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信息模型(LIM)框架构建研究——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赖文波 杜春兰 +1 位作者 贾铠针 江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30,共5页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的学者与实践者们在BIM技术与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了适合多尺度适应性的景观信息模型(LIM)。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对整个三角地景观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场地、流程、软...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的学者与实践者们在BIM技术与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了适合多尺度适应性的景观信息模型(LIM)。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对整个三角地景观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场地、流程、软件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构建景观信息模型(LIM)框架,以期为今后的社区景观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信息模型(lim) 框架构建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信息模型(LIM)的大学校园雨水花园建造 被引量:8
2
作者 赖文波 蒋璐 《南方建筑》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景观信息模型(LIM)运用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通过对景观环境的调查、分析与认知,为景观设计中的各环节提供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文章以重庆大学校园雨水花园建造为例,对其建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其景... 景观信息模型(LIM)运用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通过对景观环境的调查、分析与认知,为景观设计中的各环节提供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文章以重庆大学校园雨水花园建造为例,对其建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其景观信息模型(LIM),以期对大学校园雨水花园的建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信息模型(lim) 大学校园 雨水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景观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崑 李康康 +2 位作者 洪海洋 谢福春 赵广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9-216,共8页
随着数字媒体和计算机科学的广泛应用,景观可视化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面了解景观可视化技术是推动景观信息模型建设和应用的关键。在深入研究景观信息模型建模技术的基础上,对地形模型、植被模型、水系模型、设施构建、动物和... 随着数字媒体和计算机科学的广泛应用,景观可视化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面了解景观可视化技术是推动景观信息模型建设和应用的关键。在深入研究景观信息模型建模技术的基础上,对地形模型、植被模型、水系模型、设施构建、动物和人以及气氛环境等可视化模型表达技术进行详尽阐述,并展开景观信息模型构建方式的应用讨论,创新性地提出集成多种景观软件,能以交互的可视化形式呈现出景观场地内的模型信息,并可以进行参数化的输入与输出的景观信息模型构建平台,引出一套具清晰思考逻辑的景观设计流程。以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为例,探讨模型构建在景观中的应用,以期景观可视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发挥更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可视化 模型构建应用 软件平台选择 景观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LIM平台构建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湧 胡洁 +1 位作者 郑越 尤嘉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统规划阶段、分步实施阶段,构建了以LIM工作流为核心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原型。该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开发Autodesk Civil 3D和Revit等关键软件的企业模板,部署基于雾计算的LIM协同设计平台,编制LIM平台使用管理手册等。12项实践项目的验证结果表明:LIM平台是具有实践意义的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 lim平台 应用实验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泉州生态与海洋文化复合型景观网络构建及整体性保护
5
作者 陆东芳 郑雅如 +1 位作者 韩天腾 陈顺和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2,共9页
【目的】构建生态与海洋文化复合型景观网络并进行整体性保护,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与海洋文化耦合协调,推动生态与海洋文化景观资源优化配置。【方法】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 【目的】构建生态与海洋文化复合型景观网络并进行整体性保护,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与海洋文化耦合协调,推动生态与海洋文化景观资源优化配置。【方法】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接度评价、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K-means聚类算法、Linkage Mapper联动路径工具、文化景观信息传播模型,构建研究区的生态和海洋文化网络空间格局,并耦合形成复合型景观网络;构建泉州生态与海洋文化复合型景观网络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生态与文化功能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在泉州生态与海洋文化复合型景观网络中,廊道共62条,总长1524.55 km。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显示复合型景观网络中1条廊道生态与文化功能处于严重失调,16条处于中度失调,32条处于基本协调,11条处于中度协调,2条处于优质协调。【结论】结合泉州市国土规划,构建了及优化生态与海洋文化复合型景观网络。在复合型景观网络的优化上,重点修复了沿海地区及中心城区网络生态失调问题,将原先以文化功能为主导的网络转变为兼具生态—文化双功能的网络体系,为支撑泉州生态和文化整体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景观网络 海洋文化 耦合协调模型 文化景观信息传播模型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
6
作者 李桂华 闵芝菲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而后以某平台热搜榜基于“标识”设计的信息操纵为对象,引入用以拟合社交网络扩散行为的LIM模型,采用非参数方法建模,证明不合规标识个案存在热度异常现象,多个案对比分析证明热度异常是不合规标识影响所致,验证信息操纵效果。[结论/发现]验证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的存在,对预期趋势和实际结果的进一步模型拟合表明操纵的后续效应,对比实验分析说明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可能是平台话题热度异常背后的原因所在。[创新/价值]梳理信息操纵概念及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分析信息操纵策略及其效应,提供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影响用户行为的实证依据,为推进负责任平台建设、政府网络治理、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lim模型 交互设计 平台治理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信息模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程文宇 祁舒翔 《花卉》 2020年第6期92-93,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以景观信息模型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探索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景观信息模型在风景园林中的实践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 景观信息模型 风景园林 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单元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胡最 刘沛林 陈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3,共5页
结合聚落景观基因学说,从建立我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的信息图谱角度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文化基因的特点,并提出景观文化基因信息单元的概念,探讨其提取方法;建立了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图谱单元模型并分析其表现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成果... 结合聚落景观基因学说,从建立我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的信息图谱角度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文化基因的特点,并提出景观文化基因信息单元的概念,探讨其提取方法;建立了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图谱单元模型并分析其表现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成果,设计了信息图谱的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图谱数据库设计、图谱单元建模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景观 景观文化基因信息单元 图谱单元模型 原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3维景观模型真实纹理的图像符号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万剑华 潘正风 杨必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4,共3页
在具有真实感影像纹理的 3维景观模型中 ,影像纹理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远远大于 3维几何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为节约栅格影像数据的存储空间 ,提出图像符号化的思想 。
关键词 城市3维景观模型 影像纹理 图像符号化 三维几何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应用体系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郭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2,共6页
在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以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作为风景园林信息化实践的技术路径,论述了LIM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其技术思想和工具发展溯源。从LIM应用政策、数据标准研究、理论构建和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国家政策导... 在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以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作为风景园林信息化实践的技术路径,论述了LIM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其技术思想和工具发展溯源。从LIM应用政策、数据标准研究、理论构建和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新要求等方面论述了LIM的发展现状。根据基于企业平台的研究成果,提出LIM的技术应用体系,包括LIM应用场景、LIM应用技术和LIM实施框架,并就3个方面的发展提出LIM研究的拓展方向:LIM数据标准研究、LIM工程项目应用研究,以及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LIM应用技术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技术应用体系 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春颖 刘湘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7,共5页
信息图谱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一种谱系化、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信息图谱模型探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过程的多维性与复杂性,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诊断、机理模型与预测模型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吉林省... 信息图谱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一种谱系化、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信息图谱模型探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过程的多维性与复杂性,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诊断、机理模型与预测模型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以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空间扩展过程、景观特征等为框架,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对图谱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利用 信息图谱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演变 实证分析 长岭县 技术支持 模型研究 谱方法 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景观网络拓扑与观赏效能的关联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阳 郑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6-691,共6页
针对智能元件与观赏效能的优化问题,结合智能景观网络的元件节点和情绪引导属性,引入情感观赏与原件设计效能的适用度评测算法,建立了智能景观设计中网络拓扑与观赏效能的关联模型,有效诠释了在分布式网络设计环境中的观赏资源优择方案... 针对智能元件与观赏效能的优化问题,结合智能景观网络的元件节点和情绪引导属性,引入情感观赏与原件设计效能的适用度评测算法,建立了智能景观设计中网络拓扑与观赏效能的关联模型,有效诠释了在分布式网络设计环境中的观赏资源优择方案.结果表明:观赏效能的关联模型能够对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测算,提高景观设计中关于情感不确定性估计的适用性,对促进智能景观设计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景观 网络拓扑 关联性 信息 观赏模型 多种表达 情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纯形分析的虚拟城市景观模型重建
13
作者 常歌 石教英 钱曾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2000年第S1期232-233,共2页
在计算机中真实表达现实世界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虚拟城市景观模型不仅能够在计算机中再现城市环境 ,而且能完成漫游、交互等操作 ,在城市虚拟现实中有重要意义。基于单纯形分析 ,本文实现了虚拟城市景观模型的重建... 在计算机中真实表达现实世界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虚拟城市景观模型不仅能够在计算机中再现城市环境 ,而且能完成漫游、交互等操作 ,在城市虚拟现实中有重要意义。基于单纯形分析 ,本文实现了虚拟城市景观模型的重建。它直接利用常规二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CGIS)数据建立城市实体模型并实现城市景观的视屏立体显示和Internet发布 ,实验结果说明了方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城市景观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要素与地形景观叠加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玉华 甄彤 +1 位作者 陈永华 王家耀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45-247,共3页
提出了地理信息要素在地形景观上的标志算法 ,并结合VRML技术 ,说明了叠加标志的实现方法 。
关键词 地理信息 三维可视化 数字高程模型 叠加算法 地形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会国 徐建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97-103,共7页
景观生态规划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新兴应用技术,建立了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区域的高程、高程离差、坡度、坡度离差、地貌分区、离黄河距离、... 景观生态规划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新兴应用技术,建立了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区域的高程、高程离差、坡度、坡度离差、地貌分区、离黄河距离、居民点数七个要素作为输入变量,选取斑块密度、分维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作为输出变量,精心采集了20个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网络收敛效果理想,泛化能力强,为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模拟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景观生态规划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信息的高速铁路声屏障景观量化分析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江伟 吴小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高速铁路声屏障是减少运营噪声的有效措施,但声屏障的设置会产生“廊道效应”,对乘客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高速列车乘客在旅途中的视觉信息作为分析目标,将声屏障的景观特性细化为空间特性和视觉特性,并系统阐述空间特性... 高速铁路声屏障是减少运营噪声的有效措施,但声屏障的设置会产生“廊道效应”,对乘客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高速列车乘客在旅途中的视觉信息作为分析目标,将声屏障的景观特性细化为空间特性和视觉特性,并系统阐述空间特性和视觉特性的具体评判和量化方法。借助数字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已建高速铁路不同声屏障的景观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并以此构建高速铁路声屏障景观层次灰色分析模型,实现对不同声屏障景观特性的量化评判。在此基础上,给出高速铁路声屏障景观选型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声屏障 景观 视觉信息 层次灰色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独角兽岛启动区景观设计LIM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越丰 佟昕 李靖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46,共5页
通过介绍成都独角兽岛启动区的设计和施工建造过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在风景园林设计的不同阶段,利用相对的数字化信息模型技术来阐述和分析设计行业信息模型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上的项目管理、设计技术、合作对接、质量把控... 通过介绍成都独角兽岛启动区的设计和施工建造过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在风景园林设计的不同阶段,利用相对的数字化信息模型技术来阐述和分析设计行业信息模型在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上的项目管理、设计技术、合作对接、质量把控及施工建造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此为例,探讨在行业中的实践现状和发展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独角兽岛启动区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实践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M的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基线情景模拟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绿地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湧 魏云琦 欧阳翠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目的】面对城市园林树木碳汇研究缺少精细化小尺度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技术方法,对城市环境中特定时间点上的园林树木进行逆向三维重建,通过模拟某一时间段植物生长情况,获取相应的生物量以及碳储量,... 【目的】面对城市园林树木碳汇研究缺少精细化小尺度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技术方法,对城市环境中特定时间点上的园林树木进行逆向三维重建,通过模拟某一时间段植物生长情况,获取相应的生物量以及碳储量,从而对碳储量基线情景进行描述。【方法】步骤包括:现状点云获取和点云数据处理;LIM模型构建;植物碳储量换算。以北京某高校校园大草坪两侧19棵国槐为对象进行试验。点云获取使用陆基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主要是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和抽稀;LIM模型构建包括国槐单体的三维模型构建和生长模拟,以及根据地理信息定位的19棵国槐群体模型构建,及其在基线情景下的生长模拟;植物碳储量换算是指在基线情景下结合国槐年际生长变化模型,采用异速生长方程法测算国槐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完成了单株国槐的LIM模型构建,实现了根据点云逆向构建根冠一体化的三维模型,并拟合生成其最佳生长曲线。应用该LIM模型实现了对该国槐单体在出苗第8年、第10年、第20年、第30年、第40年和第50年的动态生长模拟。基线情景下,国槐生长与碳储量成正比,从出苗到第50年生长期间,碳储量净增长1 396.87 kg,年均净增长33.26 kg。应用该LIM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对北京某高校校园大草坪东西两侧不同树龄的19棵现状国槐在10年后、20年后、30年后、40年后及50年后的生长进行模拟并换算获得个体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值,以及相加所得的群体生物量与碳储量,完成了对基线情景的描述。19棵国槐的碳储量现状平均值为115.33 kg,总量为2 191.25 kg。【结论】结果表明基于LIM的方法可以用于精细化研究小尺度现状城市园林植物的碳储量。LIM模型中碳储量的数值模拟与植物生长的空间几何模型相耦合,通过空间几何模型可以将碳储量的测算与评价引入城市生境保护、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管理、资产运营、空间治理等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城市园林植物 碳储量 基线情景 国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景观动态对林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笑云 宋博 +3 位作者 赵爽 丁圣彦 梁国付 董翠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7659-7668,共10页
以黄河下游典型农区封丘县为研究区,在林地景观中进行地表节肢动物的观测。用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代表物种多样性,选择代表景观背景的5个竞争模型:生境特性(H1,2012)、基质特性(H2,2012)、生境变化(H3,1984—2012)、基质变化(H4,... 以黄河下游典型农区封丘县为研究区,在林地景观中进行地表节肢动物的观测。用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代表物种多样性,选择代表景观背景的5个竞争模型:生境特性(H1,2012)、基质特性(H2,2012)、生境变化(H3,1984—2012)、基质变化(H4,1984—2012)和土壤-环境条件(H5,2012)从4个空间尺度上(100,250,350和500 m)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的多模型推理(Multi-model Inference,MMI)方法,在R软件里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探究了研究区近30年(1984—2012年)景观背景变化对林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景观背景模型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尺度依赖性。在100 m的尺度下,生境特性(H1)最能够解释香农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但是随着尺度的增加,生境特性变化(H3)在较大(250、350 m和500 m)的尺度对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影响最大,而基质特性和土壤-环境条件(H2和H5)的作用不显著。景观背景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解释量达到40%。在研究区域,生境特性是表征香农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推理 赤池信息量准则 地表节肢动物 生物多样性 林地 农业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婉颖 冯潇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利用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辅助设计、效果展示、施工指导和后期管护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趋势。植物是风景园林的关键组成要素,通过探讨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必要性,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为例,利用三维植物建... 利用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辅助设计、效果展示、施工指导和后期管护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趋势。植物是风景园林的关键组成要素,通过探讨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必要性,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为例,利用三维植物建模软件PlantFactory对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构建探索,构建一个包含15种典型园林树种的小型三维数字模型库。最后,通过对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在植物形态认知、植物景观设计表现和构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3方面的应用,探索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植物 三维数字模型 PlantFactory 植物认知 设计表现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