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DTD二维光子晶体器件设计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小舟 张冶金 +3 位作者 杨四刚 陆洋 陈向飞 谢世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35,共3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二维光子晶体器件设计软件PCCAD,所用的核心算法是时域有限差分法。与同类FDTD商业软件相比,特点在于其具有多种光子晶体结构编辑模板,多种点源、线源,先进的边界吸收技术及多种参数优化扫描等功... 介绍了一个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二维光子晶体器件设计软件PCCAD,所用的核心算法是时域有限差分法。与同类FDTD商业软件相比,特点在于其具有多种光子晶体结构编辑模板,多种点源、线源,先进的边界吸收技术及多种参数优化扫描等功能。快速傅里叶变换及Pade算法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使模拟更加精确、快速。软件适用于各种平面光子晶体的仿真设计,探索新的器件结构。最后,利用此软件设计了直波导、T型波导等二维平面光子晶体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光子晶体设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青铜结构铌酸盐晶体的分子设计及其掺杂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高科 吴伯麟 欧阳世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32,共4页
研究了钨青铜(TB)型铌酸盐晶体分子设计及其掺杂的原理。讨论了分子设计及掺杂对TB型铌酸盐晶体的结构、生长及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掺铜铌酸钡钠(BNN)和掺铬铌酸锶钡(SNB:60)的晶格常数。在TB型铌酸盐晶体的合成中,掺... 研究了钨青铜(TB)型铌酸盐晶体分子设计及其掺杂的原理。讨论了分子设计及掺杂对TB型铌酸盐晶体的结构、生长及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掺铜铌酸钡钠(BNN)和掺铬铌酸锶钡(SNB:60)的晶格常数。在TB型铌酸盐晶体的合成中,掺杂必然引起晶体中其它组分的变化,掺杂是晶体分子设计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青铜 分子设计 掺杂 铌酸盐 晶体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L单元电路晶体管尺寸设计
3
作者 廖安平 张夏 梁蓓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功耗延时积最优化时对应的MCML电路工作的电流,在matlab环境下得出晶体管大小的最优化算法,由电流和约束条件确定电流源、逻辑运算、有源负载晶体管尺寸大小。
关键词 MCML电路 晶体管尺寸设计 高速低功耗逻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的理论方法发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哲帅 吴以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73-1781,共9页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一类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激光技术的发展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为加速探索新型优秀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步伐,近六十年来旨在阐明其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论方法不...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一类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激光技术的发展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为加速探索新型优秀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步伐,近六十年来旨在阐明其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论方法不断发展。本文围绕非线性光学晶体理论方法发展方面的几个重要阶段,回顾并总结了陈创天教授研究思想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晶体 阴离子基团理论 晶体探索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器件的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德利 刘百勇 +2 位作者 龚雪皓 郑学仁 吴朝晖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以晶体管设计为例,将遗传算法应用在半导体器件设计领域从而替代传统的设计方法,即给出输入电学设计要求,便能在计算机模拟运算后输出满足要求的多组参数,从而为实现半导体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迈出一大步。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晶体设计 优化设计 半导体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in viaduct structure-borne noise reduc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SHI Duo-jia ZHAO Cai-you +3 位作者 ZHANG Xin-hao ZHENG Jun-yuan WEI Na-chao WA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513-2531,共19页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s of viaducts and low-frequency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caused by train excit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mportance.A new floating-slab track vibration isolator-non-obstructi...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s of viaducts and low-frequency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caused by train excit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mportance.A new floating-slab track vibration isolator-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is proposed herein,which uses the particle damping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and bandgap vibration control theory.The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bration control.The paper explores the structure-borne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s installed on different bridge structures under varying service conditions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 load transferred to the bridge is obtained from a coupled train-FST-bridge analytic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bridges.The vibration response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while the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is simulated using the frequency-domai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parameters of the NOPD-PCVI are optimized so that its frequency bandgap matches the dominant bridge structural noise frequency range.The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s is compared to the steel-spring isolation under different servic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 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band gap optimization floating-slab track bridge structure-borne nois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超高镍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鸿峥 许玉芬 王延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2,31,共9页
超高镍正极材料作为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最高,一方面可以提高能量密度,但另一方面其循环性能与热稳定性随之恶化。本文... 超高镍正极材料作为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最高,一方面可以提高能量密度,但另一方面其循环性能与热稳定性随之恶化。本文简要分析了超高镍正极材料容量衰退机理,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元素掺杂、表面包覆、形态设计及晶体设计等改性手段进行了总结,指出目前的改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超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但仍然存在能量密度与结构稳定不匹配问题,以及如何从实验室阶段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等问题,需要深入探究替代元素影响机制、掺杂量范围及掺杂工艺,结合多种改性方法来解决能量密度与结构稳定不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超高镍正极材料 容量衰退 材料改性 元素掺杂 表面包覆 形态设计 晶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