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Ga基区高反压晶体三极管V—1特性分析
1
作者 修显武 孙海波 +3 位作者 裴素华 杨利 周忠平 郭兴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5期32-35,共4页
从器件物理的角度,对杂质、掺杂方式不同,形成基区的高耐压晶体三极管I-V负阻效应随机性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负阻摆幅的大小对小电流注入下放大性能的优劣产生直接影响,而对发射极-收集极间的真正击穿电压并无减小损失;进一步证明了在Si... 从器件物理的角度,对杂质、掺杂方式不同,形成基区的高耐压晶体三极管I-V负阻效应随机性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负阻摆幅的大小对小电流注入下放大性能的优劣产生直接影响,而对发射极-收集极间的真正击穿电压并无减小损失;进一步证明了在SiO_2/Si系统中,开管扩Ga形成的晶体管,具有耐压高、漏电流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Ga基区 高反压晶体三极管 V-1特性 负阻效应 击穿电压 电流放大系数 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三极管的综合性能检测装置
2
作者 黄正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7年第5期82-84,共3页
晶体三极管的综合性能检测装置黄正华(石油大学数理系东营市257062)熟悉与掌握晶体三极管外部特性与工作特性是正确使用它的先决条件。我们研制的晶体三极管综合性能检测技术与装置仪表可快速而准确地分辨出管子的三电极名称b... 晶体三极管的综合性能检测装置黄正华(石油大学数理系东营市257062)熟悉与掌握晶体三极管外部特性与工作特性是正确使用它的先决条件。我们研制的晶体三极管综合性能检测技术与装置仪表可快速而准确地分辨出管子的三电极名称b、c、e极,并能直观、清晰地显示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三极管 检测装置 电流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脚”的问题──关于晶体三极管管型和基极的判别
3
作者 杨启华 康春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晶体三极管 基极 判别方法 管型 管脚 电阻值 技工学校 单向导电性 问题 反向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三极管β值的测试方法
4
作者 李振鹏 《半导体技术》 CAS 1981年第4期63-64,共2页
β代表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Ic/I-b。Ic是集电极电流,Ib是基极电流。 当Ic和Vc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取值不同时β值也略有不同。因此手册上所规定的β值都是在一定的Ic和Vce数值下测得。测试时按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 β代表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Ic/I-b。Ic是集电极电流,Ib是基极电流。 当Ic和Vc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取值不同时β值也略有不同。因此手册上所规定的β值都是在一定的Ic和Vce数值下测得。测试时按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先调节Ec使Vce为规定值,再调节Eb使Ic为规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三极管 恒流法 电流 晶体 集电极 基极 半导体三极管 集电装置 测量方法 测试方法 反馈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初探
5
作者 计承军 《兵工自动化》 1996年第3期85-90,共6页
本文对晶体三极管特性的六种参数制之间相互转换关系进行了推导,扼要地介绍了h参数制在三种基本电路的应用与三种电路h参数转换关系,还简单介绍了不同参数制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四端网络 晶体三极管 参数制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极管系数自动测量仪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朱俊 朱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0,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需区分通用三极管的三极,以及无需区分PNP型或NPN型,而能自动地测出所需三极管参数的方法。并对此方法进一步实用化提出了四个方向。
关键词 晶体三极管 参数 自动测量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克电路在大信号作用下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奚建春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研究了丘克电路在大信号作用下的工作情况,指出了原有小信号的等效电路未能分析与解释的现象,经计算机仿真,初步找到了在实际研制该电路中常常烧坏晶体三极管的内在原因,从而说明了在此种电路的两个状态转接中,电感与电容的储能所... 研究了丘克电路在大信号作用下的工作情况,指出了原有小信号的等效电路未能分析与解释的现象,经计算机仿真,初步找到了在实际研制该电路中常常烧坏晶体三极管的内在原因,从而说明了在此种电路的两个状态转接中,电感与电容的储能所引起的过渡过程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电路 丘克电路 大信号 晶体三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OLED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琦 成建波 +2 位作者 张义德 陈文彬 扈艳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4-677,共4页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从而可消除因ITO阳极电阻压降所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性问题。其中恒流源的设计是整个驱动电路设计的重点。采用的晶体管恒流源,以晶体三极管为主要组成器件,同时采用一定的温度补偿和稳压措施,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测试改进完成设计。该恒流源驱动电路的设计较为简单、成本低、而且易于集成,在改进PM-OLED驱动电路方面作了相应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恒流源 驱动电路 无源矩阵 驱动电路设计 晶体管恒流源 OLED 显示亮度 晶体三极管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模式研究——以高端芯片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洪方 陈岳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0引言信息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第一个晶体三极管,美国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十年发展,建立了领先且完备的信息产业体系,英特尔、微软、高通、IBM、甲骨文等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信息产业经过... 0引言信息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第一个晶体三极管,美国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十年发展,建立了领先且完备的信息产业体系,英特尔、微软、高通、IBM、甲骨文等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信息产业经过发展和演化,逐步形成了以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为主的信息产业集群,相关企业掌握着大量信息领域高端产品关键核心技术,占据着信息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价值链高端位置,掌控了全球信息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一直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自主研发产品满足不了各行业应用需求,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产品占据,中国信息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产业 全球价值链 自主创新模式 高端产品 晶体三极管 研发设计 英特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im2001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运华 《职教论坛》 2004年第5期41-,共1页
  Multisim2001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图象交互技术公司,简称IIT公司)在EWB5.0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更高版本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相当于EWB6.0).由于EWB5.0最重要的功能是电路仿真,所以其更高版本干脆就叫做Mul...   Multisim2001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图象交互技术公司,简称IIT公司)在EWB5.0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更高版本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相当于EWB6.0).由于EWB5.0最重要的功能是电路仿真,所以其更高版本干脆就叫做Multisim(万能仿真),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电路: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所需要的元器件及电路仿真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均可直接从屏幕上选取;②虚拟仪器的控制面板外形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射极放大电路 单级 级(透平机械) 阻容耦合 MULTISIM2001 数据域示波器 分析仪器 逻辑分析仪 数字电路 虚拟仪器 发射结 轻子 电子 快捷方便 输出波形 晶体三极管 电路仿真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用表的附加器
11
作者 金秀慧 《教育学报》 1997年第2期41-42,44,共3页
关键词 万用表 晶体三极管 印制板 被测晶体 附加器 穿透电流 测量范围 测量电流 电流放大系数 满度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除金马-1065型联合收割机电子燃油泵故障一例
12
作者 周兆启 潘延明 《江苏农机化》 2000年第5期34-34,共1页
金马-1065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时,机车突然熄火了,再起动时,依然不着,经查是电子泵晶体三极管(3DD207)管子烧毁子。通过更换晶体三极管,电子燃油泵又正常工作了。 下面是电子燃油泵电路图供电子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电子燃油泵 联合收割 晶体三极管 电子泵 除金 再起动 供电子 正常工作 机车 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为10兆周的计算机线路
13
作者 亚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1963年第7期14-23,共10页
本文介绍关于工作频率达10兆周的计算机线路的设计。文章包括:(i)采用饱和晶体三极管及二极管逻辑的基极电流开关逻辑线路。(ii)每级的典型延迟为100毫微秒的晶体管电阻逻辑。(iii)工作频率为10兆周的十进计数器。(iv)工作频率为10兆周... 本文介绍关于工作频率达10兆周的计算机线路的设计。文章包括:(i)采用饱和晶体三极管及二极管逻辑的基极电流开关逻辑线路。(ii)每级的典型延迟为100毫微秒的晶体管电阻逻辑。(iii)工作频率为10兆周的十进计数器。(iv)工作频率为10兆周的射极耦合多谐振荡器。(v)产生具有快速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大幅度电流脉冲的两种方法。这种脉冲能用来驱动工作于高频的磁心矩阵存贮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极电流 正向压降 晶体三极管 二极管 分支系数 晶体 半导体三极管 漏电流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