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黑普雷沃氏菌加重小鼠的牙周炎症并损伤认知功能
1
作者 陈琦 夏天天 +6 位作者 周永强 常铭洋 胡楠 杨燕美 李仲 高月 顾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目的探究产黑普雷沃氏菌(Pn)联合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结扎组(P)、结扎+菌组(P+Pn)。P组丝线结扎诱导实验性牙周炎,P+Pn组丝线结扎并涂布产黑普雷沃氏菌(Pn)诱... 目的探究产黑普雷沃氏菌(Pn)联合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结扎组(P)、结扎+菌组(P+Pn)。P组丝线结扎诱导实验性牙周炎,P+Pn组丝线结扎并涂布产黑普雷沃氏菌(Pn)诱导实验性牙周炎。结扎、涂菌6周后,通过Micro CT、组织学观察牙槽骨吸收;通过旷场测试、新物体识别测试、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组织学观察小鼠大脑海马组织学变化。评价产黑普雷沃氏菌(Pn)致牙周炎及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牙周结扎6周,Micro CT显示小鼠牙槽骨水平吸收、根分叉暴露,组织学观察见小鼠牙周结合上皮根方退缩,上皮钉突增生、淋巴细胞浸润,P+Pn较P组变化更明显,牙槽骨高度均较CON组降低(P<0.05)。旷场测试的运动总路程、中央区时间占比、路程占比及新物体识别测试的路程占比、时间占比、次数占比均较CON组下降(P<0.05);Morris水迷宫测试各项指标均下降(P<0.05),且P+Pn较P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组织学见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胞浆变性坏死、深染、核固缩、核空泡等,Nissl小体及正常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产黑普雷沃氏菌(Pn)加重了牙周炎的牙槽骨破坏,加速了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坏死及形态异常,并降低了小鼠记忆、学习等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黑普雷沃氏菌 口腔细 牙周炎 认知障碍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抑制中间普雷沃氏菌缓解正畸诱导性骨吸收
2
作者 胡凯 张延晓 +5 位作者 毛丙永 唐鑫 王跃岩 潘月 张秋香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8,共8页
正畸治疗是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有效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正畸患者牙槽骨的过度骨吸收,而中间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是影响牙槽骨骨吸收的关键微生物。因此,通过抑制P.intermedia在正畸患者口腔中的定植,可以... 正畸治疗是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有效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正畸患者牙槽骨的过度骨吸收,而中间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是影响牙槽骨骨吸收的关键微生物。因此,通过抑制P.intermedia在正畸患者口腔中的定植,可以预防正畸患者牙槽骨骨吸收的发生。该研究首先在体外验证了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对P.intermedia生物膜的抑制效果。随后使用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干预正畸模型大鼠,通过检测大鼠骨代谢指标、牙槽骨病理组织、大鼠口腔P.intermedia的定植量和牙龈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评估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显著提高了正畸模型大鼠第一磨牙根尖处BV/TV值(P<0.01),抑制了牙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同时促进了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上调(P<0.01)。相较于模型组,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还显著降低了P.intermedia的定植量(P<0.05)。因此,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可通过抑制P.intermedia在大鼠口腔中的定植,下调正畸及致病菌诱导的牙周炎症反应,提高OPG/RANKL/RANK通路中OPG和RANKL的比例水平,缓解大鼠牙槽骨正畸诱导性骨吸收,该研究结果可为正畸诱导性骨吸收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骨吸收 中间普雷沃氏菌 骨保护素 植物乳植杆CCFM87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瘤胃内普雷沃氏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洁 张力莉 徐晓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1,共5页
普雷沃氏菌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内重要的优势菌群,在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以与其他细菌发挥互作协同效应,促进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本文主要对普雷沃氏菌的分类、生长条件及其在瘤胃中的功能和丰度变... 普雷沃氏菌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内重要的优势菌群,在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以与其他细菌发挥互作协同效应,促进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本文主要对普雷沃氏菌的分类、生长条件及其在瘤胃中的功能和丰度变化等进行综述,同时对普雷沃氏菌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普雷沃氏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雷沃氏菌在瘤胃内的作用与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欣雅 田雨佳 +2 位作者 陈星星 刘鼎阔 胡鹏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1-153,共3页
瘤胃微生物决定营养物质的最佳利用率,而普氏菌属是瘤胃生物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细菌属之一。普雷沃氏菌参与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与体内消化道其他细菌之间能够发生协同作用,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生物降解。文章将国内外... 瘤胃微生物决定营养物质的最佳利用率,而普氏菌属是瘤胃生物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细菌属之一。普雷沃氏菌参与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与体内消化道其他细菌之间能够发生协同作用,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生物降解。文章将国内外普雷沃氏菌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归纳其分类及生长条件,重点介绍普雷沃氏菌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消化代谢的作用。普雷沃氏菌可通过间接利用酶的方式为机体消化纤维素提供辅助;在细菌降解蛋白质的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可降解植物性多糖;同时会受到饲粮结构、饲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章旨在探索普雷沃氏菌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营养代谢的作用及机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雷沃氏菌 瘤胃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Seq分析川中黑山羊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芸 刘旗 +3 位作者 邓俊良 任志华 杨颜铱 高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川中黑山羊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选用3只140日龄健康公羊,其平均体质量为(15.53±0.21)kg,饲喂10 d后,于150日龄时采集瘤胃液(样品A),40 d后再次采集瘤胃液(样品F),提取瘤胃液细菌基因组DNA,对... 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川中黑山羊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选用3只140日龄健康公羊,其平均体质量为(15.53±0.21)kg,饲喂10 d后,于150日龄时采集瘤胃液(样品A),40 d后再次采集瘤胃液(样品F),提取瘤胃液细菌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DNA序列V4区进行MiSeq测序。结果显示:1)从样品A与样品F中共获得高质量序列338 830条,聚类后得3 400个运算分类单位(OTU);2)样品A的α多样性指数高于样品F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门水平上,样品A最高相对丰度为拟杆菌门的(占总序列数的40.87%),其次为厚壁菌门的(27.19%),样品F最高相对丰度为拟杆菌门的(47.12%),其次为变形菌门的(19.99%),再次为厚壁菌门的(18.05%),样品A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样品F的(P<0.01);4)在属水平上,样品A与样品F的最高相对丰度均为普雷沃氏菌属的(样品A的为25.54%,样品F的为27.67%),样品A中月形单胞菌属、丁酸弧菌属、瘤胃球菌属、琥珀酸弧菌属、琥珀酸菌属等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样品F的(P<0.05)。试验结果表明,川中黑山羊瘤胃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门为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的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且两瘤胃样品中部分细菌相对丰度间的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黑山羊 瘤胃细 多样性 群落结构 MiSeq测序 拟杆 普雷沃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梅花鹿瘤胃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志鹏 刘晗璐 +5 位作者 崔学哲 荆祎 鲍坤 徐超 杨福合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44-2050,共7页
本试验旨在对以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试验共得到107个非嵌合体16S rRNA基因序... 本试验旨在对以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试验共得到107个非嵌合体16S rRNA基因序列。按照97%序列相似性,划分为2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其中91个序列(10个OTUs,85%总克隆序列)与已培养菌序列相似性≥97%,13个序列(10个OTUs,12.2%总克隆序列)与已培养菌序列相似性为90%~97%,其余序列相似性〈90%。87.9%序列与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p.)相似。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梅花鹿瘤胃细菌由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由结果可知,以富含单宁的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的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是优势细菌,而牛、羊瘤胃中常见的纤维素降解菌未检测到,这可能与饲料中单宁含量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区系 普雷沃氏菌 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对瘤胃蛋白质降解菌生长限制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爱秋 王梦芝 +1 位作者 王洪荣 李世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对瘤胃蛋白质降解菌[嗜淀粉瘤胃杆菌(R.amylophilus)、溶纤维丁酸弧菌(B.fibrisolvens)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uminicola)]生长限制性的影响。以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采用...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对瘤胃蛋白质降解菌[嗜淀粉瘤胃杆菌(R.amylophilus)、溶纤维丁酸弧菌(B.fibrisolvens)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uminicola)]生长限制性的影响。以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人工模拟山羊瘤胃发酵装置进行培养。通过特定氨基酸缺省的方法,设定5个组:全量氨基酸组、蛋氨酸缺省组、赖氨酸缺省组、支链氨基酸缺省组以及芳香族氨基酸缺省组。结果表明:特定氨基酸缺省对嗜淀粉瘤胃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生长限制性作用有所差异。特定氨基酸的缺省对嗜淀粉瘤胃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生长限制性作用(相对于全量氨基酸组)排序分别为芳香族氨基酸>赖氨酸>支链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蛋氨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由此得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缺省将影响瘤胃蛋白质降解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限制性 嗜淀粉瘤胃杆 溶纤维丁酸弧 栖瘤胃普雷沃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模式对体外培养瘤胃主要蛋白质降解菌的影响
8
作者 徐爱秋 王洪荣 +4 位作者 李世霞 王梦芝 王欢莉 刘翔 秦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7,共4页
本研究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试验动物,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模式对瘤胃内主要蛋白质降解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模式对不同菌种的作用有所差异:试验组C的氨基酸组成(Lys16.2%、Met5.4%、Thr12.5%、H... 本研究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试验动物,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模式对瘤胃内主要蛋白质降解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模式对不同菌种的作用有所差异:试验组C的氨基酸组成(Lys16.2%、Met5.4%、Thr12.5%、His5.0%、Arg10.2%、Try4.2%、Leu14.7%、Ile10.6%、Phe10.7%、Val10.5%)对嗜淀粉瘤胃杆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促进生长效应最高;而试验组B的氨基酸组成(Lys16.0%、Met5.4%、Thr11.9%、His4.5%、Arg10.2%、Try3.5%、Leu15.5%、Ile11.1%、Phe10.5%、Val11.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的促进生长效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模式 嗜淀粉瘤胃杆 溶纤维丁酸弧 栖瘤胃普雷沃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条件下荷斯坦奶牛后段肠道差异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少侃 罗汉鹏 +5 位作者 张国兴 邱文卿 董祎鑫 王炎 黄锡霞 王雅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73-2280,共8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热应激条件下,热应激耐受奶牛和热应激易感奶牛后段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寻找与热应激相关的后段肠道微生物,为利用饲养管理和遗传选择等手段提高奶牛耐热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况相近且健康的1胎中国荷斯坦泌奶牛19头... 本试验旨在分析热应激条件下,热应激耐受奶牛和热应激易感奶牛后段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寻找与热应激相关的后段肠道微生物,为利用饲养管理和遗传选择等手段提高奶牛耐热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况相近且健康的1胎中国荷斯坦泌奶牛19头,利用奶牛夏季上午直肠温度(MRT)和下午直肠温度(ART)差值(RTD)将其分为热应激易感组(H组,10头)和热应激耐受组(L组,9头)。采用Illumina PE250测序平台测定两组个体粪便中细菌16S rDNA V3~V4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两组个体的差异微生物。结果表明:①L组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高于H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在门水平,两组个体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之和均占总菌的95%以上;在属水平,L组中YRC 22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5),且YRC 22、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与ART、RTD、呼吸评分(RS)、直肠温度极值(RTR)及流涎评分(DS)等5项热应激相关指标均呈负相关关系。③与热应激相关的6项指标(MRT、ART、RTD、RS、DS、RTR)中,RS、DS和MRT在冗余分析(RDA)结果中R2较大,表明这3项指标与奶牛后段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关程度较大。综上所述,热应激影响奶牛后段肠道菌群结构,Prevotella是热应激相关的后段肠道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热应激 后段肠道微生物 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