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望高比与普雷斯勒形数、实验形数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余国宝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望高比(B)不仅是两个直径之比,还增加了两个高度之比,能更便捷、更客观地反映树干形状,是一个更理想的干形指标。在望高法求积式中,引入望高比概念,根据研究望高比的结果,提出望高比法求积式,找到了望高比、普雷斯勒形数与实验形数的关... 望高比(B)不仅是两个直径之比,还增加了两个高度之比,能更便捷、更客观地反映树干形状,是一个更理想的干形指标。在望高法求积式中,引入望高比概念,根据研究望高比的结果,提出望高比法求积式,找到了望高比、普雷斯勒形数与实验形数的关系,在进行林木蓄积量测算,尤其是单株立木材积测算中显得更加便捷、准确、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高比 普雷斯勒形数 实验形数 单株立木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木树种望高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国宝 钱祖煜 +2 位作者 朱建雄 王建新 杨显恩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7年第2期7-9,共3页
望高比(B)是胸高形率(q_2)和树干形状指数(r)的函数,是一个比望高更为稳定的干形指标。绝大多数乔木树种的望高比在0.64—0.74之间。由望高比导出的普雷斯勒材积式为V=2B/3g(H+1)=f_pg(H+1),而绝大多数乔木树种的普雷斯勒形数f_p)在0.43... 望高比(B)是胸高形率(q_2)和树干形状指数(r)的函数,是一个比望高更为稳定的干形指标。绝大多数乔木树种的望高比在0.64—0.74之间。由望高比导出的普雷斯勒材积式为V=2B/3g(H+1)=f_pg(H+1),而绝大多数乔木树种的普雷斯勒形数f_p)在0.43—0.49之间。经70株马尾松解析木验证,其材积平均误差仅+0.1%。普雷斯勒形数与树种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高比 乔木 树种 普雷斯勒形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