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正常人群晶状体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王欢
宋慧
汤欣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0-654,共5页
-
文摘
背景 关于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和眼轴长度(AL)中晶状体厚度(LT)和前房深度(ACD)等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在中国尚缺乏相关报道. 目的 测量正常人群LLT和ACD,探讨年龄、性别、AL等因素对LT和ACD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 3年3-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体检的10岁以上正常受检者433人866眼,包括男195人390眼,女238人476眼,使用Lenstar LS900测量仪对受检者AL、ACD、LT等眼球生物学参数进行测量,计算ACD/AL、LT/AL及(ACD+LT)/AL值.将受检者按年龄分为10 ~20岁组、21 ~ 30岁组、31 ~40岁组、41 ~50岁组、51 ~60岁组和≥61岁组,按AL分为22 mm≤AL<24 mm组、24 mm≤AL<26 mm组和AL≥26 mm组,然后对影响各生物学参数的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 正常男性AL、ACD、LT值分别为(24.41±1.37)、(2.89±0.42)、(4.05±0.52) mm,正常女性AL、ACD、LT值分别为(23.83±1.31)、(2.72±0.40)、(4.20±0.44) mm,不同性别间AL、ACD和L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 278、6.102、-4.595,均P=0.000);不同眼别的受检眼ACD、LT、ACD/AL、LT/AL、(ACD+LT)/AL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3、0.186、-0.754、0.296、-0.168,均P>0.05),22 mm≤AL<24 mm组、24 mm≤AJ<26 mm组和AL≥26 mm组间受检眼ACD值随AL的增长而增加,而LT值随AL增长而降低,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640、94.569,均P=0.000);其中24 mm≤AL<26 mm组和AL≥26 mm组ACD值明显高于22 mm≤AL<24 mm组,LT值明显低于22 mm≤AL<24 m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年龄组受检者中随着年龄增加ACD值逐渐变小,LT值逐渐增大,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4.531、373.225,均P=0.000).线性回归分析ACD(mm)=-0.015 ×年龄(岁)+3 434(F=-22.979,P=0.000);LT(mm)=0.024×年龄(岁)+3.122(F=44.856,P=0.000),LT/AL=0.001×年龄(岁)+0.122(F=37.982,P=0.000);(ACD+LT)/AL=0.001×年龄+0.259(F=22.451,P=0.000). 结论 与正常女性相比,正常男性LT较薄,ACD较深;正常人群AL越长,LT越薄,ACD越深;随年龄的增加,LT增厚,ACD变浅.
-
关键词
生物测量
晶状体/解剖
前房/解剖
眼轴
年龄
性别
人
-
Keywords
Bio-measurement
Lens/anatomy
Anterior chamber/anatomy
Axis,ocular
Age
Gender
Humans
-
分类号
R770.4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