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的奶牛养殖生产性能关键指标分析与提升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佳 徐伟 +2 位作者 赵慧秋 马修国 马志愤 《中国乳业》 2025年第5期40-48,共9页
[目的]基于河北省规模化牧场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关键性能指标现状,为提升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智慧牧场管理系统,采集河北省17家规模化牧场2021—2024年间118143头奶牛的生产数据,重点分析牛群结构、产奶性能... [目的]基于河北省规模化牧场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关键性能指标现状,为提升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智慧牧场管理系统,采集河北省17家规模化牧场2021—2024年间118143头奶牛的生产数据,重点分析牛群结构、产奶性能、健康管理和饲养效率等核心指标,并与系统内352家牧场均值及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显示,2024年样本牧场305天校正产奶量达10 673 kg,显著高于系统均值10.47%(p<0.05);成母牛乳房炎(16.1%)和蹄病(10.1%)发病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产后代谢病(酮病3.3%)和繁殖疾病(胎衣不下8.5%)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牧场经营策略调整明显,成母牛年死淘率达43.7%,其中主动淘汰占比41.1%。后备牛培育成效显著,各阶段日增重均优于国家标准,但犊牛腹泻(17.8%)和肺炎(11.6%)发病率仍高于行业推荐值。[结论]河北省采用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的牧场在产奶性能和健康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同牧场间管理差异导致指标分化明显。建议从优化牛群结构、加强遗传改良、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建立科学淘汰机制以及实施标准化后备牛培育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牧场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牧场管理系统 奶牛养殖 生产性能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