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志中 陈汉章 易南斗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周长、斑快数的分布极不平衡,尤其在3类主要斑块类型中,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农田、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和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黄山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表明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保护区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区受灾典型小流域景观要素斑块特征——以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俞伟 张广帅 +5 位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刘奕 陈灿 李键 林勇明 《农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型,其面积和周长之和分别占全流域的84.51%和73.98%;各景观类型面积大小顺序与周长大小顺序基本一致,但其各个景观要素内各斑块周长和面积分布极不均匀,尤其以阔叶林、道路和沟道最为明显;经受过自然灾害或受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景观破碎度明显高于植被覆盖区域景观;不同景观斑块形状不一,道路和沟道的形状最不规则,而光板岩形状最接近正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保河小流域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