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南京市“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振 郭杰 +2 位作者 张雪微 何鸿飞 欧名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94,共12页
[目的]阐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的耦合过程,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供参考。[方法]将包含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和游憩等重要生态过程的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耦合到FLUS... [目的]阐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的耦合过程,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供参考。[方法]将包含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和游憩等重要生态过程的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耦合到FLUS模型中,设置农业空间优先、工业和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和三生空间均衡发展4类情景,预测了规划目标年(2025年和2035年)不同情景下“三生”空间结构与布局状况。[结果]南京市低、中、高安全水平生态用地规模分别为1537.41,2576.85,2928.59 km^(2),占比23.34%,39.12%,44.46%;相较其他3种情景,“三生”空间均衡发展情景下,维持中等水平的生态安全,各类空间变化趋势整体较为缓和,到2025年和2035年,生产空间基本维持现有水平,仅增加2.09,2.02 km^(2),生活空间增幅相对有限,分别为28.55,46.27 km^(2),生态空间缩减幅度有所放缓,分别为30.64,48.29 km^(2),该情景在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论]以“三生”空间均衡发展为目标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有利于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FLUS模型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环境设计中生态安全规划与管理——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8-2058,共1页
景观环境设计不仅是美化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更是连接人与自然、促进生态和谐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规划,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景观环境设计不仅是美化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更是连接人与自然、促进生态和谐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规划,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挑战,通过科学的生态安全规划,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升城市应对生态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环境设计 规划与管理 生态和谐 城市空间布局 生态安全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安全理念应用--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巧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9-2879,共1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安全性问题在景观设计中显得愈发重要。安全理念应用不仅关乎景观的持久稳固,...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安全性问题在景观设计中显得愈发重要。安全理念应用不仅关乎景观的持久稳固,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以构建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出发点,系统性地介绍了相关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应用实践分析。在理论部分,作者首先明确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感。接着通过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的梳理,展示了该领域的学术脉络和发展动态。进入方法篇,作者详细介绍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数据获取、处理、数量化分析及空间优化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应用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生命财产安全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景观设计 数量化分析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的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洁 李锋 +1 位作者 钱谊 殷春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205,共7页
以安徽淮北市为例,针对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城乡生态环境品质降低等问题,期望通过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以及耗费距离模型等分析方法... 以安徽淮北市为例,针对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城乡生态环境品质降低等问题,期望通过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以及耗费距离模型等分析方法,通过模拟重要生态廊道,与现有廊道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优化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改善城乡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城市森林在空间上的衔接性不高;研究区域内众多湿地没有足够的廊道相连,尚未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网络;主城区交通廊道密度较高,但连接度不够,乡村地区交通廊道分布较少且稀疏。因而进行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十分重要和必要。研究结果可为淮北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生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反推法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被引量:62
5
作者 陆禹 佘济云 +2 位作者 陈彩虹 佘宇晨 罗改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384-6393,共10页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给海口市秀英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改进提供参考,提出了粒度反推法和生态阻力面综合构建法,结合GIS技术和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给海口市秀英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改进提供参考,提出了粒度反推法和生态阻力面综合构建法,结合GIS技术和最小耗费距离模型探讨了海口市秀英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途径。结果表明:(1)400m粒度生态景观组分是秀英区生态源地选取的合适参照,秀英区有生态源地18块、生态廊道17条、生态节点11个,新增生态源地建设的参考规模为38.5hm2,生态源地的生态服务极限距离为800m,需将现有的11块非生态景观类型斑块转换为生态景观类型,总面积20.26 hm2。(2)粒度反推法能为生态源地选取提供客观参考,在生态源地选择方面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强的理论基础和客观性,解决了客观选取生态源地的问题。(3)综合生态阻力面能对生态阻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较好地模拟。显、隐性生态阻力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能反映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生态薄弱点,这些生态薄弱点往往是容易被忽略而又需要重点建设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优化 粒度反推法 空间分析 海口市秀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尺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咏红 香宝 +1 位作者 袁兴中 刘孝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4,共7页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经济区地处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尤为重要。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3个维护生态安全比较关...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经济区地处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尤为重要。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3个维护生态安全比较关键的单一生态过程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别得出生物保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水源涵养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土壤保持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对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叠加,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一级安全区占总区域面积的9.25%,二级安全区占总区域面积的22.56%,三级安全区占总区域面积的68.19%。在区域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识别出生态安全重要战略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级生态安全区的生态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玉虎 李义禄 贾海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9-1057,共9页
生物多样性安全是流域生态安全主体之一,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以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方法,利用RS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构建了研究区1984-2010年4个时段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最小... 生物多样性安全是流域生态安全主体之一,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以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方法,利用RS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构建了研究区1984-2010年4个时段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最小费用阻力阈值,建立了"源"间生态廊道及"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道,确定了关键的战略点,最终完成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得到了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结果表明:研究区低安全区面积比例由1984年的9.49%下降为2010年的9.18%,说明处于人类强干扰区的东部区域生态安全状态2010年较1984年有好转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及开展景观尺度生态恢复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费用距离模型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GIS 门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黎燕琼 张海鸥 +4 位作者 龚固堂 陈俊华 慕长龙 童卫平 牛牧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48-53,58,F0002,F0003,共9页
采用1985年、1995年TM和2006年ETM卫星数据作主要数据源,运用GIS技术,以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特点和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5—2006年,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分布不平... 采用1985年、1995年TM和2006年ETM卫星数据作主要数据源,运用GIS技术,以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特点和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5—2006年,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分布不平衡,西北部的高山深丘地区和中部平原东面的低山丘陵地区大多处于高安全区,中部盆地平原区和东部浅丘部地区多处在低、中安全区;其中,1985年的生态安全状态最好,高安全区面积所占比例最大;1985—1995年,生态安全状态有所恶化,大部分高安全区转化为中安全区;1995—2006年,生态安全状态有所改善,大部分中安全区再次转化为高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阻力面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树种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被引量:34
9
作者 赵筱青 和春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0-1871,共12页
以大面积桉树引种区云南省澜沧县为研究区,以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为目标,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了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GIS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将生物和景... 以大面积桉树引种区云南省澜沧县为研究区,以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为目标,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了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GIS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将生物和景观等综合因素融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把"源"扩展的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结合起来,应用于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是可行的。(2)选择次生常绿阔林为保护"源",地表覆盖类型、海拔、坡度、土壤质地和公路等为阻力因子,建立最小累计阻力面,识别了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等生态安全格局组分;用最小累积阻力阈值划分了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居民生活区等生态功能区,并界定桉树禁止种植区和桉树可种植区,最终组合成两个方案的中级和高级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方案一,中级和高级安全水平的桉树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3.48%和19.27%。方案二,中级和高级安全水平的桉树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8.37%和15.17%。(3)从"源"的扩展效果、保护广度、管理成本、难易程度及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评价,认为方案二的中级安全水平格局能够相对满足澜沧县对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制定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引种区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多样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云南澜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的佛山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刘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的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无序扩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加剧了潜在的区域生态风险。从土地自然演进的视角,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了佛山市...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的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无序扩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加剧了潜在的区域生态风险。从土地自然演进的视角,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了佛山市水文系统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以及乡土文化安全格局。在GIS与RS空间技术支持下,构建了低(底线)、中(适宜)、高(理想)3种不同安全水平的佛山市生态基础设施,并识别了建设用地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冲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冲突空间 佛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严寒地区林业村镇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昂 赵天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
严寒地区林业村镇是维系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稳定与健康的基元,以探寻林业村镇实现生态安全的实用方法为目标,利用实态调研和地理数据为信息基础,采取针对性的生态评价方法,分析出严寒地区林业村镇的生态敏感性特征,结合景观生态过程研... 严寒地区林业村镇是维系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稳定与健康的基元,以探寻林业村镇实现生态安全的实用方法为目标,利用实态调研和地理数据为信息基础,采取针对性的生态评价方法,分析出严寒地区林业村镇的生态敏感性特征,结合景观生态过程研究,获取村镇现状生态威胁及成因,在生态时空结构与演变的基础上构建村镇理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以黑龙江省朗乡镇为例,进行了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实验性研究,其结果可以为同类型村镇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严寒地区 林业村镇 生态敏感性评价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市扩张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驱动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隆世良 唐小明 +5 位作者 张海鸥 黎燕琼 陈俊华 龚固堂 慕长龙 牛牧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8-24,共7页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的生态功能,其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是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向外扩展,大量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重要影响的林地和湿地等被开发,导致了城市...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的生态功能,其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是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向外扩展,大量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重要影响的林地和湿地等被开发,导致了城市景观的空间分布的不断改变,其景观格局的变化无疑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宏观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都市城市扩张对景观生态格局驱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城市的扩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扩张安全格局在不断地进行着博弈,人为干扰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城镇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非农村人口比重的不断攀升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模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扬 高成广 李健僖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水源保护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和控制其生态过程有着关键作用,对水源保护区的社会、生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以景观格局优... 水源保护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和控制其生态过程有着关键作用,对水源保护区的社会、生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以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为指导,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特征条件,构建了由2个核心区、3个生态源、5个关键点、9个斑块、11个生态廊道和众多生态楔组成的"两核三源五点九斑十一廊"的景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旨在维持水源保护区景观生态多样性和异质性,实现水源保护区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水源保护区 云龙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白云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照程 吴斌 韦志飞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2期33-40,共8页
利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生态网络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广州白云区为例,结合粒度反推法、主成分分析和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对白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1 000 m粒度的生态景观组分结构具有最... 利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生态网络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广州白云区为例,结合粒度反推法、主成分分析和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对白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1 000 m粒度的生态景观组分结构具有最好的整体连通性,是白云区客观选取生态源地的参考,选取了11个生态源地,构建了21条生态廊道和18个生态节点,组成了白云区的生态网络;2)人为干扰和地形地貌造成了白云区生态源地空间分布和规模的差异,最大生态源地占源地面积的64.05%,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3)生态节点形成了17个生态建设区,总面积578.79 hm^2,人类活动是阻碍生态流运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粒度反推法 主成分分析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生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预警研究——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让虎 李晓燕 +2 位作者 张树文 李艳博 曹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5,F0003,共6页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吉林省通榆县为研究区域,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通榆县1986年、2000年和2008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基于2008年的景观安全格局进行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景观格局的变化,...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吉林省通榆县为研究区域,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通榆县1986年、2000年和2008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基于2008年的景观安全格局进行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区安全核心区的面积略有扩大,安全缓冲区面积在减少,安全外围区面积在增加;2)研究区的景观格局阻力值呈两极分化趋势,生态高风险重点预警区域主要集中在通榆县中东部,应优先考虑开展生态恢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通榆县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城镇空间扩展模式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清可 王磊 +1 位作者 李永乐 秦贤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46,共10页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理论,对维护江苏沿海地区地形地貌、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游憩景观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一安全格局进行构建;根据"最小-最大约束"准则,通过镶嵌运算进行叠加,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理论,对维护江苏沿海地区地形地貌、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游憩景观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一安全格局进行构建;根据"最小-最大约束"准则,通过镶嵌运算进行叠加,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运用MCR模型,设置并比对"生态安全模式""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与经济协调模式"等不同模式对城镇空间扩展的影响,识别需严格保护的低安全水平区和未来城镇空间重点开发的高安全水平区。研究得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型模式更好平衡"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合理确定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是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最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城镇空间 扩展模式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北京市通州新区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成超男 胡凯富 +1 位作者 关海莉 赵鸣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4期41-45,共5页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在其绿地规划定额指标和生态建设目标控制下,涉及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规划、地域文化景观规划、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及生物多样性规划等多个方面。文中选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规划这一内容,将GIS构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在其绿地规划定额指标和生态建设目标控制下,涉及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规划、地域文化景观规划、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及生物多样性规划等多个方面。文中选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规划这一内容,将GIS构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指标相结合,推导出研究区域内相对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为构建北京市通州新区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园林城市 绿地空间结构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北京市通州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蒙古胜利煤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34
18
作者 黄鑫 曹学章 +1 位作者 张明 邹娴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2,共8页
胜利煤田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对2016年胜利煤田高分一号影像进行解译判读并划分景观类型的基础上,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胜利煤田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包括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 胜利煤田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对2016年胜利煤田高分一号影像进行解译判读并划分景观类型的基础上,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胜利煤田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包括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识别。通过景观斑块质量评价进行源地识别,选取质量最高的斑块作为生态源地;基于景观自身因子和邻近景观干扰因子,构建了阻力面,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根据水文分析模型在最小累积耗费距离表面上提取最大累积阻力"山脊线",与生态廊道结合,得到生态节点。构建的胜利煤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包括10片生态源地、24条生态廊道和29个生态节点。建议对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高区域生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煤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媛 周长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1-1117,共7页
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为识别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采用ENVI5.3和ArcGIS 10.2软件解译黔中城市群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以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依据识别黔中城市群生态源地,... 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为识别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采用ENVI5.3和ArcGIS 10.2软件解译黔中城市群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以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依据识别黔中城市群生态源地,基于石漠化程度与土地利用类型构建黔中城市群阻力面,确定缓冲区,通过成本距离分析和路径分析生成廊道,识别生态节点,最终构建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低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30354.95km^2,占黔中城市群总面积的56.42%;中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35132.14km^2,占黔中城市群总面积的65.30%;高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39780.76km^2,占黔中城市群总面积的73.94%。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区域主要分布在黔中城市群西部及南部地区。黔中城市群需要加强保护的区域面积占比很大,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加以重视,以免破坏黔中城市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 生态敏感性 最小阻力面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黔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官冬杰 赵祖伦 +2 位作者 王秋艳 谭静 董莉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究重庆市开州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功能区划进行分区优化,以提高景观生态格局稳定性及完善生态功能分区,为该区生态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地形位指数分析开州区各类用地在地形梯度上的... [目的]探究重庆市开州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功能区划进行分区优化,以提高景观生态格局稳定性及完善生态功能分区,为该区生态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地形位指数分析开州区各类用地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土地利用、高程及地形坡度等因子,选取生态"源"地,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开州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区。[结果](1)开州区的地形位指数范围是0.046~1.069,其中林地和草地的地形位指数较大,耕地的地形位指数值较小。(2)根据最小累积阻力值及突变点分区原理,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敏感区、生产生活区等4个敏感区,1990—2010年核心保护区面积较少,生态缓冲区与生态敏感区面积变化不大,生活生产区面积增加。[结论]在分析低海拔、高程与坡度组合复杂的区域景观空间分布特点时,地形位指数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表面模型 生态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