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晶体学模型估算单相多晶体材料屈服临界分切应力 被引量:1
1
作者 宗毳 毛卫民 +1 位作者 朱国辉 谢利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对多晶体材料在变形初期晶粒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行为进行分析。在应变量很小的情况下,依照多晶体塑性变形的Sachs模型,并利用Schmid定律,通过区分多晶体材料在宏观屈服状态下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晶粒,建立了多晶体材料屈服临界分切应... 对多晶体材料在变形初期晶粒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行为进行分析。在应变量很小的情况下,依照多晶体塑性变形的Sachs模型,并利用Schmid定律,通过区分多晶体材料在宏观屈服状态下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晶粒,建立了多晶体材料屈服临界分切应力的计算模型。以SPHC热轧板与X10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根据室温拉伸实验测得两种实验材料的屈服强度,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算两者的取向分布函数数据,确定这两种多晶体材料宏观屈服时塑性变形晶粒的体积分数,估算了其屈服临界分切应力。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合理可行,SPHC热轧板与X100管线钢宏观屈服时塑性变形晶粒的体积分数分别为94.8%和93.7%,屈服临界分切应力分别为106.3MPa和296.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临界分切应力 晶体学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向条件下Al-Cu-Mg-Sc-Zr合金薄板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加林 尹志民 +2 位作者 唐蓓 商宝川 何振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3-1927,共5页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以及取向分布函数(ODF)测定研究T3态Al-Cu-Mg-Sc-Zr合金(2524SZ-T3)薄板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薄板在与轧制方向呈30°,60°和90°...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以及取向分布函数(ODF)测定研究T3态Al-Cu-Mg-Sc-Zr合金(2524SZ-T3)薄板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薄板在与轧制方向呈30°,60°和90°方向上的强度较0°和45°方向上的强度稍低,伸长率则在60°方向上最高,薄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平面各向异性指数分别为0.9%,3.3%和6.6%;2524SZ-T3态铝合金薄板具有明显的再结晶织构{110}-111-和CubeND旋转立方织构{001}-310-,同时还保留较弱的轧制织构即Goss织构{011}-100-;不同取向条件下2524SZ-T3合金薄板的平面各向异性与合金的晶粒结构以及晶体学织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合金 平面各向异性 取向分布函数(ODF) 晶体学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向条件下Al-Mg-Sc合金薄板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琴 潘清林 +3 位作者 韦莉莉 李波 王迎 尹志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1-929,共9页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以及取向分布函数(ODF)测定研究冷轧态、冷轧-退火态Al-Mg-Sc合金(俄罗斯牌号01570)薄板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薄板在横向、纵向和与纵向成30&...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以及取向分布函数(ODF)测定研究冷轧态、冷轧-退火态Al-Mg-Sc合金(俄罗斯牌号01570)薄板在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薄板在横向、纵向和与纵向成30°方向的强度比45°和60°方向上的强度高,横向力学性能优于纵向力学性能,在45°方向的屈服强度最低,伸长率最高;冷轧态铝合金薄板具有明显的Brass织构{110}-112-,Copper织构{112}-111-和S织构{123}-634-,经350℃退火1h后板材的织构组态变化不大。合金板材中弥散析出的Al3(Sc,Zr)粒子会促进{011}-112-变形织构的形成与稳定,阻止立方织构{100}-001-的形成;不同取向条件下Al-Mg-Mn-Sc-Zr合金薄板的平面各向异性与合金的晶粒结构及晶体学织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570铝合金板材 平面各向异性 取向分布函数 晶体学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结构对镁合金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立吉 王保杰 孙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98-402,共5页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生物兼容性、导电导热性等,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成为制约其广泛...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生物兼容性、导电导热性等,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微观结构对镁及镁合金腐蚀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目的,综述了近年来微观结构中晶粒结构关于镁合金腐蚀的研究进展,从晶粒尺寸、混晶结构、晶体学织构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当前研究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晶粒结构与镁合金腐蚀行为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晶粒结构 腐蚀 晶粒尺寸 混晶 晶体学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特征对AA2099铝锂合金疲劳加载分层断裂影响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仇伟夷 祝祥辉 +2 位作者 黄伟九 杨绪盛 汪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及背散射电子等成像分析手段,从晶体学织构、晶界特征等角度研究了热处理对AA2099铝锂合金疲劳加载时分层断裂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A2099铝锂合金疲劳加载时分层断裂多发生于平直的高角晶界处,断裂区域晶粒通常... 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及背散射电子等成像分析手段,从晶体学织构、晶界特征等角度研究了热处理对AA2099铝锂合金疲劳加载时分层断裂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A2099铝锂合金疲劳加载时分层断裂多发生于平直的高角晶界处,断裂区域晶粒通常为Brass取向,且裂纹扩展方向平行于晶粒的{110}面。分层断裂现象与晶界曲折程度有直接关系,相比于T81试样和T83试样,固溶态(ST)试样晶界更为曲折,相对更难发生分层断裂。预拉伸量的增加使T83试样与T81试样的晶界析出相形貌迥异;循环载荷作用过程中,T83试样粗大颗粒状晶界析出相处的界面脱粘加剧了分层断裂,因此分层断裂严重程度为:T83试样>T81试样>ST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晶体学织构 晶界特征 分层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kinetics and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CaO·SiO2 in low-calcium system during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被引量:2
6
作者 PAN Xiao-lin CUI Wei-xue +1 位作者 ZHANG Can YU Hai-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269-3277,共9页
The crystal structure,formation kinetics and micro-morphology of CaO·SiO2 during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in low-calcium system by XRD,FT-IR,Raman and SEM-EDS methods.When the molar ratio o... The crystal structure,formation kinetics and micro-morphology of CaO·SiO2 during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in low-calcium system by XRD,FT-IR,Raman and SEM-EDS methods.When the molar ratio of CaCO3 to SiO2 is 1.0,β-2CaO·SiO2 forms firstly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and then CaO·SiO2 is genera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reaction of pre-formed 2CaO·SiO2 with SiO2.3CaO·SiO2 and 3CaO·2SiO2 do not form either in the heating or sintering process.Rising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prolonging the holding time promote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2CaO·SiO2 to CaO·SiO2,resulting in the sintered products a small blue shift and broadening in Raman spectra.The content of CS can reach 97.4%when sintered at 1400℃ for 1 h.The formation kinetics of CaO·SiO2 follows the second-order chemical reaction model,and the corresponding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are 505.82 kJ/mol and 2.16×10^14 s^−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silicate compounds formation kinetics crystal 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sinter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