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重位点阵晶界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淑欣 王婷婷 +1 位作者 何燕妮 俞树荣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运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技术,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特征,探讨低能重位点阵晶界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能重位点阵晶界比例的提高,316L奥氏... 运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技术,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特征,探讨低能重位点阵晶界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能重位点阵晶界比例的提高,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提高.与母材相比,扩散连接接头含有更高比例的低能重位点阵晶界,即其抗晶间腐蚀性能明显优于母材.另一方面,扩散连接接头的晶粒尺寸远大于母材,晶界处络合物的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导致其抗晶间腐蚀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接头 晶间腐蚀敏感性 低能重位点阵晶界 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的各种标准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嘉琥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期54-59,共6页
对各种标准中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的一些问题,如试样状态、敏化处理、弯曲试验、加铜、试验时间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敏感性 敏化处理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冷轧Al-Cu-Li合金拉伸性能及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芝秀 章宇豪 +3 位作者 陈天宇 李海 孙萌 徐效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09-2919,共11页
采用拉伸测试、加速腐蚀试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120、140、160℃时效对固溶处理+冷轧Al-Cu-Li合金拉伸性能和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过程中,合金强度和伸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时... 采用拉伸测试、加速腐蚀试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120、140、160℃时效对固溶处理+冷轧Al-Cu-Li合金拉伸性能和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过程中,合金强度和伸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时效合金拉伸断口形貌上沿晶断裂与穿晶断裂二者并存,且随着时效时间延长,沿晶断裂比例逐渐增加;欠时效合金发生晶间腐蚀,而峰值时效及过时效合金转为孔蚀。上述变化与位错和析出特征的时效变化密切相关,且随着时效温度升高而加快。经(520℃,1 h)固溶处理+60%压下量冷轧+(160℃,12 h)时效处理,合金综合性能较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82 MPa、540 MPa和4.7%,且无IGC敏感性,最大腐蚀深度约5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冷轧 时效 拉伸 晶间腐蚀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热处理对43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子东 魏亮新 +3 位作者 洪泽浩 江乙逵 李杰龙 蔡馥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0-746,共7页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并结合金相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冷却方式和保温时间对43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30不锈钢开始敏化温度区间为700~75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敏化程度的变化以及碳氮化物...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并结合金相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冷却方式和保温时间对43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30不锈钢开始敏化温度区间为700~75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敏化程度的变化以及碳氮化物析出位置受随后的冷却方式影响;热处理温度为900℃时,430不锈钢在短时间内发生敏化,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敏化程度并没有明显降低; 700℃下短时间保温并空冷能够有效降低已敏化430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 430不锈钢 晶间腐蚀敏感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