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GIS的长江三峡景观视觉敏感度模糊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汤晓敏 王云 +1 位作者 咸进国 王祥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9-1685,共7页
利用长江三峡(重庆段)2002年Landsat ETM+和SPOT遥感影像解译资料,结合其他图文资料及现场调查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相关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定义峡谷景观视觉敏感度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函... 利用长江三峡(重庆段)2002年Landsat ETM+和SPOT遥感影像解译资料,结合其他图文资料及现场调查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相关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定义峡谷景观视觉敏感度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函数,并在GIS中利用地图几何代数(map algebra)求出单因子对各个级别的隶属度函数并建立每个栅格点的模糊关系矩阵.利用Delphi法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集.通过GIS的栅格运算模块(grid caculator)对同一敏感级别的各个指标进行加权运算,得出每个栅格相对于各个级别的敏感度隶属度的综合指数,根据最大化原则确定每个栅格景观视觉敏感度级别.结果表明:①长江三峡(重庆段)景观视觉敏感度可分为4级,其中一级敏感区占区域总面积的2.38%;②景观视觉敏感度与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③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知名度较高的景观具有高敏感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研究区域的景观规划、保护与管理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视觉敏感度 模糊评价 隶属度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三峡 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昆明市海口林场森林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明慧 张夸云 +1 位作者 赵林森 陈金龙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昆明市海口林场遥感影像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地形图及数字化等高线得到的DEM数据为信息源,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坡度、距离2个因子对海口林场森林景观的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敏感度最高的一级敏感区面积为1.5... 以昆明市海口林场遥感影像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地形图及数字化等高线得到的DEM数据为信息源,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坡度、距离2个因子对海口林场森林景观的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敏感度最高的一级敏感区面积为1.5 km2,只占林场总面积的1.9%;敏感度次之的二级、三级敏感区面积为34.5 km2,占总面积的46%,但树种结构相对单一;四级敏感区面积为40 km2,占总面积的52.1%,占比最大。基于评价结果,提出海口林场森林景观开发利用建议: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营造疏密有致、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同时加强非煤矿山企业的监管,合理规划观景道路,保护景观敏感度高区域,提高森林景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视觉敏感度 坡度 距离 海口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的哈尼梯田视觉景观关键区识别 被引量:27
3
作者 章侃丰 角媛梅 +3 位作者 刘歆 刘志林 刘澄静 尚升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61-3672,共12页
以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主要视觉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和出现几率3个客观因子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得到50名专业人士的主观偏好,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和主观偏好评分,构建敏感度-主观偏好矩... 以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主要视觉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和出现几率3个客观因子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得到50名专业人士的主观偏好,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和主观偏好评分,构建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将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视觉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景观保护、规划建议。结果表明:老虎嘴、麻栗寨茶厂位于敏感度、偏好评价双高的"视觉景观关键区",多依树属于偏好评价高、敏感度低的"自然发展区",黄草岭是敏感度高、偏好评价低的"优先改进区",坝达、箐口、全福庄是敏感度、偏好评价双低的"次优先改进区"。通过构建矩阵结合主客观两方面的评价结果,GIS有效量化抽象的数据,偏好评价真实反映观景者内心感知,为当下的景观视觉评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景观视觉敏感度 主观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的宜兴竹海视觉景观关键区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小雨 范少辉 +2 位作者 尹子旭 张美曼 官凤英 《竹子学报》 2020年第3期78-90,共13页
为识别宜兴竹海视觉景观的关键区域,以江苏省宜兴市宜兴竹海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把宜兴竹海聚集人群较多的11个观景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ArcMap10.2处理视觉敏感度的3个客观分量——相对坡度(Sa)、相对距离(Sd)和出现几率(St),对景观视... 为识别宜兴竹海视觉景观的关键区域,以江苏省宜兴市宜兴竹海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把宜兴竹海聚集人群较多的11个观景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ArcMap10.2处理视觉敏感度的3个客观分量——相对坡度(Sa)、相对距离(Sd)和出现几率(St),对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分析,使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获得70名专业人员的主观偏好评分值,综合GIS和SBE法的评分结果,采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法)构建研究区视觉景观的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将宜兴竹海划分为4个视觉景观区域并依据分区结果对竹林景观保护、景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由结果可知:百竹园、嬉水池观景平台的景观敏感度、主观偏好评分双高,属于宜兴竹海的"视觉景观关键区",苏南第一峰、寂照禅寺观景平台的主观偏好评分高、景观敏感度低,属于"景观自然发展区",太湖之源、入口广场、冒龙池观景平台的景观敏感度高、主观偏好评分低,属于"景观优先改进区",索桥凌波、观瀑阁、赏竹亭观景平台的景观敏感度、偏好评价双低,属于"景观次优先改进区"。构建矩阵兼顾主客观因素对视觉景观优劣进行评价,使用GIS空间分析量化抽象的竹林视觉景观数据,主观偏好评分法反映公众对竹林视觉效果的真实感受,为旅游区景观视觉评价及关键区识别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景观视觉敏感度 主观偏好 视觉景观关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齐增湘 徐卫华 肖志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8,F0002,共5页
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 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美景度较高,针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次之,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较差;视觉景观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距道路500 m内,视觉景观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总体较好,很好级和较好级视觉景观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质量评价 视觉景观敏感度 模糊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秦岭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SBE法的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冬季视觉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金龙 陈慧婷 +2 位作者 李佩 青果 罗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2-269,共8页
以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冬季主要视觉景观为研究对象,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美景度法,评价获取客观景观视觉敏感度和主观美景度评分,采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构建景观视觉敏感度-美景度矩阵,将桂林国家森林公... 以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冬季主要视觉景观为研究对象,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美景度法,评价获取客观景观视觉敏感度和主观美景度评分,采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构建景观视觉敏感度-美景度矩阵,将桂林国家森林公园视觉景观点划分为4类区域并提出相应的视觉景观保护、规划管理建议。结果表明,各景观点中星空露营基地景观视觉综合敏感度值最高(2.558)、万松叠翠最低(1.794),疏影寻梅美景度最高(1.800)、浣溪叠石最低(0.060);疏影寻梅、星空露营基地、沙河水库位于敏感度、美景度双高的“视觉景观关键区”,清风竹影属于敏感度低、美景度高的“自然发展区”,寻远通幽、环翠迎宾、浣溪叠石处于敏感度高、美景度低的“优先改进区”,万松叠翠、明月松间、观林亭处于敏感度、美景度双低的“次优先改进区”。该研究一方面为桂林国家森林公园视觉景观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为森林公园视觉景观综合评价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景观评价 景观视觉敏感度 美景度 GIS 桂林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型郊野公园中文化遗产分级保护范围划定方法研究——以太钢城郊森林公园为例
7
作者 高静 李乐宁 《园林》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随着郊野公园不断扩大建设量的趋势,现存文化遗产面临着如何在景观开发中确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范围的问题。本文从景观的两大关键层面出发,基于GIS分析景观安全格局并将其与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相结合,从生态、视觉两个角度研究山西钢盛城... 随着郊野公园不断扩大建设量的趋势,现存文化遗产面临着如何在景观开发中确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范围的问题。本文从景观的两大关键层面出发,基于GIS分析景观安全格局并将其与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相结合,从生态、视觉两个角度研究山西钢盛城郊森林公园设计。本着全面保护的理念,对文化遗产周边环境进行分级保护范围划定,以便在郊野公园设计实施中实现多赢。通过确定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区以及视觉保护重要性分区,再综合叠加最终确定文化遗产周边环境分级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型郊野公园 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