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景观实践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被引量:10
1
作者 桂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景观实践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遗产景观实践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文化实践角度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理论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服务精神家园建设...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景观实践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遗产景观实践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文化实践角度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理论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服务精神家园建设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性,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文化实践为基础,贯穿于遗产事业、遗产经济和遗产生活三大领域。从其目标定位和内容形式看,主要有民俗生活、展演与旅游体验、社会教育传承三类;从其所依托的载体看,可划分为实体和传媒两类;从其运作特点和效应看,可划归为惰性和活跃性两个范畴。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建设营造精神家园相关场所设施、符号体系和情感氛围为基础,以彰显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实现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为目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础性保障策略包括:通过政策优化机制改善社会环境,通过目标价值评估提升社会效能,通过新媒体科技应用发掘潜力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景观实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情感基础设施 历史进程重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景观实践发展历程梳理(1949-2022年)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惠雅 《园林》 2022年第6期10-17,共8页
乡村景观实践是伴随着中国系列乡村建设时空演化发展而带来的不同景观行为所构成的巨系统,其重要性逐步提高并体现到国家战略层面。回顾1949年到2022年的发展历史,将乡村景观实践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范畴,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下作纵... 乡村景观实践是伴随着中国系列乡村建设时空演化发展而带来的不同景观行为所构成的巨系统,其重要性逐步提高并体现到国家战略层面。回顾1949年到2022年的发展历史,将乡村景观实践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范畴,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下作纵向上的演变历程分析,发现乡村景观发展具阶段体系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中国乡村景观实践的起点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开始。考察了中国乡村景观实践的发展历史和内在特质,并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乡村景观实践的起点,进一步探究厘清了乡村景观实践的阶段性演进发展路径。同时,深入剖析了乡村景观实践的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指出由于乡村发展各阶段针对性解决乡村当下问题的政策、要求的不同导致乡村景观实践承载了不同时期发展任务,存在系统性缺乏且冗杂赘余,造成乡村景观标准化、单一求美、见缝插针型建设、“补丁”行为的现实问题。据此提出从“模式”转向“定制”思维,从“粗放”转向“精细”思维的发展转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实践 综述 政策发展 策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圳现代景观实践的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宝章 颜佳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0期32-36,共5页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新兴城市,几十年来深圳的景观设计实践一直引领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40年间,从渔村发展成为国际都市,深圳的城市景观建设与其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样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现代景观在深圳的发...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新兴城市,几十年来深圳的景观设计实践一直引领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40年间,从渔村发展成为国际都市,深圳的城市景观建设与其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样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现代景观在深圳的发展沿革以及在深圳的景观实践;介绍解决现代性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矛盾问题所应用的原则与方法;分析东角头街角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案例,阐述这种实践路径中现代景观设计的具体技术方法。最后,以面向未来的视角,指出深圳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实践需要通过跨学科的技术方式解决未来将要面临的复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现代景观 地域文化 本土设计 景观设计实践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68
4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3,共4页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是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的理论先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恢复再生、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是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的理论先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恢复再生、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复兴以及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城开发等。研究景观城市主义的起源、发展与内涵,通过一系列实例论证该理论适用的范围,总结出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旨在进一步丰富景观城市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都市主义 理论体系 景观实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城市休闲滨水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浏阳市浏阳河城区段一河两岸滨水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渭川河—三元宫区段)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汪萌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城市休闲滨水景观已经成为现今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文化属性、地方特色,体现出不同的滨水空间。打造主要的滨水景观区,应将当地历史文化用景观的手法串联起来,并归纳出3个主要针对性策略,即生态政... 城市休闲滨水景观已经成为现今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文化属性、地方特色,体现出不同的滨水空间。打造主要的滨水景观区,应将当地历史文化用景观的手法串联起来,并归纳出3个主要针对性策略,即生态政策、安全政策和交通策略,从而形成完善的滨水景观体系。以浏阳市浏阳河城市滨水景观为例,该地区主要特色集中体现在承载一代人的记忆,见证了浏阳的时代发展,结合当地历史遗迹,并在城区滨水空间中融入多个历史的记忆场所、人文记忆长廊等景观节点,形成涵养一河碧水到湘江的特色景观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特色 景观实践 主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史书推荐《中国近现代园林史》
6
《园林》 2025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在延续千余年后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而进入近现代时期。百余年来陆续引入的西方园林理论与中国传统园林交流、碰撞,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在延续千余年后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而进入近现代时期。百余年来陆续引入的西方园林理论与中国传统园林交流、碰撞,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古典园林 西方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帝制 近现代园林 景观实践 近现代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批判性景观规划教学实验——以大湄公河流域景观规划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小璇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以围绕大湄公河流域所开展的香港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学实践为基础,概述了一种风景园林的批判性研究和实践形式。通过3个主要的挑战来定义批判性景观规划:1)保持文化-技术立场;2)采用跨学科方法;3)透过过程导向视角理解发展。将批判性景... 以围绕大湄公河流域所开展的香港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学实践为基础,概述了一种风景园林的批判性研究和实践形式。通过3个主要的挑战来定义批判性景观规划:1)保持文化-技术立场;2)采用跨学科方法;3)透过过程导向视角理解发展。将批判性景观规划定义为一种应用型的批判性研究实践,并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出发提出开展批判性景观规划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包括用围绕特定地点展开的社会及自然过程的建构代替传统的场地分析,以及用文化-技术立场的建构代替传统的设计和规划概念的生成。这些建议适用于景观教学,亦可被设计研究及景观实践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流域 批判性景观规划 跨学科 过程导向 景观教学 景观实践 发展项目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垫江县御康葡萄观光园的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善波 杨文渊 +2 位作者 张素萍 陈善均 涂美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以重庆市垫江县御康葡萄观光园为例,从项目概况、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城市近郊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以及开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葡萄栽培为核心,以农业观光为特色,集农事活动、自然... 以重庆市垫江县御康葡萄观光园为例,从项目概况、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城市近郊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以及开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葡萄栽培为核心,以农业观光为特色,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休闲娱乐、科技示范、环境保护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为西南地区的观光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观光园 观光农业 城市近郊 景观规划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观光园的规划与实践——以四川省眉山市万景生态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善波 杨文渊 +1 位作者 张素萍 陈善均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四川省眉山市万景生态园为例,从项目概况、规划原则、规划构思、总体布局、功能分区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以及开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休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集农事活动、... 以四川省眉山市万景生态园为例,从项目概况、规划原则、规划构思、总体布局、功能分区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以及开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休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科技示范、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的观光园,为乡村旅游观光园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观光园 生态园 景观规划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林草地空间常用造景手法分析及实践
10
作者 舒鹤 冀铭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疏林草地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沈阳8处成熟的草坪空间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从植物选择和配置、空间营造等方面入手,总结出疏林草地营建的8种常用手法和技巧,形成了便于操作和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 疏林草地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沈阳8处成熟的草坪空间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从植物选择和配置、空间营造等方面入手,总结出疏林草地营建的8种常用手法和技巧,形成了便于操作和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为园林从业人员的设计以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设计 疏林草地 植物配置 造景手法 景观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点、线、面”引入景观设计中的分析
11
作者 蒋汝佳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8期100-102,共3页
点、线、面通常是平面语言的3种基础类型,也与景观设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就通过3个实际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点、线、面”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分别是利用“点”元素的阳朔糖舍改造,利用“线”元素的广州黄登社区景观改造和利用“面”元... 点、线、面通常是平面语言的3种基础类型,也与景观设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就通过3个实际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点、线、面”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分别是利用“点”元素的阳朔糖舍改造,利用“线”元素的广州黄登社区景观改造和利用“面”元素的尚博金融中心景观设计,以验证将平面语言引入景观设计实践中,将会带来更好的立体三维景观设计和多元化的景观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线、面 景观设计 景观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三元辩证法下景观空间生产的解构 被引量:28
12
作者 连泽峰 张甜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2期89-95,118,共8页
摆脱二元思维定势,运用三元辩证思维重新认识景观空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景观空间生产的现象、过程以及内在原因。首先介绍了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理论缘起、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再现的空间的具体内容,论述了空间三元辩证法下三种空... 摆脱二元思维定势,运用三元辩证思维重新认识景观空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景观空间生产的现象、过程以及内在原因。首先介绍了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理论缘起、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再现的空间的具体内容,论述了空间三元辩证法下三种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思维方式和空间三元辩证法对景观的作用。通过阐述空间生产的概念来解析其内在机制。运用空间三元辩证法对景观空间生产进行三元解构,结合景观专业理论详细论述了景观空间实践、景观空间的再现以及再现的景观空间的具体内容,并且强调在当下中国城镇发展转型期中,必须通过对景观解构的研究来更有效地将景观作为一种空间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三元辩证法 景观空间生产 景观空间的实践 景观空间的再现 再现的景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生态设计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13
作者 李茜 林柯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本文以空间生态正义和审美感知体验为切入点,探讨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恰当的序列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读、实证讨论结合案例分析法厘清了审美关系从唯理论到经验论,再到二者相互调和的理论转变历程,提出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引入具有时... 本文以空间生态正义和审美感知体验为切入点,探讨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恰当的序列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读、实证讨论结合案例分析法厘清了审美关系从唯理论到经验论,再到二者相互调和的理论转变历程,提出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引入具有时代性批判的空间正义和生态伦理道德的必要性。为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和拓展审美研究,调整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为中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生态危机 审美价值 景观实践 伦理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史书推荐《中国近现代园林史》
14
《园林》 2024年第12期142-142,共1页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在延续千余年后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而进入近现代时期。百余年来陆续引入的西方园林理论与中国传统园林交流、碰撞,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在延续千余年后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而进入近现代时期。百余年来陆续引入的西方园林理论与中国传统园林交流、碰撞,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实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建设、城市公共园林建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对于这段时期园林发展历史的回顾极为必要。然而,现代园林发展历程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零星的文献中,缺少系统的整理与阐述,《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古典园林 西方园林 近现代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园林发展 封建帝制 景观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概要
15
作者 章明 汪洁琼 《园林》 2022年第9期9-17,共9页
简述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一书的总体构架、主要内容,回顾了本学科自1952年始建以来,在学科发展、教育思想、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学科发展和教育思想为出发点,厘清其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简述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一书的总体构架、主要内容,回顾了本学科自1952年始建以来,在学科发展、教育思想、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学科发展和教育思想为出发点,厘清其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三位一体”为基本框架,以理想人居环境的保护创造、国际景观学科发展助力为目标,以“现代性转变与创新”为核心思想的学科发展脉络。重点围绕厘清学科发展方向与重要研究成果,从风景园林史学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研究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等14个方面介绍了同济风景园林教师们多年来的研究积累,涵盖诸多内容。最后,分两个阶段简要介绍了本学科教师重要工程实践与社会服务,充分体现了同济风景园林在国内本学科思想、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领域皆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学科发展 教育思想 科学研究 景观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城市空间文化的景观化转译--以黄埔公园提质更新为例
16
作者 张颖琪 《花卉》 2025年第16期70-72,共3页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更新,特别是公共景观更新中的引领与转化作用日益凸显。以广州市黄埔公园提质更新实践为例,详细剖析了项目中“尊重原址、以旧焕新、以小见大”的理念,以及其在空间格局、水景再造、功能焕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更新,特别是公共景观更新中的引领与转化作用日益凸显。以广州市黄埔公园提质更新实践为例,详细剖析了项目中“尊重原址、以旧焕新、以小见大”的理念,以及其在空间格局、水景再造、功能焕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探讨文化如何通过景观化转译,保留、重构空间集体记忆,注入新活力,实现场所品质提升,旨在为新时代下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景观更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引领 景观实践 公共空间活力 黄埔公园 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