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徐玉琴 陈志业 李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38-41,共4页
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晶闸管投切电容 (TSC)式消弧线圈 ,阐明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TSC式消弧线圈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宽、伏安特性线性度好等特点 ,由此构成的... 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晶闸管投切电容 (TSC)式消弧线圈 ,阐明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TSC式消弧线圈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宽、伏安特性线性度好等特点 ,由此构成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装置电容电流测量准确 ,补偿效果好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 设计 自动调谐 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表式可控硅投切电容消弧线圈的研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常思哲 杨学昌 闫兴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3,共3页
基于可控硅投切电容补偿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新型消弧线圈补偿装置 ,即查表式可控硅投切电容式自动消弧线圈 ,其工作原理为预先将补偿电流制成表格写入内存 ,在发生故障时很快切换到谐振状态附近。介绍了整个装置的设计方法 ,包括消弧线... 基于可控硅投切电容补偿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新型消弧线圈补偿装置 ,即查表式可控硅投切电容式自动消弧线圈 ,其工作原理为预先将补偿电流制成表格写入内存 ,在发生故障时很快切换到谐振状态附近。介绍了整个装置的设计方法 ,包括消弧线圈的参数计算和控制电路的结构设计。理论分析及 6kV系统实践表明 ,这种新型消弧线圈调节范围宽 (2 5~ 5 0A)、响应速度快 (<5个周波 )、伏安特性线性度好 ,无谐波干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接地装置 电流跟踪 查表式可控硅电容 参数计算 控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电阻投切方式对消弧线圈残流及残流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军 王娟 +3 位作者 张珈玮 奚文霞 刘勇 许建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对采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替代传统机械有载开关切除阻尼电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对阻尼电阻切除速度提升所引发的暂态过渡过程变长以及非过零同步触发引起的继生暂态过程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讨论.首先,对快速投切电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 对采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替代传统机械有载开关切除阻尼电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对阻尼电阻切除速度提升所引发的暂态过渡过程变长以及非过零同步触发引起的继生暂态过程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讨论.首先,对快速投切电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阻尼电阻快速切除电路影响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残流及残流时间的机理进行了数学解析,对影响过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其次,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10.5,k V补偿电网仿真模型,并针对典型的故障和双向可控硅触发工况,对阻尼电阻快速切除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合作企业试验平台验证了上述问题和过程.最后,提出延时切除及过零同步触发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匝式弧线 阻尼电阻 方式 残流 残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被引量:93
4
作者 陈维江 蔡国雄 +4 位作者 蔡雅萍 谭跃亭 张少军 周永志 王健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56-60,共5页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接地方式 10kV配电网 中性点 单相接地故障 并联电阻 选线 计算分析 自动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连续调节的TSC式消弧线圈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振翀 杨学昌 吴振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9-261,共3页
随着消弧线圈的广泛使用,传统的消弧线圈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型可连续调节的TSC式消弧线圈,详细阐明了这种新型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关键词 弧线 自动调谐 晶闸管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TSC消弧线圈动态调谐接地装置 被引量:5
6
作者 程骏 陈柏超 皇甫成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对地电容的测量是谐振接地中的主要难题,提出了一种信号注入的方法,以实现电网对地电容的准确测量。在消弧线圈设置中性点PT作为信号注入PT,从信号注入PT二次侧注入25 Hz的电流,在另一PT开口三角处测量该频率的电压。使用改进后的TSC调... 对地电容的测量是谐振接地中的主要难题,提出了一种信号注入的方法,以实现电网对地电容的准确测量。在消弧线圈设置中性点PT作为信号注入PT,从信号注入PT二次侧注入25 Hz的电流,在另一PT开口三角处测量该频率的电压。使用改进后的TSC调容式消弧线圈,以单片机 80C196K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研制出一种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该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补偿准确度高、谐波危害小,且无机械动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晶闸管电容 信号注入 对地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SC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志丽 杨学昌 常思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9-341,348,共4页
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过改进的新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该装置响应速度更快,波形更好,可靠性更高,对地电容电流的实时在线测量更准确方便。
关键词 弧线 对地电容 晶闸管电容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调容式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毅 付周兴 +2 位作者 南福东 路宁 马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8,共6页
笔者对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2.2 kV.A/220 V的调容式消弧线圈及其2 kvar的电容调节柜,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控制可控硅投切电容器的调容式消弧线圈,并阐明了其工作原理以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 笔者对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2.2 kV.A/220 V的调容式消弧线圈及其2 kvar的电容调节柜,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控制可控硅投切电容器的调容式消弧线圈,并阐明了其工作原理以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系统能实现电容电流的在线测量,电网运行状态的自动识别和对地电容电流的完全补偿等功能,达到了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补偿的要求;同时完成了LCD128×64显示模块实时参数的人机交互界面。经试验得出调容试消弧线圈各级补偿电流实际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且分析了误差原因。所以,该装置具有调谐速度快,范围宽,可靠性高,对电网无谐波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TMS320F2812 可控硅电容 自动补偿 液晶显示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控制调容式消弧线圈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潘明福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9期111-113,共3页
针对某配电网络采用九分头手动无载调匝式消弧线圈存在的调节分接头不方便、无法在线测量消弧线圈电流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微机控制调容式消弧线圈。该消弧线圈在二次绕组上通过晶闸管并联不同容量的电容器组,利用晶闸管实现补偿电... 针对某配电网络采用九分头手动无载调匝式消弧线圈存在的调节分接头不方便、无法在线测量消弧线圈电流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微机控制调容式消弧线圈。该消弧线圈在二次绕组上通过晶闸管并联不同容量的电容器组,利用晶闸管实现补偿电网的快速、动态调谐,并采用微控制器实现了消弧线圈电流的实时测量及基于并联中电阻选线方法的单相接地选线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消弧线圈调谐准确,可靠性高,且选线正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络 单相接地 弧线 晶闸管电容 微机控制 动态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C控制技术的快速响应自动消弧装置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艳村 鲁铁成 +3 位作者 文习山 陈维贤 李翔 王志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88-93,共6页
自动消孤装置是由一种基于晶闸管投切电容(TSC)控制技术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和互感器等组成的成套设备。它可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做出快速响应,并精确补偿接地电流。此装置很好地解决了3个技术难点:第一,线路对地容抗的精... 自动消孤装置是由一种基于晶闸管投切电容(TSC)控制技术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和互感器等组成的成套设备。它可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做出快速响应,并精确补偿接地电流。此装置很好地解决了3个技术难点:第一,线路对地容抗的精确测量,误差在2%以下;第二,根据线路电容电流和人工中性点电压的变化来智能判别单相接地故障;第三,采取串联小电抗,过零投切和加装风机等措施,以确保晶闸管的安全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触摸屏式人机界面(HMI)和过零触发板构成了该装置的控制系统。模拟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自动调谐 晶闸管电容 单相接地 对地容抗 中性点 合闸涌流 过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电网运行方式的模式识别及其在自动调谐系统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晓科 丁波 《广东电力》 2009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对补偿电网"虚幻接地"、断线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3种运行方式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以等值阻抗和系统不对称电压来识别这3种运行方式,并给出判断依据和基于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的补偿电网运行方式的识别方案。
关键词 补偿电网 断线故障 晶闸管投切电容式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ation Operation for Neutral Point of 35 kV Power Grids in Mountainous Area 被引量:2
12
作者 YUAN Tao SIMA Wen-xia +1 位作者 RAN Rui ZHU Wei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26-2630,共5页
Based on a lot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this paper find that the unbalanced nature of 35 kV grids due to unsymmetrical capacitance values gives difficulty in neutral point oper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Improving co... Based on a lot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this paper find that the unbalanced nature of 35 kV grids due to unsymmetrical capacitance values gives difficulty in neutral point oper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Improving compensation of Petersen coil can rectify imbalance of voltage but bring up new problem that Petersen coil can not extinguish grounding arc effectively in fault.To put down contradiction mentioned above,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bination operation for neutral point of 35 kV grids as neutral point insulated in routine operation and grounding through Petersen coil in fault,then EMTP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new neutral operation method can improve lightning withstand level and decrease trip-out rate of g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补偿电网 弧线 运行 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