之一。超导电动磁浮交通系统是未来我国构建超大城市、发达经济圈之间快速运输通道的重要选择,也能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重要战略选择 经济圈 超大城市 交通系统 真空管道 运输通道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韧性评估
12
作者 鞠艳妮 刘旭 +1 位作者 韩珣 李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1-2350,共10页
为提高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Spatial Network in urban agglomerati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NMTS)故障情况下的韧性,研究了SNMTS的多层相依特征和不同模式网络耦合特征,定义并分析了故障情况下SNMTS的吸收能力... 为提高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Spatial Network in urban agglomerati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NMTS)故障情况下的韧性,研究了SNMTS的多层相依特征和不同模式网络耦合特征,定义并分析了故障情况下SNMTS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结合熵权法提出了SNMTS韧性评估模型。以成渝双城经济圈SNMTS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NMTS多模式一体化网络空间稳定性强,但尚未形成协调发展态势;对SNMTS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影响最大的5个节点均为相依节点。成都东站在三大韧性特征方面受故障的影响均最大,一旦成都东站发生故障,SNMTS韧性值下降到0.188,达到最低;对SNMTS韧性影响最大的10个节点都是相依节点,并且位于成都和重庆的节点占60%。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SNMTS韧性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 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 韧性评估 韧性特征 空间网络特性 多层相依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型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与评估体系探讨
13
作者 从建力 蔡德钩 +2 位作者 杨飞 杨田 钱坤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96,共22页
面向600 km/h速度级EMS型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安全长效服役急需的关键检测与评估技术,调研磁悬浮交通系统动力响应、磁轨关系与轨道不平顺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估方法,借鉴高速铁路技术经验,初步探索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检... 面向600 km/h速度级EMS型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安全长效服役急需的关键检测与评估技术,调研磁悬浮交通系统动力响应、磁轨关系与轨道不平顺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估方法,借鉴高速铁路技术经验,初步探索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及评估体系。首先,结合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和试验测试,提出车体-悬浮架-电磁铁振动噪声响应的检测方法,采用车辆运行平稳性及乘坐舒适性指标评估磁悬浮车辆振动噪声响应,分析控制器状态量对磁悬浮车辆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高速磁悬浮车辆振动噪声响应的管理限值。其次,提出电磁铁温度、位姿及空间走行轨迹检测方法,建立磁悬浮横向接触风险系数、垂向减载率的快速评估及精细化评估方法,通过安全系数确定电磁铁温升和位姿管理限值。然后,提出测量稳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的弦测方法,跟踪测量轨道梁、高速磁悬浮道岔的振动和动静态变形,探讨高速磁悬浮轨道梁、道岔和基础沉降检测与评估方法。最后,基于高速磁悬浮车辆-控制器-磁轨关系-轨道梁耦合模型,提出可补偿轨道不平顺、电磁铁温度及位姿等干扰因素的控制方法,结合试验测试研究轨道不平顺对行车品质各指标的影响规律,制定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其成果对保障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行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 基础设施状态检测 轨道不平顺 磁轨关系 磁悬浮列车行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视频智能巡检系统在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树强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低空经济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壮大,对于以跨座式单轨制式为代表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根据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研究,探究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建设运营特点、满足运营要求、有效解决维修保养问题的低空无人机智能巡... 低空经济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壮大,对于以跨座式单轨制式为代表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根据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研究,探究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建设运营特点、满足运营要求、有效解决维修保养问题的低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是工程实际运维场景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基于无人机载具平台的视频智能巡检系统,分析其在跨座式单轨交通中的应用方案和价值,为以高架敷设为主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实现跨座式单轨制式轨道梁桥自动化巡检、降低运营人工巡检工作量和减少人工漏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跨座式单轨 视频数据 应用场景 智能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智能运维系统体系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王先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1,共5页
[目的]为设计和构建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智能运维系统,并制定科学的维护策略,将传统的周期性计划修转变为基于测试分析的状态修和基于评估先验的预知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和运营成本,将传统人工运维管理转变为... [目的]为设计和构建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智能运维系统,并制定科学的维护策略,将传统的周期性计划修转变为基于测试分析的状态修和基于评估先验的预知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和运营成本,将传统人工运维管理转变为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监测维护方式。[方法]结合现场实际,将通信系统和关键设备等物理实体与虚拟实体关联,研究设备监测和诊断模型,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分析技术运用于通信系统故障诊断和预测中,提出设备健康度算法模型和大数据架构,搭建涵盖“云-数-智”的追踪和评估平台,为现场开展预诊断维修提供理论依据和验证平台,提升状态感知覆盖面、诊断和预测准确率,大幅提高运维质量。[结果及结论]通信智能运维系统在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化应用中,实现了全方位设备监控、广泛故障应对机制以及先进的人机互动。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该通信智能运维系统可提升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的智能化运维水平,可实现从传统定期维护向基于健康度的智能监测和预测性维护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通信系统 智能运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效能优化设计研究
16
作者 孙迎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2-578,共7页
目的在城市化加速拓展与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缺乏动态人机权责分配机制的短板,旨在构建基于多模态感知与人机协同框架的智能安防系统,探索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稳定的模式与路径。方... 目的在城市化加速拓展与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缺乏动态人机权责分配机制的短板,旨在构建基于多模态感知与人机协同框架的智能安防系统,探索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稳定的模式与路径。方法以安防数智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安全需求分析,探讨如何细化轨道交通站场安全节点,架构系统化的安防逻辑体系,以提升其感知效率、响应速度,以及乘客交互的舒适度与视觉体验。结果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智能安防系统效能优化设计策略。结论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的解构与研究,完善了其整体安防结构,构建了站场安防系统线性逻辑优化的可借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安防系统 多模态人机协同 升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17
作者 于萌 鲁怀科 +2 位作者 梁喆 范仔超 高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228,234,共8页
[目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发展中面临的四大问题,以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为实践载体,旨在构建一套基于数据驱动与智能决策的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突破传统运维模式的技术与管理瓶颈,实现高效、精准、可持续的运维管理。[方法]通过整合... [目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发展中面临的四大问题,以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为实践载体,旨在构建一套基于数据驱动与智能决策的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突破传统运维模式的技术与管理瓶颈,实现高效、精准、可持续的运维管理。[方法]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并构建多层架构,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劣化趋势分析,显著提升数据利用率与故障识别能力;融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设备失效机理分析,开发覆盖关键设备的故障预测模型,支持故障自动定位与提前预警。在管理体系上,通过数字化流程重构、轻资产物资配置及跨专业综合班组建设,打破传统数据孤岛与专业壁垒,形成“人机料法协同”的运维生态。[结果及结论]在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化应用中,智能运维体系推动运维模式实现三大转型: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分散管理转向协同优化。实践表明,智能运维体系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与流程再造,显著提升了运维效率与设备可靠性,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和机器自学习等前沿技术在智能运维系统上的应用,推动轨道交通运维体系向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智能运维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界面辅助的智慧交通可见光通信系统
18
作者 杨建 李国兴 +1 位作者 黄小琼 牛明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了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基础设施与车辆间通信的难题,采用智能反射界面(IRS)可见光通信系统,深度剖析了信道传输模型及道路基础设施参数的影响。通过基础设施与车辆间非视距信道建模,分析非视距信道中信号的传输性能;利用IRS辅助的非视... 为了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基础设施与车辆间通信的难题,采用智能反射界面(IRS)可见光通信系统,深度剖析了信道传输模型及道路基础设施参数的影响。通过基础设施与车辆间非视距信道建模,分析非视距信道中信号的传输性能;利用IRS辅助的非视距通信误码率、停机概率及块误码率,推导系统性能的闭式解析式;探究复合指向误差对IRS的非视距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停机概率以及块误码率的影响,并对比M元相移键控(MPSK)调制方式与传统开关键控调制方式下的误码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IRS辅助的非视距传输条件下,当链路服从双瑞利分布或瑞利-莱斯联合分布时,增加收发装置距离和路灯高度将增大误码率;提高停机阈值可增加停机概率;增加发送比特块个数可改善块误码率;M-ary相位调制可更快地降低系统误码率,并随调制阶数增加而提升性能;考虑指向误差后,误码率、停机概率及块误码率均上升,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增强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界面 可见光通信 误码率 停机概率 块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车站及时间窗的立体轨道交通系统智能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帅 古玉锋 +1 位作者 凌浩 黎程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3-1348,共6页
立体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调度方法还未见报道,已有车辆调度算法的实时性较差。针对立体轨道交通车辆的调度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高、低频车站判定的订单分配算法和一种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路径规划算法,即智能调度算法,以提高车辆的运行... 立体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调度方法还未见报道,已有车辆调度算法的实时性较差。针对立体轨道交通车辆的调度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高、低频车站判定的订单分配算法和一种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路径规划算法,即智能调度算法,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首先,使用订单分配算法为订单选择合适的执行车辆,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其次,在订单分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高、低频车站的判定,提前给高频车站调度车辆,以保证供需平衡。然后,将普通Dijkstra算法和时间窗判断相结合,以实现多车辆的无冲突路径规划。最后,对OpenTC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调度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有乘客叫车时,若只有订单分配算法,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为8.043 s;结合高、低频车站进行车辆提前调度后,平均等待时间降到了5.724 s,每位乘客减少了2.319 s的等待时间。路径规划时,无论是普通的Dijkstra算法还是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算法,规划耗时都在1 ms以内,而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算法在只增加约0.1 ms耗时的情况下,解决了车辆的路径冲突问题。研究的智能调度算法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实时性好,能满足立体轨道交通车辆的调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轨道交通 智能调度 高频车站 订单分配算法 时间窗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悟空的毫毛:正在重塑学习技术系统的多智能体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小清 郝祥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9,共14页
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加速了教育的数智化跃迁进程,那些赋能教育的技术角色,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首先追溯了赋能教育的类智能体百年发展历程,剖析教学机器演变到智能学伴的数智化轨迹,及其扮演的多种虚拟角... 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加速了教育的数智化跃迁进程,那些赋能教育的技术角色,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首先追溯了赋能教育的类智能体百年发展历程,剖析教学机器演变到智能学伴的数智化轨迹,及其扮演的多种虚拟角色;基于此,重点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智能体新发展,探讨智能体在教育实践中从单一走向多元,以多重分身代理学习中的角色,为未来教育创造无限可能的新趋势;最后,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之下教育智能体从独立走向协同的模式转变,以及对学习系统的重塑,希望激发更多关于未来教育的前瞻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类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 学习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