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直径在不同轴位的特征及其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
1
作者 李璠 王梅 +1 位作者 铁金军 唐丽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9期715-719,共5页
目的基于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探讨晶状体直径在不同轴位的特征及其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方法纳入2023年7月至12月期间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180眼),将患者术眼作为观察眼。使用... 目的基于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探讨晶状体直径在不同轴位的特征及其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方法纳入2023年7月至12月期间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180眼),将患者术眼作为观察眼。使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设备CASIA2在16个轴位扫描获取患者晶状体直径数据。根据晶状体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在的扫描轴位,分为水平组、斜轴组和垂直组三个组。比较晶状体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三个组间的分布差异。采用IOL Master 700测量眼部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白到白距离、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晶状体直径与年龄、眼部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及眼部生物学参数对晶状体直径的影响。结果晶状体直径最大值[10.13(9.20,10.80)mm]显著大于晶状体直径最小值[9.26(8.21,9.9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87,P<0.001)。晶状体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575,P=0.455;H=0.927,P=0.629)。斜轴组与水平组之间的晶状体直径最大值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14);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22)。斜轴组中晶状体直径最大值出现的占比(55.2%)显著高于水平组(38.0%),晶状体直径最大值更常见于斜轴组。晶状体直径与年龄和LT均呈正相关(r_(s)=0.217,P<0.05;r_(s)=0.538,P<0.001),与ACD呈负相关(r_(s)=-0.379,P<0.001)。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β’)显示:LT对晶状体直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AL;LT和AL对晶状体直径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83,P<0.001;β’=0.314,P<0.001)。结论晶状体直径最大值在斜轴组(30°~60°和120°~150°)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水平组,晶状体直径与年龄和LT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ACD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所有影响晶状体直径的因素中,LT和AL是最关键的因素,其中LT对晶状体直径的影响较AL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直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CASIA2 眼部生物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