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郊森林公园景观健康评价——以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1
作者 李可见 赵庆 +3 位作者 罗皓 张凌宇 谢进金 吴晓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4期23-34,共12页
为实现城郊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和休闲游憩服务双重目标,文章以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QuickBird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开展景观类型与景观功能分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网格分析法(采样单元为33 m×33 m)和空间插值... 为实现城郊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和休闲游憩服务双重目标,文章以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QuickBird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开展景观类型与景观功能分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网格分析法(采样单元为33 m×33 m)和空间插值法分析功能特征下景观健康的空间分布,通过ArcGIS软件分析景观健康影响因素的阈值区间。结果表明,1)公园景观的“非常差”与“较差”健康等级的区域呈面状分布(占比93.40%~98.81%),“非常好”与“较好”等级主要呈块状、点状分布在园区西北部(占比0.18%~2.53%)。2)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利用功能景观的不同健康等级面积比有差别,其中生态保护功能景观的“非常好”与“较好”健康等级的面积比高于游憩利用功能景观同等级比值的2.13%。3)随着景观健康等级升高,森林与非森林景观面积比、数量比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当面积比值范围为0.39~0.54,数量比值为1.5,综合功能景观的健康等级最高。为提升城郊森林公园的景观健康水平,建议甄别生态保护和游憩利用功能的独立区与叠合区,实施差异化的保护利用,并采取功能协同设计,加强生态保护和游憩利用功能之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森林公园 景观健康 网格分析 景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山地景观健康诊断及格局演变研究——以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韩鑫 胡江玲 +1 位作者 刘传胜 王心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451-6465,共15页
基于1977、1990、1997、2013和2017年5期Landsat和Sentinel-2遥感影像,以监督分类的结果和景观格局指数为基础,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适于干旱区山地类自然遗产地的景观健康诊断体系,通过区域网格分析和空间插值等方... 基于1977、1990、1997、2013和2017年5期Landsat和Sentinel-2遥感影像,以监督分类的结果和景观格局指数为基础,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适于干旱区山地类自然遗产地的景观健康诊断体系,通过区域网格分析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景观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实现了对范围内各处景观状态的诊断,并结合无人机正射影像对诊断结果进行验证,既丰富了景观生态健康方向的研究,又为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保护与管理等提供技术方法的支撑和实际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表明:40年间冰雪、水体、针阔混交林景观缩减严重,裸地占比年变化率高达62.54%,扩张明显;研究区除1997年景观健康等级为较差外,其余年份景观健康均为一般;40年来研究区北部的景观健康状况要比南部好,同时应将零星分布的健康等级为较差、极差的区域作为今后保护工作的重点对象和典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健康诊断 景观健康格局演变 景观指数 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元祥 李玥 +2 位作者 韩莹莹 杨钺 马国强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5-141,共7页
以云南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从湿地公园湿地环境因素、景观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3个角度来选择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景观多样性、聚集度、均匀度、破碎度等景观格局以及湿地环境、社会经济功... 以云南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从湿地公园湿地环境因素、景观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3个角度来选择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景观多样性、聚集度、均匀度、破碎度等景观格局以及湿地环境、社会经济功能等进行计算,从而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景观健康指数为0.673 0,健康等级为"健康"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景观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国情景观健康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晓杰 王家耀 +1 位作者 谢明霞 祝若鑫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0,F0003,共5页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其空间分布格局问题,提出了基于景观要素特征-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空间构型的景观健康分析与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基于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其空间分布格局问题,提出了基于景观要素特征-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空间构型的景观健康分析与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基于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地表覆盖的景观格局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景观结构与格局健康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是水域景观要素特征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健康水平、草地景观要素特征与景观空间构型的健康水平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景观指数 景观健康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利 杨静涵 石道良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3,共8页
研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变化趋势有利于促进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根据PSR模型,综合景观格局、湿地环境和社会经济建立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因子进行主客观赋... 研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变化趋势有利于促进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根据PSR模型,综合景观格局、湿地环境和社会经济建立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因子进行主客观赋权,得到综合权重值,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最终得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2005,2010,2015和2019年的景观健康指数和各准则层健康指数。研究表明:2005,2010,2015和2019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指数分别为0.5139,0.4904,0.4713和0.6104,景观健康状况由2005,2010和2015年的“亚健康”到2019年的“健康”;在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中,各因素权重排序为状态层(0.4789)>压力层(0.2994)>响应层(0.2207),其中状态层权重值最高,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程度影响最大;在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客流量、湿地地表水质达标率、提供生物栖息地功能和环保投资指数是影响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健康 PSR模型 主客观赋权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利 万青青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
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1993、1998、2002、2005、2009、2013六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湿地环境、湿地景观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 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1993、1998、2002、2005、2009、2013六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湿地环境、湿地景观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9932013年湿地健康状况均为亚健康状态。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健康评价结果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状态,在1998年和2005年健康状况处于低水平状态,2005年以后,城市湿地公园建立后健康状况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健康评价 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塘西河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春涛 陈海玲 陈婉莹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3期34-39,共6页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数量较多,但衰败速度也快,亟需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文章通过构建城市湿地景观健康指标评价体系,规定了很稳定型Ⅰ(0.9≤N<1)、较稳定型Ⅱ(0.7≤N<0.9)、不稳定型Ⅲ(0.5≤N<0.7)、濒危型Ⅳ(0.3≤N<0.5)、极...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数量较多,但衰败速度也快,亟需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文章通过构建城市湿地景观健康指标评价体系,规定了很稳定型Ⅰ(0.9≤N<1)、较稳定型Ⅱ(0.7≤N<0.9)、不稳定型Ⅲ(0.5≤N<0.7)、濒危型Ⅳ(0.3≤N<0.5)、极危型Ⅴ(0≤N<0.3)5个等级;最后分析得出塘西河湿地公园综合指标(0.681)介于较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之间,为亚健康,同时为后期建设管理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健康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合肥塘西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会仙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综合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巫柳兰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79-81,共3页
以桂林会仙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景观健康概念与特点基础上,结合其生态环境现状,通过"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四步解析其景观健康现状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会仙湿地公园的景观健康结果较差,CEI介于0.3-0.5,属... 以桂林会仙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景观健康概念与特点基础上,结合其生态环境现状,通过"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四步解析其景观健康现状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会仙湿地公园的景观健康结果较差,CEI介于0.3-0.5,属于健康等级的IV级,说明会仙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已经遭到破坏,且结构破碎,灵活度低,功能水平退化,生态系统不稳定。据此建议会仙湿地公园的景观健康状态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景观环境,从而推动会仙湿地公园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健康 综合评价 会仙湿地公园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健康评价的景观管护方法——以鄂西北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黎梦娜 吴雪飞 《风景园林》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目的】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自然景观产生了巨大改变,对景观变化进行科学管护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景观特征识别是管护景观变化的重要工具,健康评价是诊断区域景观环境问题的基础。针对现有健康评价研究的不足,尝试以景观特征识别为框... 【目的】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自然景观产生了巨大改变,对景观变化进行科学管护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景观特征识别是管护景观变化的重要工具,健康评价是诊断区域景观环境问题的基础。针对现有健康评价研究的不足,尝试以景观特征识别为框架,试图构建一套区域尺度下的景观健康评价方法,用于指导宏观尺度的景观管护。【方法】以鄂西北秦巴山区为例,首先对其进行景观特征类型和景观特征区域的识别。随后围绕景观健康的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景观特征改变面临的压力、景观特征的构成与格局状态以及政策响应3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结果】最终,划定出研究区26种景观特征区域,以及5个景观健康等级。结果表明,各单元景观健康综合指数为0.40~0.75,平均景观健康综合指数为0.61。鄂西北秦巴山区西部整体景观健康优于东部,西南部表现最佳,不健康、亚健康、健康、较健康和很健康的景观特征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4%、23.0%、23.8%、24.6%和14.2%。【结论】揭示研究区景观健康现状与胁迫因子,同时结合上位规划和区域现状,提出基于不同景观健康等级的“一区一策”分级分类管护模式与原则,并总结部分代表性景特征区域的整治策略,以期为区域景观管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镇化 景观特征 景观健康评价 景观管护 PSR模型 秦巴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感知视角下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估研究——以沈阳兴华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艺璇 孙振帮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沈阳市兴华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确定了环境改善、景观绿化、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人文建设作为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5个评价维度,从居民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景观健康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兴华公园进行了评... 以沈阳市兴华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确定了环境改善、景观绿化、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人文建设作为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5个评价维度,从居民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景观健康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兴华公园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兴华公园整体评价一般,居民对热舒适和微气候、健身运动功能认可度较高。从不同维度剖析了景观健康绩效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现状提出了提高环境舒适度、促进社区活动开展和提高儿童参与度3个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社区公园优良居住环境的营造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居民感知 景观健康绩效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园景观健康绩效评价与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聪 李佳芯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5期43-46,共4页
城市社区公园是最为贴近市民生活的绿地空间,但一直以来受重视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其景观健康绩效。本研究建构了社区公园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探讨了社区公园景观组成要素与健康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提出了社区公园优化设... 城市社区公园是最为贴近市民生活的绿地空间,但一直以来受重视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其景观健康绩效。本研究建构了社区公园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探讨了社区公园景观组成要素与健康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提出了社区公园优化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引导社区公园科学建设和合理优化,以最大化发挥社区公园对于周边居民的健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景观健康绩效 评价指标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视角下高校中庭绿地景观营造策略研究——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12
作者 付琪 龙永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64-67,共4页
高校中庭绿地景观不仅具备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还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选取武汉工程大学中庭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系统地梳理和量化影响高校中庭绿地景观健康性的各类因素,以期为优化高校中庭绿地景观提供科学... 高校中庭绿地景观不仅具备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还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选取武汉工程大学中庭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系统地梳理和量化影响高校中庭绿地景观健康性的各类因素,以期为优化高校中庭绿地景观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其得分依次为健康环境(0.619)、健康空间(0.284)与健康设施(0.096),权重大小依次为健康环境(B_(2))>健康空间(B_(1))>健康设施(B_(3))。表明健康环境是影响中庭绿地景观健康性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其次为健康空间和健康设施。根据评价结果,针对高校中庭绿地提出优化景观动线、合理搭配植物种类与丰富植物群落3个中庭绿地景观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校园中庭 健康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崇礼黑山湾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13
作者 吴浩楠 张博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0期73-76,79,共5页
以“公共健康”为理论基础,解析了国内外健康景观的发展现状,综合运用环境知觉、五感疗法等理论,提出了公共健康导向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以崇礼黑山湾公园为实践对象,从人群需求、疗愈景观、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4个方面对场地... 以“公共健康”为理论基础,解析了国内外健康景观的发展现状,综合运用环境知觉、五感疗法等理论,提出了公共健康导向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以崇礼黑山湾公园为实践对象,从人群需求、疗愈景观、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4个方面对场地环境进行分析及设计,以期为同类型城市公园健康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助推构建未来高质量健康城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城市公园 设计策略 健康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景观特征识别及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以迁安市为例
14
作者 崔家豪 徐磊 +1 位作者 张贵军 周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51-63,共13页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影响-风险”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景观特征区域为评价单元,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分析1995-2020年迁安市景观健康状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迁安市可分为17类景观特征类型和11类景观特征区域。1995-2020年间,乡村聚落景观、城镇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等级以III级为主,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等级相对较高,为IV级;(2)1995-2020年,水域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3)以相关规划为依据,结合迁安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按照“问题识别-重点优化”的思路,针对主要景观特征区域,即低海拔耕地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城镇景观提出景观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评估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健康-影响-风险”模型 资源型城市 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健康动态评价——以焦作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雪莹 穆战强 +2 位作者 孔德政 王冬梦 冯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基于PSR模型与“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使用相关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选取可视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集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2000—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基于PSR模型与“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使用相关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选取可视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集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2000—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45、0.53、0.52,整体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状况及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景观生态健康变化较为稳定,区域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以相邻等级转化为主,但主要存在于中低值之间的转化,并具有向邻近区域等级转化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以城市扩张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生态健康影响为基础,从景观格局优化、完善生态网络布局、管控土地利用开发等出发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健康动态评价 黄河流域 河南省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趋势预测——以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彩霞 杨利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科学评估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健康水平与演进趋势对促进国家湿地公园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以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后的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从湿地环境、景观结构、综合功能层面构建评价体系,采用空间插值等方法... 科学评估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健康水平与演进趋势对促进国家湿地公园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以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后的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从湿地环境、景观结构、综合功能层面构建评价体系,采用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其景观生态健康时空差异,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该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健康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从景观格局来看,建设用地持续扩张,水域、林地、草地等景观逐渐减少,景观破碎化趋势虽有减缓但依然存在;(2)从景观生态健康水平来看,时序演变上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2013年下降尤为明显,2018年和2022年有所缓和;各子系统中湿地环境基本健康,但指数值逐年下降,景观格局日渐破碎,2018年有所缓解,社会经济指数增长显著。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差异明显,研究期内中部偏南区域景观生态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东南部景观退化问题严重;(3)从景观生态健康演变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健康水平虽有所回缓但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景观生态健康 趋势预测 灰色预测GM(1 1)模型 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导向下大学校园景观效用及空间营造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惠惠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137-139,共3页
作为大学生生活及学习场所的大学校园,人员密集程度较高,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健康理念的相关研究,从大学生身体、心理及行为3个层次的基本健康需求出发,阐述校园景观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实际效用,... 作为大学生生活及学习场所的大学校园,人员密集程度较高,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健康理念的相关研究,从大学生身体、心理及行为3个层次的基本健康需求出发,阐述校园景观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实际效用,梳理校园景观不健康的现状问题,探讨大学校园景观健康支持性设计原则,并探索其多元化空间营造模式,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化、安全性、归属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校园景观区域,以达到促进整体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健康景观 设计原则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局演变的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与预测
18
作者 李钦 丁国昌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密集的人类活动导致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发生变化,揭示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状况及预测情况,为海岛环境保护与生态管理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0、2013、2016、2019、2022年5期影像数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体系,... 密集的人类活动导致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发生变化,揭示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状况及预测情况,为海岛环境保护与生态管理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0、2013、2016、2019、2022年5期影像数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25、2028、2031年的湄洲岛健康状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近12年来,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状况因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由2010年“健康”水平逐步降到2022“一般病态”水平,总体景观生态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经预测,湄洲岛2025、2028年健康等级为“一般病态”水平,2031年为“病态”水平。湄洲岛的景观生态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亟需采取科学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提高海岛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岛 景观格局演变 景观生态健康 PSR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景观生态健康演变及其驱动因子贡献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谈娟娟 董增川 +2 位作者 付晓花 徐伟 刘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对漳卫南运河流域3个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的流域景观状态进行健康评价;在分析其生态健康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识别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基于土地类型分析区分不同人类活动的贡献大... 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对漳卫南运河流域3个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的流域景观状态进行健康评价;在分析其生态健康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识别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基于土地类型分析区分不同人类活动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景观生态健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景观生态健康演变的贡献大小分别为13.95%和86.05%;不同人类活动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和城镇化对流域景观生态健康演变的贡献大小分为-34.89%、25.72%以及-3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流域景观生态健康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因子贡献率 漳卫南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峪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构建与健康度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安冠霖 郭晋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114-125,共12页
选取文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等软件综合自然、社会评价因子,从多个角度构建流域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流域景观安全格局的结构特征、转移动态、空间分布以及景观安全指数与人口密度、经济总量、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性;利用Linkage Map... 选取文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等软件综合自然、社会评价因子,从多个角度构建流域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流域景观安全格局的结构特征、转移动态、空间分布以及景观安全指数与人口密度、经济总量、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性;利用Linkage Mapper软件分析景观源与生态廊道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多因子构建流域健康度评价体系,并分析流域健康格局的结构特征、转移动态、梯度分布、驱动机制,以及健康指数与人口密度、经济总量、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文峪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结构特征及转移动态变化复杂,流域景观安全格局结构整体向好,景观安全指数与经济总量、人口密度、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不同景观源与生态廊道的生态重要性不同,提出“一带三区三轴多点”的生态框架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文峪河流域健康格局结构特征及转移动态变化复杂,流域健康格局结构向好,城区与林区的健康度梯度不同,健康指数与经济总量、人口密度、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不同驱动因子对健康度的驱动作用不同。流域景观安全区面积与景观健康区面积的增加已趋于饱和,应加强对流域的研究与保护,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景观健康 生态廊道 生态框架 文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