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双晶晶界滑动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周自强 武保林 陈昌麒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80-86,55,共8页
制取了具有[110]对称倾斜晶界的纯铝双晶体,获得了18种不同取向差的纯铝双晶试样。测定了晶界滑动速率与晶界取向差的关系。发现,晶界滑动速率是晶界取向差(晶界结构)的敏感量;晶界滑动激活能随取向差变化而变化,并有极小值和极大值,晶... 制取了具有[110]对称倾斜晶界的纯铝双晶体,获得了18种不同取向差的纯铝双晶试样。测定了晶界滑动速率与晶界取向差的关系。发现,晶界滑动速率是晶界取向差(晶界结构)的敏感量;晶界滑动激活能随取向差变化而变化,并有极小值和极大值,晶界滑动速率随晶界切应力的增加呈线性上升;晶界滑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铝双晶 晶界滑动 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增强LA103Z镁锂合金超塑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文杰 辛彬彬 +3 位作者 贺帅 吴宗育 杨光 李誉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3-776,共14页
利用搅拌摩擦加工(FSP)对热轧态LA103Z镁锂合金板材进行改性,研究了FSP-LA103Z合金在温度为200~350℃、应变速率为5×10^(−4)~1×10^(−2)s^(−1)时的超塑性变形行为,揭示了FSP-LA103Z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当在温度为... 利用搅拌摩擦加工(FSP)对热轧态LA103Z镁锂合金板材进行改性,研究了FSP-LA103Z合金在温度为200~350℃、应变速率为5×10^(−4)~1×10^(−2)s^(−1)时的超塑性变形行为,揭示了FSP-LA103Z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当在温度为300℃、应变速率为1×10^(−3)s^(−1)时,FSP-LA103Z合金的伸长率约为430%,曲线为流变应力稳定型,该条件下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为0.55。在FSP-LA103Z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过程中,β-Li晶粒长大并重新排列,其晶界扭曲畸变;α-Mg相经析出、断裂、长大,呈等轴状或球状在晶界均匀分布,部分重新聚合;AlLi相的固溶析出促进位错滑移从而协调晶内变形。在变形前期,β-Li主导变形,细小α-Mg抑制β-Li生长。在变形后期,α-Mg主导变形,β-Li晶粒沿着拉伸方向规律排布,使得β/β界面阻力增大不利于变形。此时,FSP-LA103Z合金主要由α/β界面滑移及α-Mg晶粒转动协调变形,随着空洞的形核、长大、合并,最终导致板材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超塑性 变形行为 应变速率敏感系数 变形机制 晶界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态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行为 被引量:47
3
作者 刘满平 马春江 +3 位作者 王渠东 吴国华 朱燕萍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7-801,共5页
研究了工业态AZ31镁合金在温度 6 2 3~ 72 3K和应变速率 1× 10 -5~ 1× 10 -3 s-1范围内的超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 ,工业态AZ31镁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 ,其最高断裂延伸率达到 314%,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达 0 .4。显微组织... 研究了工业态AZ31镁合金在温度 6 2 3~ 72 3K和应变速率 1× 10 -5~ 1× 10 -3 s-1范围内的超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 ,工业态AZ31镁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 ,其最高断裂延伸率达到 314%,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达 0 .4。显微组织观察和断口分析表明 ,工业态AZ31镁合金超塑变形主要由晶界滑动机制所控制 ,同时 ,动态再结晶也是合金超塑变形的一种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性 AZ31镁合金 晶界滑动 动态再结晶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莹莹 姚泽坤 郭鸿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9,共5页
详细的对Ti3Al金属间化合物的超塑性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知,此类合金的最佳超塑性变形温度为940-980℃,最佳超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为10^-4~10^-3s^-1,其最大延伸率可达1500%左右,接近于普通钛合金... 详细的对Ti3Al金属间化合物的超塑性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知,此类合金的最佳超塑性变形温度为940-980℃,最佳超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为10^-4~10^-3s^-1,其最大延伸率可达1500%左右,接近于普通钛合金的超塑性水平。Ti3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滑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空洞的形成和连接。针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在目前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Ti3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研究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金属间化合物 超塑性 晶界滑动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18A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润广 崔忠圻 +5 位作者 张小平 吕炎 刘金海 尹福林 颜斌 张庆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4,共4页
2618A铝合金棒材经最佳预处理工艺后,制成的试样在变形温度为475℃、应变速率为1.67×10^(-3)s^(-1)下,测得了延伸率δ为240%。经测定可知,当变形量小于90%时,晶粒等轴性较好。合金经大变形量改... 2618A铝合金棒材经最佳预处理工艺后,制成的试样在变形温度为475℃、应变速率为1.67×10^(-3)s^(-1)下,测得了延伸率δ为240%。经测定可知,当变形量小于90%时,晶粒等轴性较好。合金经大变形量改锻后,其晶粒的等轴性变形较差。较粗大的FeNiAl_9相粒子是该合金在超塑性变形时不能得到高延伸率的原因。同时经金相组织分析可知,晶粒尺寸和等轴比与变形温度高低、应变速率的大小有关。最后叙述了该合金经超塑成形后的锻件,测得其力学性能高于技术标准(Z_q-J_冶-325)要求,其晶粒度评定为1.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超塑性 等轴晶粒 晶界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基合金双态组织高温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欧文沛 黄伯云 +1 位作者 贺跃辉 曲选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自制的高温拉伸机研究了Ti-33Al—3Cr—0.5Mo合金双态组织的高温变形。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变形工艺条件下,在970℃获得了高达194%的延性。研究认为,品界和晶内位借运动作为重要的协调机制,促进了晶界滑动的顺利进行。热变形中... 采用自制的高温拉伸机研究了Ti-33Al—3Cr—0.5Mo合金双态组织的高温变形。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变形工艺条件下,在970℃获得了高达194%的延性。研究认为,品界和晶内位借运动作为重要的协调机制,促进了晶界滑动的顺利进行。热变形中的微观缺陷易产生于γ相晶粒与α2/γ为层片晶团构成的晶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变形 钛铝合金 双态组织 晶界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c铝镁合金的超塑变形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青林 尹志民 +1 位作者 杨磊 左铁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6,共3页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含微量Sc元素的AlMg合金在超塑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位错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四个连续过程:①动态再结晶;②晶界向晶内激发位错;③位错在晶内密集并且受到第二相Al3Sc质点...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含微量Sc元素的AlMg合金在超塑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位错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四个连续过程:①动态再结晶;②晶界向晶内激发位错;③位错在晶内密集并且受到第二相Al3Sc质点的阻碍作用,同时通过攀移越过晶内弥散分布的Al3Sc粒子;④位错向晶界运动并在晶界处消失。动态再结晶是合金在超塑变形中存在的组织效应,起到了细化晶粒,诱发微细晶超塑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超塑变形 晶界滑动 铝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润广 崔忠圻 +1 位作者 薛惠民 尹彦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3,共5页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830℃以初始应变速率(?)=1.67×10^(-3)s(-1)拉伸,得最高延伸率823%,流动应力23.67MPa。合金在拉伸变形时,其组织由α+β+δ三相构成;α相较硬,晶粒始终保持微细等轴状,其等轴比在1... 铝青铜 QAl 10-3-1.5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830℃以初始应变速率(?)=1.67×10^(-3)s(-1)拉伸,得最高延伸率823%,流动应力23.67MPa。合金在拉伸变形时,其组织由α+β+δ三相构成;α相较硬,晶粒始终保持微细等轴状,其等轴比在1.01~1.36范围内。显微组织参数恰是微细晶粒超塑性所要求的组织条件。试样的断裂是由于在变形后期,因空洞长大连接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性 超细化 晶界滑动 铝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共析合金室温超塑性变形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兵辉 周善初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5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用电镜等对室温下超塑性变形中的Zn-22%Al共析合金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在该合金中α相(富Al相)+β相(富Zn相)两相组织中,在三叉晶界存在亚微观破坏区和显微孔洞,在α、β晶界的某些区域存在条纹带,某些... 本文用电镜等对室温下超塑性变形中的Zn-22%Al共析合金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在该合金中α相(富Al相)+β相(富Zn相)两相组织中,在三叉晶界存在亚微观破坏区和显微孔洞,在α、β晶界的某些区域存在条纹带,某些晶粒内部存在大量位错及其缠结。据此得出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滑动、孔洞和位错运动松弛晶界引起应力集中,协调了晶界滑动的连续进行。条纹带是晶界迁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性 晶界滑动 锌合金 铝合金 室温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轧态2214铝合金的超塑性
10
作者 蒋浩民 姜勇 +2 位作者 刘润广 彭福林 尹福林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1,共4页
温轧态2214铝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发生动态回复和再结晶,晶粒尺寸产生细化,对应于应力一应变曲线在峰值后发生软化。随应变量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增大,材料的不均匀性也逐渐增加。该合金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为晶界滑动... 温轧态2214铝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发生动态回复和再结晶,晶粒尺寸产生细化,对应于应力一应变曲线在峰值后发生软化。随应变量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增大,材料的不均匀性也逐渐增加。该合金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为晶界滑动,晶内位错滑移和扩散蠕变作为重要的协调机制,促进晶界滑动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超塑性 力学特性 晶界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材料超塑性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鸿涛 李凯华 +3 位作者 孙胜辉 闫海乐 丁桦 蔡明晖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8,共11页
超塑性是一个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材料在超塑性变形时具有低流动应力、无颈缩、易成形等特点,能够解决材料难变形和复杂结构件难成形等问题。超塑成形(superplastic forming,SPF)是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各种... 超塑性是一个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材料在超塑性变形时具有低流动应力、无颈缩、易成形等特点,能够解决材料难变形和复杂结构件难成形等问题。超塑成形(superplastic forming,SPF)是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各种所需形状零件的一种成形工艺.目前,已有多个行业采用该工艺加工数千吨金属零件,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得到尤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实现材料的超塑性变形需要等轴细晶的均匀组织.当材料不具备这种组织条件时,需要进一步的预处理,这将增加金属零件的制备难度和成本。因此,实现非均匀组织材料的超塑性变形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形质量.本文中介绍了超高碳钢、双相不锈钢和低中碳钢等钢铁材料的超塑性发展情况,并结合粗晶材料超塑性机理和共生现象,分析了超塑性变形过程中非均匀组织的动态演变.同时,还总结了非均匀组织超塑性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超塑性钢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组织 超塑性 共生 晶界滑动 钢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7Ce合金组织形态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耀文 陈全德 韩顺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对铸态ZA2 7Ce合金进行固溶处理 ,获得单一均匀的固溶体后 ,分别进行 96℃ ,180℃和 2 5 0℃人工时效。采用悬挂弯曲共振法测量阻尼性能Q-1值 (阻尼本领 ) ,结果是 ,96℃人工时效后阻尼性能好于 180℃以及 2 5 0℃人工时效后的阻尼性能... 对铸态ZA2 7Ce合金进行固溶处理 ,获得单一均匀的固溶体后 ,分别进行 96℃ ,180℃和 2 5 0℃人工时效。采用悬挂弯曲共振法测量阻尼性能Q-1值 (阻尼本领 ) ,结果是 ,96℃人工时效后阻尼性能好于 180℃以及 2 5 0℃人工时效后的阻尼性能。利用SEM研究时效后微观组织 ,结果发现 ,96℃人工时效获得粒状组织 ,180℃以及2 5 0℃人工时效获得层片状组织。利用等轴晶界面滑动内耗机理分析认为 ,Z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性能 等轴晶界滑动内耗机理 悬挂弯曲共振法 固溶处理 人工时效 铸态ZA27Ce锌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锆合金高温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研究
13
作者 吴孟海 吴朝圣 +3 位作者 谭敦强 冯美兵 郭雪琪 张洪亮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测试了铌锆合金在1 000~1 800℃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并对单向拉伸后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铌锆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下降速度由快转慢,且二者逐渐接近;延伸率在1 000~1 ... 测试了铌锆合金在1 000~1 800℃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并对单向拉伸后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铌锆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下降速度由快转慢,且二者逐渐接近;延伸率在1 000~1 200℃温度区间的变化不大,但在1 200℃以上随温度增加而快速增大;断面收缩率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变化不大;铌锆合金在1 000~1 200℃温度区间内的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在1 400~1 800℃温度区间内的主要变形机制为晶界滑动;铌锆合金组织中有两种第二相粒子,其中氧化锆颗粒主要起弥散强化作用,而碳化锆颗粒主要起沉淀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锆合金 高温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位错滑移 晶界滑动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