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2 位作者 胡海清 陈炳荣 国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运用景观分类生态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 ,建立了武夷山风景区景观二级分类系统。其中 ,一级景观包括马尾松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茶园、农田、河流、居住地和裸地 10个景观类型 ,二级景观包括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近成... 运用景观分类生态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 ,建立了武夷山风景区景观二级分类系统。其中 ,一级景观包括马尾松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茶园、农田、河流、居住地和裸地 10个景观类型 ,二级景观包括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过熟林 4个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 ,对各景观类型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以期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生态特征 景观分类 群落生态 二级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1 位作者 谢德体 邵景安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4期702-706,共5页
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景观生态过程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基本特征,尝试从景观角度认识西南岩溶区生态空间特性与演化过程。受地质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景观基质脆弱、景观格局分异明显,具破碎化与景观... 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景观生态过程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基本特征,尝试从景观角度认识西南岩溶区生态空间特性与演化过程。受地质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景观基质脆弱、景观格局分异明显,具破碎化与景观结构粗粒化、景观动态变化范围大且速度快、整体退化明显的特点,以石漠化为特征的景观演化削弱了岩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岩溶山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须充分认识岩溶山区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协调生态效应和水文效应,促进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持向高效利用发展,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今后应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结合起来、与人文因子和地学背景结合起来,加强小尺度的景观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景观生态特征 景观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恢复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良军 邵明安 杨文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7-31,45,共6页
对黄土高原景观生态学特征的分析表明:黄土高原景观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显著的黄土垂直节理特征,独特的坡面景观结构、微地貌景观以及农业景观,呈现以景观带为基质,斑、廊、缘为点缀的复杂景观镶嵌格局;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景... 对黄土高原景观生态学特征的分析表明:黄土高原景观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显著的黄土垂直节理特征,独特的坡面景观结构、微地貌景观以及农业景观,呈现以景观带为基质,斑、廊、缘为点缀的复杂景观镶嵌格局;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景观变化和地质时间尺度景观变化,沟蚀系统的发展决定了其地貌景观的基本骨架和发展方向.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要遵从景观生态学原理,科学理解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涵义,合理选择林草恢复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景观生态特征 生态恢复 景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片麻岩区景观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保国 张金柱 +1 位作者 郭素萍 周怀军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3期220-226,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条件 ,进行大范围的片麻岩山区再生景观生态建设 ,通过大量的调查 ,研究了太行山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构成要素的特征 ,以及太行山片麻岩区的景观生态类型的划分。结果认为 :片麻岩山区景观中的本底要素是山... 为进一步改善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条件 ,进行大范围的片麻岩山区再生景观生态建设 ,通过大量的调查 ,研究了太行山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构成要素的特征 ,以及太行山片麻岩区的景观生态类型的划分。结果认为 :片麻岩山区景观中的本底要素是山场坡面 ,根据坡度、部位以及坡向划分为上部缓坡、上部阳 (半阳 )陡坡、上部阴 (半阴 )陡坡、中部阳 (半阳 )缓坡、中部阳 (半阳 )陡坡、中部阴 (半阴 )陡坡、下部阳 (半阳 )缓坡、下部阴 (半阴 )缓坡 9个不同的类型。次生林是唯一的残余斑块 ,生态效益好 ,但分布数量少。干扰斑块主要有农田斑块、村庄建筑斑块和道路斑块。引入斑块主要有人工水土保持林、一般经济林和高效经济林。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的走廊是沟谷和河道。通过系统聚类 ,将该区的景观划分为荒山型景观、疏林型景观、经济林型景观、生态经济林型景观 4大类。生态经济林型景观的主要斑块是林地 ,森林覆盖率达 30 %~ 85%以上 ,生态协调功能较强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区 景观类型 景观生态特征 景观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与国家公园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悦 姚杨鑫 王纪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38-44,共7页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所在的岷山中高山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区域资源特点等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借助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2个尺度的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资源的国家代...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所在的岷山中高山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区域资源特点等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借助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2个尺度的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资源的国家代表性、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内人为干扰活动区域和国有土地比例等的研究,对区域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国家公园管理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国家代表性强,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较高,国有土地和保护地面积均接近80%,具有建设国家公园的管理可行性,但研究区域景观斑块数量多,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类型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平均斑块面积不高,农耕活动是区域内最主要的人为干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振鹏 张文 《中国园林》 2008年第2期71-75,共5页
城市边缘区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近郊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地带,是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处理好这对矛盾对促进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 城市边缘区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近郊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地带,是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处理好这对矛盾对促进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论述了城市边缘区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生态特征,深入分析了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我国城市边缘区风景名胜区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边缘区 风景名胜区 景观生态特征 景观生态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城北部三镇乡村景观生态建设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莉 《广东园林》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人们日益向往乡村田园风光、渴望回归自然的当代社会,乡村作为人与自然接触最为密切的地理区域,如何在景观建设过程中,保持其原有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态,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北部三镇乡村景观生态... 在人们日益向往乡村田园风光、渴望回归自然的当代社会,乡村作为人与自然接触最为密切的地理区域,如何在景观建设过程中,保持其原有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态,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北部三镇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为例,分析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探讨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景观生态特征 景观生态建设 广州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离城镇小尺度下的农田景观变化分析——以北涝沟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李茂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952-8953,8960,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实际研究资料,对远离城镇的北涝沟村农田景观特征和生态变化做了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 实地调查 景观生态特征 分析 北涝沟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与田园城市的思考——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蓉 邱道持 +2 位作者 王昕亚 莫燕 张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431-4432,共2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对耕地景观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揭示了耕地特殊而优越的景观生态保护功能,结合田园城市理论,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提出协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对耕地景观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揭示了耕地特殊而优越的景观生态保护功能,结合田园城市理论,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提出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景观生态特征 田园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海拾贝
10
作者 何书全 王仰麟 +3 位作者 罗明 彭建 刘盛和 苏光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典型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 滩涂资源 景观生态特征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