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峰 苏颖 +4 位作者 刘平 王继群 山艳春 徐锦堂 陈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3 5例( 13 5眼 )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技术 ,并使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 ,囊袋内植入人工...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3 5例( 13 5眼 )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技术 ,并使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4者 92眼 ,0 0 8以下者 11眼 ,0 1~ 0 3者 3 2眼。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出 联合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 晶状体半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参数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乐 陈伟 +2 位作者 邵毅 叶向彧 毛益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参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10例(10眼),采用Alcon公司Infiniti超声乳化仪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目的探讨低参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10例(10眼),采用Alcon公司Infiniti超声乳化仪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半脱位的晶状体,术中采用低参数设置(低流量、低负压、低灌注、低能量),摘出晶状体后植入囊袋张力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未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术前与术后眼压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术后6个月为(9.91±3.19)%。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性好,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参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视力提高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手术 低参数 白内障 晶状体半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勇 杨小笛 +1 位作者 高莎莎 杨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2-284,共3页
晶状体半脱位原因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患者可出现高度近视、散光、单眼复视等屈光不正,也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等并发症。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 缝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新成 陈晨 +3 位作者 贾砚文 卢国华 谢阳 潘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保守治疗无效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12例患者采用囊袋拉钩辅助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玻璃体手术处...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保守治疗无效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12例患者采用囊袋拉钩辅助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玻璃体手术处理半脱位晶状体,之后进行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对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散光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术后人工晶状体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12例12眼患者均顺利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摘除脱位晶状体,同时行巩膜层间固定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显著,裸眼视力从治疗前0.14±0.12提高至治疗后0.44±0.17(t=-5.031,P<0.001);最佳矫正视力从治疗前0.29±0.17提高至治疗后0.57±0.15(t=-4.366,P<0.001);术前眼压为(28.30±8.87)mmHg(1kPa=7.5mmHg),术后3个月眼压为(14.70±3.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P<0.05);术后3个月总散光度为(-1.35±0.73)D,角膜散光度为(-1.48±0.70)D,两者具有相关性(r=0.91,P<0.01)。术后1眼发生人工晶状体襻与光学区分离,取出人工晶状体再次使用相同方法治疗。术后3个月所有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无偏心、扭曲等,术后眼前节炎症反应轻。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效果较好,手术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 巩膜层间固定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瞳检查在诊治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杜秀娟 马晓华 +2 位作者 滕兆娥 刘正峰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强调术前散瞳检查的重要性,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25眼)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散瞳检查并根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和范围选... 目的分析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强调术前散瞳检查的重要性,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25眼)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散瞳检查并根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析术后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21例(25眼)患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极其相似,但同时有虹膜震颤、发作眼前房深度较对侧眼明显变浅的重要体征。患眼前房深度为(1.17±0.48)mm,对侧眼为(2.57±0.5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散瞳后前房深度为(1.53±0.27)mm,与散瞳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M检查显示16眼(64.0%)有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散瞳检查发现有24眼(96.0%)晶状体半脱位,散瞳检查对晶状体半脱位的检出率较UBM高。术后随访3个月~2 a,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眼压恢复正常为(17.65±2.79)mmHg(1 kPa=7.5 mmHg),与术前(48.12±3.15)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62,P〈0.05)。术后6个月,21眼(84.0%)眼压正常,4眼(16.0%)需加用降眼压药控制,眼压为(22.74±3.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47,P〈0.05)。术后2 a除1眼因悬吊IOL后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外,再次行抗青光眼手术,其余24眼眼压均正常,所有患者眼压为(18.95±3.74)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38,P〈0.05)。结论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时容易误诊;术前散瞳检查能提高晶状体半脱位的检出率,并能明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及范围,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小梁切除术不能完全根治此类青光眼,只有解除晶状体因素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瞳检查 隐匿性 晶状体半脱位 继发性青光眼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24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罗肇文 张丰菊 +1 位作者 王岳秀 孙志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24例(24眼),平均年龄(65.3±4.6)岁。术前平均视力0.20±0.13,平均眼压为(34.2±10.3)mmHg(1kPa=7.5mm-Hg)。术后...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24例(24眼),平均年龄(65.3±4.6)岁。术前平均视力0.20±0.13,平均眼压为(34.2±10.3)mmHg(1kPa=7.5mm-Hg)。术后随访3~7个月,平均4.8个月,观察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视力逐渐提高,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37±0.03、0.53±0.05和0.62±0.03,术后各时间段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眼压呈下降趋势,且呈波动性。术后2周眼压均在21mmHg以下,平均为(17.5±3.5)mmHg。术后1个月时大部分患者眼压不同程度升高,平均为(28.9±5.4)mmHg,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平均眼压为(22.6±4.7)mmHg,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术后眼压虽然有波动但长期随访眼压控制效果满意。对于术后眼压波动的机制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继发青光眼 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姗姗 陈峰 周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8-838,共1页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超声乳化术 临床应用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莹 余国成 钟敬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观察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7例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膜,植入3片式人工晶体.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术眼裸眼视力分别为... 目的:观察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7例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膜,植入3片式人工晶体.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术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47±0.21、0.51±0.23、0.56±0.24、0.52±0.27,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3±0.23、0.56±0.21、0.57±0.31、0.57±0.29,术后3个月13例人工晶体位置居中.结论: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虹膜拉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强 陈国辉 +1 位作者 陆斌 马晓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 评价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 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 目的 评价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 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术方法 并发症 囊袋张力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莲 张广斌 钟敬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0-981,984,共3页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在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54眼)马凡综合征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晶状体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在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54眼)马凡综合征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晶状体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疗效和并发症等。结果 32例54眼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6者15眼,0.3~0.6者36眼,<0.3者3眼。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晶状体脱位、眼压升高及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囊袋张力环应用于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摘出手术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避免或减少玻璃体脱出,是马凡综合征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茂 肖凯霖 +1 位作者 张少斌 王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12例(21眼)马凡综合征伴透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摘出联合IOL巩膜固定植入... 目的评价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12例(21眼)马凡综合征伴透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摘出联合IOL巩膜固定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其中,IOL巩膜固定采用了小切口(2.85 mm)、可折叠、一片式、四襻固定型美国博士伦Akreos IOL。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术后第1天2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前UCVA为0.01~0.30 (0.13±0.11),BCVA为0.01~0.60 (0.29±0.17)。随访33~73(57.75±13.78)个月,术后最后一次随访,UCVA为0.10~0.80(0.41±0.22),BCVA为0.20~1.00(0.70±0.27),两者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OL位置居中,瞳孔圆。结论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固定型Akreos IOL悬吊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晶状体半脱位 小切口 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半脱位的自闭式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12
作者 曾广川 廖 武 李瑜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8-318,共1页
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既往许多学者已有报道.本文对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采用自闭式小切口,信封式截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17眼),男10例(12眼),女5例(5眼).年龄... 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既往许多学者已有报道.本文对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采用自闭式小切口,信封式截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17眼),男10例(12眼),女5例(5眼).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半脱位 自闭式小切口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囊袋张力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
13
作者 邵彦 刘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478-478,共1页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晶状体半脱位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Cionni张力环在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景清荷 陈佳惠 +3 位作者 季樱红 杨晋 蒋永祥 卢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拉钩联合Cionni改良张力环(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MCTR)在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6例(16... 目的探讨应用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拉钩联合Cionni改良张力环(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MCTR)在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6例(16眼),脱位范围在90°~120°7眼、>120°~180°5眼、>180°~270°4眼,其中合并虹膜根部离断3眼、express植入1眼、青光眼瓣膜阀植入1眼。根据前房玻璃体情况,行曲安奈德染色后经前房或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割术,连续环形撕囊后使用2~4个囊袋拉钩钩住撕囊边缘,稳定晶状体囊袋并使其居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MCTR植入及巩膜层间缝合固定,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前囊口、IOL位置、眼压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白内障吸出、MCTR及IOL植入;其中植入双钩MCTR 7眼,单钩9眼。术后视力>0.5者9眼,>0.3~0.5者4眼,>0.1~0.3者2眼,≤0.1者1眼,术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3,P=0.000)。Pantacam眼前段分析系统获得Scheimpflug图像分析IOL居中性好,无MCTR及IOL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皮质残留、房水后部返流综合征、前囊撕裂、前囊口收缩、后囊膜混浊等。结论有效前房或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拉钩联合Cionni张力环植入是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白内障 晶状体 Cionni改良张力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念东 宋旭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观察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15例(19眼)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150°~270°)患者均行连续环形撕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张力环(capsular tention ring,CTR)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目的观察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15例(19眼)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150°~270°)患者均行连续环形撕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张力环(capsular tention ring,CTR)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术后随访2~9个月,记录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IOL-CTR-晶状体囊袋复合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除1眼合并虹膜炎和先天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无增视外,其余患眼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术前裸眼视力眼前手动~0.3,平均0.07;术后0.3~1.2,平均0.60;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3.728,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1.2。9眼术后2个月行二期IOL-CTR-晶状体囊袋复合体单点巩膜缝合固定术。末次随访时,IOL和CTR均位于晶状体囊袋内;2眼(均未行二期手术)IOL-CTR-晶状体囊袋复合体轻度移位,2眼晶状体后囊混浊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有效,单点巩膜缝合固定术有助于IOL-CTR-晶状体囊袋复合体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囊袋内张力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钝挫伤致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1例
16
作者 陈熙 万迪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734-734,共1页
关键词 眼钝挫伤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晶状体半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及张力环脱位一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项鹂 刘谊 张军军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后发性白内障 玻璃体流失 病例报道 偏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18
作者 王德杰 田军 +2 位作者 王淑霞 张才擎 康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3期11-13,共3页
近10年来,我们共收集了25例马凡氏综合征,其中1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例做了尸解。结合复习文献,现就其临床与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本病诊断水平。临床资料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50岁,平均22岁。主要症状和体征... 近10年来,我们共收集了25例马凡氏综合征,其中1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例做了尸解。结合复习文献,现就其临床与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本病诊断水平。临床资料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50岁,平均22岁。主要症状和体征为眼部异常16例,均有不同程度视力障碍,主要表现为高度近视、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征 影像学诊断 眼部异常 高度近视 升主动脉 晶状体半脱位 胸廓畸形 二尖瓣关闭不全 继发青光眼 脊柱后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甲唑胺片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诊疗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古秋梅 范家明 曲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2-403,共2页
患者, 女, 55岁, 彝族, 于2020年7月15日因双眼被混凝土击伤2个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诊断为双眼钝挫伤、左眼视网膜脱离、右眼晶状体半脱位, 并行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术, 术后恢复良好;8月26日患者因右眼... 患者, 女, 55岁, 彝族, 于2020年7月15日因双眼被混凝土击伤2个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诊断为双眼钝挫伤、左眼视网膜脱离、右眼晶状体半脱位, 并行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术, 术后恢复良好;8月26日患者因右眼视物不清, 偶感眼痛、眼胀再次就诊。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专科查体:视力右眼0.04, 左眼数指/30 cm;右眼角膜透明, 前房浅, 瞳孔正圆, 4∶00位可见虹膜后粘连, 对光反射迟钝, 晶状体混浊、向前移位, 玻璃体混浊, 视网膜平伏;左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 眼底散在激光斑, 视网膜平伏, 其余眼部结构无异常;眼压右眼35.5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15.2 mmHg。入院诊断:右眼钝挫伤、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晶状体半脱位、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硅油眼。术前1 d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035)每日2次, 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每日3次。于8月27日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见右眼晶状体4:00~11:00位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术后第1天右眼视力0.15, 前房偏浅, 瞳孔正圆, 对光反射迟钝, 人工晶状体位正, 其余眼部结构无异常;左眼同术前。术后右眼高眼压, 最高时40.2 mmHg, 继续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每日2次, 连续服用14 d;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连续用药2 d;头孢硫脒2 g静脉滴注每日2次, 连续用药3 d以预防感染;右眼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9月8日门诊复查患者眼压右眼13.6 mmHg, 左眼15.4 mmHg, 停用醋甲唑胺片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人民医院 玻璃体切割 玻璃体混浊 虹膜后粘连 光反射迟钝 晶状体半脱位 视网膜复位 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