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慢旅游行为空间模式与感知差异——基于成都、武汉、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韩成龙
李玲玲
+3 位作者
李钢
兰利
何瑛
郭剑英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6-1149,共14页
文章基于景观感知理论的基本框架,以不同城市(成都、武汉、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为基础,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多模态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城市背景下旅游者在Citywalk过程中的行为空间模式、感知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
文章基于景观感知理论的基本框架,以不同城市(成都、武汉、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为基础,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多模态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城市背景下旅游者在Citywalk过程中的行为空间模式、感知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Citywalk在三城中表现为短途而深度体验的特质,具有综合性、小规模、相对自由的特点,旅游者偏好于具有文化与艺术氛围的城区目的地。2)认知—情感—文化多维感知差异塑造了独特的城市Citywalk体验。3)三城Citywalk模式各异:成都以文创街区为核心,融合创意空间与美食探索;武汉聚焦历史建筑,联动文化与自然景观;上海突出都市风光,交织人文艺术与现代时尚。4)城市的地理位置、规划理念、发展定位、历史背景的差异分别从自然环境、空间布局、发展方向、文化特征等维度影响Citywalk旅游体验,产生不同的地方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旅游行为
旅游体验
认知—情感—文化
空间模式
地方
感知
Citywalk
景观感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
19
2
作者
李萌
陈钢华
+1 位作者
胡宪洋
霍梓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85,共23页
近年来,蜜月旅游、情侣出游、女性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充满浪漫气息、能够创造浪漫体验的目的地备受青睐。因而,目的地浪漫属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然而,以往对目的地“浪漫属性”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其内涵进行定性分析的层面,...
近年来,蜜月旅游、情侣出游、女性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充满浪漫气息、能够创造浪漫体验的目的地备受青睐。因而,目的地浪漫属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然而,以往对目的地“浪漫属性”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其内涵进行定性分析的层面,无法对游客感知的目的地浪漫属性进行定量测量。文章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选取两类有代表性的浪漫目的地(历史城镇目的地、海滨目的地)作为样本采集地,严格遵循量表开发与验证程序,致力于开发并验证一份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基于景观感知理论,文章提出了包含资源与环境因素、人地互动因素、人际互动因素等三大范畴,适用于分析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理论框架。(2)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由心理逃离、心理兼容、好客服务、亲密互动、自然环境、与众不同等6个维度构成,共计18个测项。本量表对至少两种类型的目的地(历史城镇目的地、海滨目的地)具有适用性,量表的稳定性、科学性、有效性得以保证。(3)“互动”(人地互动与人际互动)因素构成游客对目的地浪漫属性感知的主要方面。上述发现不仅为理解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标准化且可靠的测量工具,还对浪漫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及营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
浪漫属性
游客
感知
量表开发
量表验证
景观感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藏南线自驾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钢华
师慧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34,共18页
以流动性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流行。作为大尺度流动型旅游形式典型代表的长途自驾游,因冒险、追逐自由、私密、个性化、高不确定性等特征,赋予了游客独特且复杂的情感体验。目前,学界尚缺乏从更为系统的视角关注大...
以流动性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流行。作为大尺度流动型旅游形式典型代表的长途自驾游,因冒险、追逐自由、私密、个性化、高不确定性等特征,赋予了游客独特且复杂的情感体验。目前,学界尚缺乏从更为系统的视角关注大尺度流动情境下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前因与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章基于景观感知理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川藏南线(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的自驾游客为研究对象,分析游客在大尺度流动情境下的情感体验特征与影响机制。文章发现:1)自驾游客的积极情感体验未达强烈水平,情感体验(尤其是积极情感体验)伴随着自驾这一流动性实践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波动特征,且涉及多个维度;2)基于自我需要满足与否、满足程度如何这一标准,自驾游客与环境的互动(包含两组类型、6类特征)促进了他们上述情感体验的产生,并通过动态反馈机制持续影响了情感体验。上述研究发现不仅完善了有关游客情感体验前因和影响机制以及自驾入藏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体系,还为目的地的管理与营销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驾游客
情感体验
影响因素
影响机制
川藏南线
景观感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慢旅游行为空间模式与感知差异——基于成都、武汉、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韩成龙
李玲玲
李钢
兰利
何瑛
郭剑英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6-1149,共14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LY24-19)“文旅融合背景下演艺场馆建设与城市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机制与策略”。
文摘
文章基于景观感知理论的基本框架,以不同城市(成都、武汉、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为基础,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多模态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城市背景下旅游者在Citywalk过程中的行为空间模式、感知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Citywalk在三城中表现为短途而深度体验的特质,具有综合性、小规模、相对自由的特点,旅游者偏好于具有文化与艺术氛围的城区目的地。2)认知—情感—文化多维感知差异塑造了独特的城市Citywalk体验。3)三城Citywalk模式各异:成都以文创街区为核心,融合创意空间与美食探索;武汉聚焦历史建筑,联动文化与自然景观;上海突出都市风光,交织人文艺术与现代时尚。4)城市的地理位置、规划理念、发展定位、历史背景的差异分别从自然环境、空间布局、发展方向、文化特征等维度影响Citywalk旅游体验,产生不同的地方感知。
关键词
慢旅游行为
旅游体验
认知—情感—文化
空间模式
地方
感知
Citywalk
景观感知理论
Keywords
slow tourism behavior
tourism experience
cognition-emotion-culture
spatial patterns
place perception
Citywalk
landscape perception theory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
19
2
作者
李萌
陈钢华
胡宪洋
霍梓锋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出处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85,共2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尺度流动型旅行者情感体验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419711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环境-行为互动视角下海滨旅游度假区环境恢复性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三亚市亚龙湾和大东海为例”(41501154)。
文摘
近年来,蜜月旅游、情侣出游、女性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充满浪漫气息、能够创造浪漫体验的目的地备受青睐。因而,目的地浪漫属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然而,以往对目的地“浪漫属性”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其内涵进行定性分析的层面,无法对游客感知的目的地浪漫属性进行定量测量。文章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选取两类有代表性的浪漫目的地(历史城镇目的地、海滨目的地)作为样本采集地,严格遵循量表开发与验证程序,致力于开发并验证一份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基于景观感知理论,文章提出了包含资源与环境因素、人地互动因素、人际互动因素等三大范畴,适用于分析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理论框架。(2)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由心理逃离、心理兼容、好客服务、亲密互动、自然环境、与众不同等6个维度构成,共计18个测项。本量表对至少两种类型的目的地(历史城镇目的地、海滨目的地)具有适用性,量表的稳定性、科学性、有效性得以保证。(3)“互动”(人地互动与人际互动)因素构成游客对目的地浪漫属性感知的主要方面。上述发现不仅为理解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标准化且可靠的测量工具,还对浪漫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及营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目的地
浪漫属性
游客
感知
量表开发
量表验证
景观感知理论
Keywords
tourist destination
romantic attributes
scale development
scale validation
tourist perception
landscape perception theory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藏南线自驾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钢华
师慧敏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34,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尺度流动型旅行者情感体验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41971172)资助。
文摘
以流动性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流行。作为大尺度流动型旅游形式典型代表的长途自驾游,因冒险、追逐自由、私密、个性化、高不确定性等特征,赋予了游客独特且复杂的情感体验。目前,学界尚缺乏从更为系统的视角关注大尺度流动情境下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前因与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章基于景观感知理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川藏南线(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的自驾游客为研究对象,分析游客在大尺度流动情境下的情感体验特征与影响机制。文章发现:1)自驾游客的积极情感体验未达强烈水平,情感体验(尤其是积极情感体验)伴随着自驾这一流动性实践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波动特征,且涉及多个维度;2)基于自我需要满足与否、满足程度如何这一标准,自驾游客与环境的互动(包含两组类型、6类特征)促进了他们上述情感体验的产生,并通过动态反馈机制持续影响了情感体验。上述研究发现不仅完善了有关游客情感体验前因和影响机制以及自驾入藏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体系,还为目的地的管理与营销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自驾游客
情感体验
影响因素
影响机制
川藏南线
景观感知理论
Keywords
self-drive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influencing mechanism
south section of Sichuan-Xizang Highway
landscape perception theory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慢旅游行为空间模式与感知差异——基于成都、武汉、上海Citywalk热门路线的对比分析
韩成龙
李玲玲
李钢
兰利
何瑛
郭剑英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开发与验证
李萌
陈钢华
胡宪洋
霍梓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藏南线自驾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与影响机制
陈钢华
师慧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