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相串联谐振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谐振参数设计方法及其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1
作者 廖永福 林磊 +3 位作者 李傲 钟和清 邓禹 王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3-92,共10页
针对基于移相串联谐振全桥变换器(PS-SRC)的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提出了谐振参数设计方法和充电电流模糊控制的策略。为了克服串联谐振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工作在欠谐振电流断续模式的缺点,通过移相控制使其工作在过谐振电流连续模式下。... 针对基于移相串联谐振全桥变换器(PS-SRC)的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提出了谐振参数设计方法和充电电流模糊控制的策略。为了克服串联谐振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工作在欠谐振电流断续模式的缺点,通过移相控制使其工作在过谐振电流连续模式下。分析了PS-SRC三种工作模式的特点,推导了其边界条件,基于数值求解方法,对适用于高压电容器充电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的应用要求,提出了谐振参数设计方法。针对PS-SRC精确数学模型难以推导的情况,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的充电电流控制方案,给出了主要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谐振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模糊控制实现恒流充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串联谐振变换器 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 谐振参数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控制角模型及其在静态电压稳定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彦魁 张焰 卢国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2,共6页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恒电流控制和恒相角差控制中所需的控制参考量由系统基本工况下指定线路补偿度的恒阻抗控制获得。用IEEE30母线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及数值稳定性,通过控制角可以方便地获取线路的补偿度。用该模型进行电压稳定分析表明,选择最优的安装位置及合适的控制模式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恒阻抗控制对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不适当的控制模式以及不适当的安装位置则可能导致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器 控制 静态电压稳定 可控 电压稳定性 应用 控制模式 电压稳定裕度 TCSC 阻抗控制 安装位置 恒功率控制 恒电流控制 数值稳定性 静态模型 功率损耗 等值电抗 状态变量 潮流算法 潮流方程 仿真计算 母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机控制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补偿装置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伶俐 刘岸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2,36,共3页
用微机控制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补偿装置以工业PC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了新颖的快速无功功率检测方法和独特的晶闸管控制技术。它可满足低压配电网基波无功补偿的快速性和实时性要求。笔者介绍了该装置的主回路控制方式和控制电路构成,并... 用微机控制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补偿装置以工业PC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了新颖的快速无功功率检测方法和独特的晶闸管控制技术。它可满足低压配电网基波无功补偿的快速性和实时性要求。笔者介绍了该装置的主回路控制方式和控制电路构成,并通过模拟负荷投切试验验证了其投切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微机控制 晶闸管 电容器补偿装置 电力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不对称串补结构的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翔 徐政 屠卿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4-190,共7页
对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gate-controlled seriescapacitor,GCSC)在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CSC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分析了GCSC稳态运行特性。对基于GCSC的各种不对称串补结构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能力做了分析... 对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gate-controlled seriescapacitor,GCSC)在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CSC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分析了GCSC稳态运行特性。对基于GCSC的各种不对称串补结构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能力做了分析,采用复转距系数法求取电气阻尼来表示不对称串补结构缓解次同步谐振的效果。针对单相GCSC设计了次同步谐振阻尼控制器,并通过基于改进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1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GCSC不对称串补结构控制器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且减少了投入的GCSC容量和工程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 不对称串补结构 电气阻尼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模型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学强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5,共5页
采用拉氏变换精确推导出适用于瞬时过渡阶段和稳态阶段的TCSC回路中电容器、电抗器和晶闸管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数学表达式,再采用傅里叶分析进一步导出了TCSC基波阻抗和晶闸管触发角之间精确的数学关系。利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验证了T... 采用拉氏变换精确推导出适用于瞬时过渡阶段和稳态阶段的TCSC回路中电容器、电抗器和晶闸管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数学表达式,再采用傅里叶分析进一步导出了TCSC基波阻抗和晶闸管触发角之间精确的数学关系。利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验证了TCSC回路数学分析的正确性。此外,建立了带有微机控制的完整的TCSC动模试验装置,并通过动模试验进一步同TCSC回路的数学分析和仿真结果作比较。动模试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论较好地吻合,且证实了数学分析和数字仿真中采用线路电流保持正弦假设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 交流输电系统 晶闸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回路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学强 陈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96,共6页
在介绍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TCSC)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推导了TCSC回路中电容器、电抗器和晶闸管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数学表达式,并由此进一步导出了TCSC基波阻抗和晶闸管触发角之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文中对现有的TCSC... 在介绍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TCSC)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推导了TCSC回路中电容器、电抗器和晶闸管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数学表达式,并由此进一步导出了TCSC基波阻抗和晶闸管触发角之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文中对现有的TCSC动态行为研究方法也作了定性的讨论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 晶闸管控制 FACTS 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晶闸管阀触发控制的电容电压增量控制算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孝信 李亚健 +1 位作者 武守远 曾昭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TCSC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电容电压增量的特点和性质 ,提出了电容电压增量控制的触发算法。该算法中控制量计算所用的参数均取自TCSC装置本身固定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实测值 ,与TCSC安装位置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无关。采用该算法的TCSC... 根据TCSC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电容电压增量的特点和性质 ,提出了电容电压增量控制的触发算法。该算法中控制量计算所用的参数均取自TCSC装置本身固定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实测值 ,与TCSC安装位置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无关。采用该算法的TCSC在实现阻抗控制的同时 ,可以对次同步分量快速调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压增量控制算法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晶闸管 触发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级晶闸管控制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和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民慧 李民族 +4 位作者 王武 王世蓉 尉学军 杨艳 汤加仕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2,共6页
为使晶闸管控制电容(TCC)无功补偿装置进入实用,研制了一台10kV级TCC装置,并投入试运行。设计制作了一次接线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进行了有关电压、电流的稳态特性和暂态特性的测试:进行了自动调节母线电压、进线COS妒和进线无功试验;测... 为使晶闸管控制电容(TCC)无功补偿装置进入实用,研制了一台10kV级TCC装置,并投入试运行。设计制作了一次接线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进行了有关电压、电流的稳态特性和暂态特性的测试:进行了自动调节母线电压、进线COS妒和进线无功试验;测试了系统响应时间。测试、试验和试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无功电压调节满足设计要求,对电网不产生高次谐波,投切和换级时冲击电流小,换级过程时间小于10ms,系统响应时间为30~40ms,能快速频繁调节电压、功率因数和进线无功。经优化设计,装置单位容量造价可接近于机械式投切电容器(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快速调节 晶闸管 控制电容器 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平面模型的多模态恒功率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赟 鲁超 +2 位作者 何凯文 李佩臣 张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49-2357,共9页
谐振型电容器充电电源因其高效、高功率密度被广泛应用于脉冲功率领域,其控制方法多为断续模式的恒流控制,控制简单但存在充电速度慢、开关器件应力大的缺点。恒功率控制可以加快充电速度,但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谐振型电容器充电电源因其高效、高功率密度被广泛应用于脉冲功率领域,其控制方法多为断续模式的恒流控制,控制简单但存在充电速度慢、开关器件应力大的缺点。恒功率控制可以加快充电速度,但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谐振电流峰值大、平均值小,器件应力大;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充电后期开关频率高,硬关断损耗与干扰严重。为了实现电容器恒功率充电的同时弥补单一CCM或DCM模式充电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多模态恒功率控制策略,综合利用CCM电流平均值大、峰值小与DCM开关损耗小的优势。状态平面法便于准确直观分析谐振电路变模式恒功率充电过程,因此文中通过CCM与DCM运行时的状态轨迹推导出恒功率控制模型,设计并实现各充电模态的平滑切换。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多模态恒功率控制策略能够在显著加快充电速度的同时不增加开关器件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 电容器充电电源 恒功率控制 状态平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闸管控制电抗器的FACTS动态相量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鄂志君 房大中 +1 位作者 陈家荣 李传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利用电力系统变量的时变傅里叶系数得到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的动态相量模型,该模型忽略了对TCR动态特性影响较小的谐波分量,并通过对TCR时域模型的平均运算获得动态相量状态空间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含柔... 利用电力系统变量的时变傅里叶系数得到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的动态相量模型,该模型忽略了对TCR动态特性影响较小的谐波分量,并通过对TCR时域模型的平均运算获得动态相量状态空间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含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能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同时获得较快的速度。基于TCR的动态相量模型提出了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的动态相量模型。通过与商业软件DCG/EMTP在简单测试系统上的全时域仿真结果相比较,证明了该动态相量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 动态相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房500kV串联补偿站控制与保护 被引量:12
11
作者 袁敬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69,共4页
华北电网首次在国内电网输电线路中采用串联补偿技术 ,设置串联补偿设备。详细介绍了大房 5 0 0 k V串联补偿站整个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系统的配置 ,以及相应的组成和控制关系。投运以来 ,运行基本良好 ,有力地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关键词 串联补偿站 控制 保护 串联电容器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变压器启动调试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鹏 王玉婷 +1 位作者 高磊 孔祥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3,84,共7页
由于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串联变压器特殊的结构及接入系统方式,传统的变压器(并联接入电网)充电启动调试方法不再适用。结合实际的UPFC工程,提出了一种工程现场可行的UPFC串联变压器充电启动试验方法,并设计了试验操作步骤,能够完成UPF... 由于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串联变压器特殊的结构及接入系统方式,传统的变压器(并联接入电网)充电启动调试方法不再适用。结合实际的UPFC工程,提出了一种工程现场可行的UPFC串联变压器充电启动试验方法,并设计了试验操作步骤,能够完成UPFC工程系统启动调试时,串联变压器的充电投切、晶闸管旁路开关(TBS)的充电检查,同时完成串变的相序检查及控制保护系统相关电流互感器回路的带负荷校验。针对串联变压器充电试验,给出了临时保护的配置策略。通过对上述试验过程进行电磁暂态仿真,验证该方法不会产生危害设备的暂态过程,具有现场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 串联变压器 充电启动 晶闸管旁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非线性逆推设计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林 蔡泽祥 +3 位作者 兰洲 刘皓明 倪以信 徐政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5-39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互联电网的TCSC鲁棒自适应调制控制器(RAMC).该控制器采用广域测量系统中的全局信号,旨在对各区域的惯量中心进行控制并保持同步运行.采用反推法推导了控制规律,并在2区域4机系统中进行了控制器性能检测.仿真结果显示,...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互联电网的TCSC鲁棒自适应调制控制器(RAMC).该控制器采用广域测量系统中的全局信号,旨在对各区域的惯量中心进行控制并保持同步运行.采用反推法推导了控制规律,并在2区域4机系统中进行了控制器性能检测.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器可有效阻尼互联电力系统间的机电振荡,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器 电力系统稳定 鲁棒自适应控制 反步法 惯量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高本锋 肖湘宁 +2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林 赵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步谐振(SSR)问题。提出了SSSC主动阻尼SSR的控制机理,即通过对SSSC的电压参考值(电抗参考值)进行次同步频率调制,控制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使其在系统中产生大小和相位适当的模态互补频率电流,进而在发电机中产生对应模态的阻尼扭矩,实现主动阻尼SSR的目的。设计了主动阻尼控制器,提出了其参数整定方法。复转矩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法结果表明,采用主动阻尼控制后,HSC能够有效地抑制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固定串联电容器 次同步谐振 主动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500kV电网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的保护配置 被引量:20
15
作者 喻劲松 荆平 +2 位作者 戴朝波 赵勇 粘中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91-197,共7页
采用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是解决超高压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华东500kV电网FCL示范工程的选址和主要参数设计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基于晶闸管保护串联电容器(TPSC)技术的FCL... 采用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是解决超高压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华东500kV电网FCL示范工程的选址和主要参数设计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基于晶闸管保护串联电容器(TPSC)技术的FCL的基本原理和主体结构,以及FCL控制保护样机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详细描述了样机所采用的各类保护配置,并分析了FCL对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对保护配置中最具代表性的线路过电流瞬时保护和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过电流保护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FCL控制保护样机保护配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流限制器(FCL) 控制保护 晶闸管保护型串联电容器(TPSC) 串联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敏——冯屯可控串补控制策略的RTDS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明 王宇红 戴朝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6,共6页
采用RTDS实时仿真工具验证了我国东北电网伊敏-冯屯500kV交流输电架空线路可控串联补偿控制器的各项控制性能,检验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稳态运行特性,研究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阻抗阶跃特性和运行模式转换特性,最后通过三相故障的工况... 采用RTDS实时仿真工具验证了我国东北电网伊敏-冯屯500kV交流输电架空线路可控串联补偿控制器的各项控制性能,检验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稳态运行特性,研究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阻抗阶跃特性和运行模式转换特性,最后通过三相故障的工况验证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尤其是阻尼低频功率振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 功率振荡阻尼(POD) 强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C-DSTATCOM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器及其混杂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强 罗安 刘秋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9,共8页
为实现企业配电网低成本大容量连续无功补偿,抑制电压闪变,提出基于TSC(晶闸管投切并联电容器)与DSTATCOM(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DSTATCOM连续子系统及TSC离散子系统构成的混杂控制系统,采用基于专家决策的... 为实现企业配电网低成本大容量连续无功补偿,抑制电压闪变,提出基于TSC(晶闸管投切并联电容器)与DSTATCOM(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DSTATCOM连续子系统及TSC离散子系统构成的混杂控制系统,采用基于专家决策的三层混杂控制方法,协调控制TSC电容器组的分级投切及DSTATCOM的动态连续补偿,充分利用了各自的优势,引入模糊控制自动调整PI参数改善了系统动、静态性能。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了该补偿器的优越性及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混杂控制 晶闸管投切并联电容器 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大鹏 李兴源 +1 位作者 洪潮 杨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3-16,21,共5页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ptimal variable aim control,OVAC)理论,提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首先针对...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ptimal variable aim control,OVAC)理论,提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首先针对含有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最优变目标控制理论推导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的协调控制规律;最后利用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系统阻尼,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功率振荡,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 励磁系统 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次同步谐振的TCSC主动阻尼控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长春 刘前进 +1 位作者 Lennart Angquist Staffan Rudi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采用同步电压反转(synchronous voltage reversal,SVR)触发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th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本身不会诱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SSR),而且因为其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固有的... 采用同步电压反转(synchronous voltage reversal,SVR)触发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th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本身不会诱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SSR),而且因为其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固有的感性阻抗特性,一直以来工程中都把TCSC作为一种缓解SSR的有效措施。虽然采用SVR触发的TCSC可缓解系统SSR的压力,但其本身却无法主动抑制SSR,该文提出一种TCSC的附加控制——主动阻尼控制,通过调节TCSC的触发,可使系统在危险振荡模式下向机组提供正值的电气阻尼,从而更好地抑制SSR。时域及频域的仿真也验证了该主动阻尼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 同步电压反转 次同步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与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鲁棒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景军锋 李鹏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
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极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而基于某一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的控制方法无法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装置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与发... 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极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而基于某一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的控制方法无法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装置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与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鲁棒协调控制方法,将自适应反步(adaptive backstepping)算法和L2增益控制相结合。首先对系统进行降阶;然后递推地构造每个子系统的耗散不等式,通过自适应律和子系统控制律的设计,让子系统满足耗散性,从而保证子系统的鲁棒扰动抑制能力;最后,对装设TCSC的单机无穷大输电系统模型故障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RCC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发电机功角和TCSC接入点电压的动态响应,从而提高电力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装置 自适应反步 L2增益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