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E-SD法的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美学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安华 王淑贤 +1 位作者 吕少卿 马璐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0-260,共11页
为探究公众对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的审美偏好,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园博园中13座城市园林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在样地拍摄的48张照片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和语义差异法(SD),以SPSS 26.0软件建立公众... 为探究公众对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的审美偏好,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园博园中13座城市园林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在样地拍摄的48张照片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和语义差异法(SD),以SPSS 26.0软件建立公众偏好与园林景观要素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城市展园48处景观美景度值范围为-1.38~0.71,取自苏州园、南京园、无锡园等样本照片美景度评分明显高于宿迁园、盐城园及连云港园,说明江南古典园林的历史地位固化印象对公众审美起主导作用;2)美景度均值为正向值的有苏州园(0.33)>南京园(0.29)>无锡园(0.23)>常州园(0.22)>泰州园(0.16)>镇江园(0.1),说明这些城市园林的样本照片与公众审美契合度高;3)影响城市展园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包括建筑造型、空间尺度、意境营造和色彩搭配,其中对美景度评判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建筑造型因子。运用SBE-SD法复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对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美景度评判,为其他园博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园博园 城市展园 SBE法 SD法 景观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验模式的景观美学评价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职优 罗涛 +4 位作者 朱志超 王海 宋瑜 杨德伟 甘永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2,205,共7页
由于景观美学评价的主观特性,虽经五十多年的探索,各国学者仍未能就景观美学评价的理论达成共识。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更由于其凸显的主观元素而被多数研究者排除在科学评价体系之外。文章综合应用生态学、心理学、美学、地理信息系... 由于景观美学评价的主观特性,虽经五十多年的探索,各国学者仍未能就景观美学评价的理论达成共识。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更由于其凸显的主观元素而被多数研究者排除在科学评价体系之外。文章综合应用生态学、心理学、美学、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究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研究以武汉后官湖地区为个案,采用网格布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运用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完成对研究区的景观美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美学评分等级的分布与其景观元素类别的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另外,结论分析了该技术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方法上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模式 现场调查 景观美学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遗留地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研究--心理物理学方法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54
3
作者 毛炯玮 朱飞捷 车生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心理物理学方法对评价纯自然景观有较好的适应性。城市自然遗留地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规划区内遗留下来的用地,根据城市自然遗留地城市性、自然性和遗留性的特点,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运用目前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学方法对评价纯自然景观有较好的适应性。城市自然遗留地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规划区内遗留下来的用地,根据城市自然遗留地城市性、自然性和遗留性的特点,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运用目前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以相片为测试材料,采用SBE法获得美景度量值,SD法测定各景观要素量值,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2者的关系模型,最终提出了城市自然遗留地景观美学评价完整的方法体系,并修正和完善了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城市自然遗留地领域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自然遗留地 景观美学评价 心理物理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背景下的景观美学试析——以渭南市大荔县长安屯村为例
4
作者 刘素 朱尽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4期126-129,共4页
以渭南市大荔县长安屯村为例,利用视觉感知法、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法以及景观美学角度的定论研究,从当地及周边地区体验者、专业设计者以及美学家理论的角度出发,为方案设计前期做好准确定位,力求设计更加满足体验者审美需求。统计结果显... 以渭南市大荔县长安屯村为例,利用视觉感知法、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法以及景观美学角度的定论研究,从当地及周边地区体验者、专业设计者以及美学家理论的角度出发,为方案设计前期做好准确定位,力求设计更加满足体验者审美需求。统计结果显示,景观专业人员与当地人设计审美角度存在偏差,当地生态性缺失,遗址破坏较严重,村庄自身建筑及产业特色不明显。尽管田园综合体外在形象以及对美的鉴定随人而异,但对于相似视觉要素会有相似感知。景观美学分析对于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景观美学 景观视觉感知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美景度评价初探--以长沟泵站工程管理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士龙 樊华 +1 位作者 冯晏辉 翁丽珠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
采用SBE法对南水北调中线长沟泵站管理区不同功能区景观类型进行美景度评价,并选择植被覆盖度、植物种配置、微地形塑造和硬质化比率4类指标为评价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讨论评价指标对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美景度的影响... 采用SBE法对南水北调中线长沟泵站管理区不同功能区景观类型进行美景度评价,并选择植被覆盖度、植物种配置、微地形塑造和硬质化比率4类指标为评价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讨论评价指标对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美景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长沟泵站管理区景观设计中除建筑景观类型外,其余景观类型在景观设计上均存在局部缺陷,需要改进和完善;②对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美景度值的影响程度为植物种配置>植被覆盖度>硬质化比率>微地形塑造;③美景度值与植物种配置、植被覆盖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硬质化比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微地形塑造相关性不显著,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5.03+1.72X_(1)+7.43X_(2)-1.33X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植被恢复 景观美学评价 多元回归模型 长沟泵站管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风景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6
作者 胡传伟 孙冰 +1 位作者 陈勇 庄梅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541-15545,共5页
综述了城市生态风景林研究的近期成果,从树种选择、规划设计、景观美学评价、美景诱导和效益监测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为我国城市生态风景林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生态风景林 树种选择 规划设计 景观美学评价 美景诱导 效益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