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钢晶粒碎化方式动态再结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泾文 《热加工工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2-14,共3页
详细研究了高速钢晶粒碎化动态再结晶,作为高速钢中特有的再结晶方式,再结晶微观过程及各阶段的组织特征等都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形核-长大再结晶。这种再结晶的出现与高速钢中大量的动态析出密切相关。
关键词 高速钢 晶粒碎化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GLC多层薄膜界面结构及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小玲 聂朝胤 +1 位作者 金秋 周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6,共7页
为了研究深冷处理后GLC多层薄膜界面结构及结合强度的变化,采用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W9高速钢上沉积了含GLC功能层、Cr/C梯度层及Cr底层的类石墨碳多层薄膜,厚度约为4μm。采用液氮(-197℃)对GLC/高速钢复合体系进行深冷处理,借助... 为了研究深冷处理后GLC多层薄膜界面结构及结合强度的变化,采用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W9高速钢上沉积了含GLC功能层、Cr/C梯度层及Cr底层的类石墨碳多层薄膜,厚度约为4μm。采用液氮(-197℃)对GLC/高速钢复合体系进行深冷处理,借助XPS、SEM及TEM表征了GLC薄膜的表面、断面结构及界面微观组织;采用洛氏硬度仪定性考察了薄膜的膜基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经深冷处理后除基体的硬度及承载能力得以提高外,多层膜各层及基体中裂纹的萌生及传播受到抑制,界面结合强度明显增强。其作用机理在于深冷处理后,Cr底层的柱状晶结构被"打破",纤维状结构消除,组织更加致密均匀;同时,Cr/C梯度层中Cr晶粒碎化平均尺寸由20 nm减小为5 nm,达到细晶强化效果。因此,膜基及层间界面结构得以改善,界面失配减小,基体及多层膜各层间的变形协调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碳薄膜 深冷处理 界面结构 晶粒碎化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