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城市政策协同演进:基于主题的力度、结构分析
1
作者 刘博文 夏义堃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96,共16页
[目的/意义]智慧城市建设有赖于多领域的联动协调,在转型升级进程中面临多重因素叠加交互下的政策协同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挖掘、量化国家和3个省份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文本主题,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智慧城市政策... [目的/意义]智慧城市建设有赖于多领域的联动协调,在转型升级进程中面临多重因素叠加交互下的政策协同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挖掘、量化国家和3个省份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文本主题,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智慧城市政策协同的力度和结构进行了演进分析。[结果/结论]27个政策主题以顶层设计、基础保障、融合互促、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式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协同,在协同力度上经历了“空白期—起步期—活跃期—转型期”4个阶段,央地政策协同主题的比例总体上趋向一致,区域间存在差异。本研究弥补了相关研究在量化分析和整体性、系统性上的不足,创新了政策协同力度、结构的演进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政策量化分析 文本主题挖掘 政策协同力度 政策协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慧城市政策理念多元解读及质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建军 裴雷 +1 位作者 周兆韬 仇鹏飞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2,共8页
文章以131项地方智慧城市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智慧城市政策样本中政策理念的提取解析和扎根编码,提出了智慧城市政策理念的五维度框架。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政策类型的智慧城市政策... 文章以131项地方智慧城市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智慧城市政策样本中政策理念的提取解析和扎根编码,提出了智慧城市政策理念的五维度框架。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政策类型的智慧城市政策进行了政策理念的强度跟踪和结构性差异比较。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在不同层面的分析中,在政策理念强度和政策理念结构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和相似性。最后,分析了智慧城市政策理念表述中的政策理念的个体差异,并展望了今后中国智慧城市政策理念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政策理念 政策理念结构 趋势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政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的机理研究——基于演化特征与传导效应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霞 戴胜利 李迎春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4,共13页
政策形态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基于城市应用服务的智慧城市政策推动了城市技术创新。应用核密度估计与核函数分解,分析智慧城市引导型、支持型与均衡型政策的动态演化,明晰异质引导与协同溢出两个演化特征阶段,基于政策传导领域因素构... 政策形态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基于城市应用服务的智慧城市政策推动了城市技术创新。应用核密度估计与核函数分解,分析智慧城市引导型、支持型与均衡型政策的动态演化,明晰异质引导与协同溢出两个演化特征阶段,基于政策传导领域因素构建智慧城市政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的机理模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政策演化具有阶段差异,智慧城市政策能够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且产生技术正向外溢;智慧城市物联网络基础设施结构嵌入与城市技术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信息服务价值嵌入、智慧应用资源配置与智慧产业结构性竞争呈现正相关关系;智慧产业结构性竞争在信息服务价值嵌入与城市技术创新、智慧应用资源配置与城市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导向与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城市技术创新 演化特征 传导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城市政策主题分析与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德智 王婷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4,共7页
以我国2010-2020年国家和地方层面的98项智慧城市核心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政策主题的热点词、内容聚类以及社会网络分析,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政策文本的热点词汇主要覆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主题和建设... 以我国2010-2020年国家和地方层面的98项智慧城市核心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政策主题的热点词、内容聚类以及社会网络分析,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政策文本的热点词汇主要覆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主题和建设机制,内容主题可以聚类为互联网基础技术类、智慧产业类等10类,建设机制以政策主体组织试点工作、制定标准和评估体系等为主;相关政策在内容主题、建设机制、政策主体方面呈现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且各地方政策初步展现了一定的地区特色。进而,提出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增强政策精准部署,促进重点领域专业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主题分析 时空特征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基于多期DID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24
5
作者 蒋选 王林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40,共10页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理论框架,对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分析,利用2001—2017年中国186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样本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无论是否考察时间固定...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理论框架,对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分析,利用2001—2017年中国186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样本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无论是否考察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智慧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智慧城市政策能够促进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②在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城市规模异质性的情况下,分析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政策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于发达地区;智慧城市政策在不同规模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均显著,其中极端规模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更大。③结合影响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智慧城市政策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确实存在积极的创新驱动效应、财政支持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效应3种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 理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与新质生产力:效应与机制
6
作者 张静 陈淑芳 张雅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7,共17页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运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新...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运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和收到标准审计意见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丰富并拓展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理论研究,为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以及政府优化试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结果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真实盈余管理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计量视角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裴雷 周兆韬 孙建军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6,共6页
文章通过对智慧城市政策文本中建设实践与应用领域的识别、提取与统计,发现我国智慧城市应用主要集中在智慧应用与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智慧产业发展、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而且智慧城市应用... 文章通过对智慧城市政策文本中建设实践与应用领域的识别、提取与统计,发现我国智慧城市应用主要集中在智慧应用与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智慧产业发展、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而且智慧城市应用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体现一定差异性和层次性,进而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先行区域和突变时间节点的判断。最后,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在智慧应用选择上应平衡一致性与同质化、多样性与个性化、覆盖面与重点领域建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建设实践 政策计量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工具的采纳结构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建军 裴雷 周兆韬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0,共8页
文章通过对政策工具框架以及相关应用研究的理论梳理,提出了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编码策略,并构建了与主流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的映射关系。通过对131个政策文本中2019个政策片段的编码统计,发现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突出政府主体角色,... 文章通过对政策工具框架以及相关应用研究的理论梳理,提出了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编码策略,并构建了与主流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的映射关系。通过对131个政策文本中2019个政策片段的编码统计,发现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突出政府主体角色,并强调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同时兼顾管制规制类政策和激励诱因型政策的使用。最后总结了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工具使用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工具选择的主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政策 政策工具 政策采纳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激励异质性--基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文杰 董文雯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3,共10页
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中国地级市与上市公司匹配数据,采用多期DID和PSM-DID方法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了企业... 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中国地级市与上市公司匹配数据,采用多期DID和PSM-DID方法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其创新激励效应具有长期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会通过产业集聚、企业间技术溢出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检验后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国有企业、债务杠杆高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以及产业结构层次高、政府科技支持水平高和人力资本较高城市企业创新促进效果更强。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对于中国企业借助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数字基础设施 创新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范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11,共18页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将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本文使用2007—2018年中国1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将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本文使用2007—2018年中国1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可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经济规模以及不同特征的城市中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政府科技支出和优化创新环境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创新驱动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城市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苏 王雯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5,共7页
为探究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即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采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156个地级市2007—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进行评估,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验证,探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智... 为探究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即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采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156个地级市2007—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进行评估,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验证,探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对城市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控制地区层面因素及各固定效应后,结果证明随着政策实施时间的推移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智慧城市政策对特大型城市及东部地区城市影响较为显著,对非省会城市影响显著大于省会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城市安全 异质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治理与政府预算偏离——基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彧 梁蓝心 罗志鹏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5,共11页
数字化治理能否起到降低预算偏离的效果?鉴于降低预算偏离是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政府数字化治理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政府预算偏离的影响。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地级市... 数字化治理能否起到降低预算偏离的效果?鉴于降低预算偏离是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政府数字化治理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政府预算偏离的影响。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地级市预算偏离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大部分地级市预算偏离表现为超收、超支现象,这与已有研究发现省级层面超收和少支的预算偏离情形有所不同。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政府预算偏离,试点城市比非试点城市的预算偏离平均降低了17.05%。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依然成立。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与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是数字化治理降低政府预算偏离的有效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程度高、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能更好发挥数字化治理降低政府预算偏离的作用。针对上述结论,本文从加快构建政府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探索数字化治理降低预算偏离的多维路径、提升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包容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治理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预算偏离 多期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玉杰 黄韫慧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4,共11页
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数字新基建引入标志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基于2005-2021年中国28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智慧城市试点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所表征的数字新基建对于文化产业集聚... 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数字新基建引入标志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基于2005-2021年中国28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智慧城市试点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所表征的数字新基建对于文化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其通过推动形成城乡间劳动力要素和资金要素的有序流动提高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在传统基建水平较高和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的城市,数字新基建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文化产业集聚 要素流动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