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遍道德教育:一个应该重视但又忽视了的教育领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希尧 《山东教育科研》 2000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普遍道德教育 教育领域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遍道德、公共领导力与小农水集体治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柳 任洋 汤志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7,180,181,共12页
集体治理是破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主体缺位难题,实现设施有人用、有人管良性循环的重要方式。利用黄河灌区宁夏、山西及山东723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考虑普遍道德和公共领导力因素,结合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及所处省份,选取多群组结构... 集体治理是破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主体缺位难题,实现设施有人用、有人管良性循环的重要方式。利用黄河灌区宁夏、山西及山东723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考虑普遍道德和公共领导力因素,结合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及所处省份,选取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小农水集体治理。结果表明,普遍道德和公共领导力能显著促进小农水治理集体行动和治理绩效,集体行动能显著提升小农水集体治理绩效,公共领导力与普遍道德能显著相互促进。多群组分析表明,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及所处省份能显著调节小农水治理集体行动和绩效。因此,政府可以结合不同地区农户农业收入情况,通过深化普遍道德培育、培训村庄领导者和鼓励村庄精英治村等方式促进小农水集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集体治理 普遍道德 公共领导力 农业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与实践智慧——道德普遍性例外难题及其诠释学解决 被引量:5
3
作者 傅永军 陈太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9,共9页
道德普遍性例外是康德主义伦理学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经由对话伦理学的关注与讨论被归结为"证立"和"应用"之间关系问题。从应用角度解决道德普遍性例外难题,随着哲学诠释学意识在当代的勃兴而成为对话伦... 道德普遍性例外是康德主义伦理学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经由对话伦理学的关注与讨论被归结为"证立"和"应用"之间关系问题。从应用角度解决道德普遍性例外难题,随着哲学诠释学意识在当代的勃兴而成为对话伦理学倡导者的优先选择。对话伦理学借用诠释学的应用原则,通过刻意强调特殊语境下的规范适当性,以解决道德的普遍规范与实践的特殊情形之间可能出现的紧张局面。然而,由于对话伦理学依然将应用理解为道德知识的实际使用,而非在道德行动中实现出来的实践智慧,因而,对话伦理学对诠释学应用问题的借用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普遍性例外难题,反而使自身落入近代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区分之陷阱中。在应用问题上正本清源,回归诠释学的真实洞见,将例外理解为特殊道德语境下不断获得具体化内容的道德行为方式,并以此纾解证立与应用之间的紧张关系,方是解决道德普遍性例外难题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普遍性例外 证立 应用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哈贝马斯的道德普遍主义和伦理多元主义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34-41,共8页
在存在着多元文化的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与伦理规则,人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是不是可以有共同的道德标准,而这种道德标准又能够超越民族文化的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而被人们普遍认同。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问... 在存在着多元文化的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与伦理规则,人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是不是可以有共同的道德标准,而这种道德标准又能够超越民族文化的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而被人们普遍认同。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试图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解答,也为我们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认知主义 道德普遍主义 伦理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普遍性的先验论证与经验确证——哈贝马斯的一个独特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太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2,共5页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采纳了一种明显的道德发展进步观念,这一观念直接取自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图式。同时,哈贝马斯用自己的交往资质的发展概念来批判改铸科尔伯格的理论,从经验角度证明了其承继于康德的道德普...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采纳了一种明显的道德发展进步观念,这一观念直接取自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图式。同时,哈贝马斯用自己的交往资质的发展概念来批判改铸科尔伯格的理论,从经验角度证明了其承继于康德的道德普遍主义。如此,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便建立起一致性,从而既坚持了道德普遍主义,又避免了形式化的以知识为表征的道德判断流于虚无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普遍主义 道德发展阶段 交往资质发展 自我同一性 经验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普遍性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吗?
6
作者 赵斌 孙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生物进化论者和支持进化论的哲学家主张人类社会的一些固有道德倾向和道德准则都是进化适应的结果。但道德相对主义者强调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所塑造的道德存在巨大差异,反对进化能产生单一、普遍性的道德标准。现有的进化伦理学观点表... 生物进化论者和支持进化论的哲学家主张人类社会的一些固有道德倾向和道德准则都是进化适应的结果。但道德相对主义者强调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所塑造的道德存在巨大差异,反对进化能产生单一、普遍性的道德标准。现有的进化伦理学观点表明,道德行为和具体道德准则都经历了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部分基因和神经系统的进化引起了道德行为在人类种群中的发展。可以说,道德行为的扩散是扩展适应的结果,而道德规范的形成又源于道德行为在文化群体内的传播,将道德视为一种用于规范行为的扩展适应工具,能够为道德的普遍性提供合理的辩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普遍 扩展适应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语境的伦理普遍主义
7
作者 范志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2,147,共11页
当代以麦克道威尔和丹西为代表的伦理特殊主义者批评以康德伦理学为典范的普遍主义道德,认为这种道德将伦理原则公式化,脱离具体语境来运用普遍原则,这导致伦理判断对具体语境是不敏感的。当代康德主义者回应了伦理特殊主义者对普遍主... 当代以麦克道威尔和丹西为代表的伦理特殊主义者批评以康德伦理学为典范的普遍主义道德,认为这种道德将伦理原则公式化,脱离具体语境来运用普遍原则,这导致伦理判断对具体语境是不敏感的。当代康德主义者回应了伦理特殊主义者对普遍主义道德的批评,他们通过降低普遍原则的抽象性和引入道德敏感性规则,试图建立依赖具体语境并对具体语境敏感的普遍主义道德。但是他们的这种回应是有问题的。不过,如果我们区分开道德法则和德性法则,实践的规定性判断和反思性判断,把康德的普遍原则看作德性法则,道德判断看作实践的反思性判断,那么就能够思考一种康德式语境依赖和敏感的普遍主义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特殊主义麦克道威尔 丹西 实践的反思性判断 普遍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概念的两重涵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甘绍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33,共11页
道德既具有作为仅仅适用于某一族群或共同体内部的行为规范的自然的或特殊的道德的涵义,也拥有普遍道德的涵义;普遍道德一方面表现为各个族群或文化共同体所共同拥有的重叠的道德直觉与道德公理,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基于理性洞察而自主... 道德既具有作为仅仅适用于某一族群或共同体内部的行为规范的自然的或特殊的道德的涵义,也拥有普遍道德的涵义;普遍道德一方面表现为各个族群或文化共同体所共同拥有的重叠的道德直觉与道德公理,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基于理性洞察而自主建构的所谓人工的道德。正是由于道德概念涵义的两重性,才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与普世道德观之间的对立冲突,才决定了描述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视阈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概念 特殊道德 普遍道德 道德相对主义 普世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及具体构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3,共4页
新闻道德根据的构成,关涉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二是不同层次新闻道德的根据。本文就普遍新闻道德、特殊新闻道德、个体新闻道德和民间新闻道德到底要探索哪些具体的根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新闻道德根据论提... 新闻道德根据的构成,关涉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二是不同层次新闻道德的根据。本文就普遍新闻道德、特殊新闻道德、个体新闻道德和民间新闻道德到底要探索哪些具体的根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新闻道德根据论提供了前提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道德根据 普遍新闻道德 特殊新闻道德 民间新闻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从史学上说,传统的和谐都是奠定在特定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道德和谐",这种和谐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困境。从学理上说,社会和谐只能是"伦理和谐",只有复归社会和谐的伦理意蕴,确立"普遍的道德合理性"... 从史学上说,传统的和谐都是奠定在特定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道德和谐",这种和谐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困境。从学理上说,社会和谐只能是"伦理和谐",只有复归社会和谐的伦理意蕴,确立"普遍的道德合理性"的价值原则,才有望使社会和谐成为现实。"普遍的道德合理性"既要求道德人格的塑造,又要求制度伦理的建构。而制度伦理的建构既应坚持制度的道德辩护,也应体现制度的伦理关怀。其中,制度的道德辩护——"德福一致"是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和谐 普遍道德合理性 道德人格 制度伦理 德福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终极标准新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明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分标准2,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它在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而在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目的 道德普遍的最终的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无私利他 自我牺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想实验看道德的终极原则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海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2期11-15,共5页
道德终极标准是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是道德最终目的之量化: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这一标准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表现为"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表现为"... 道德终极标准是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是道德最终目的之量化: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这一标准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表现为"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表现为"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普遍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每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是“否定的道德哲学”?——阿多尔诺道德哲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爱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6,共7页
阿多尔诺"否定的道德哲学"并非传统历史哲学的附属物。面对现代性祛魅所产生的"基础危机",道德普遍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均无力应对这场危机。阿多尔诺的道德哲学是对这场危机的回应,他一方面放弃追求总体性,不认为... 阿多尔诺"否定的道德哲学"并非传统历史哲学的附属物。面对现代性祛魅所产生的"基础危机",道德普遍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均无力应对这场危机。阿多尔诺的道德哲学是对这场危机的回应,他一方面放弃追求总体性,不认为理性能够彻底构建总体现实,因此为道德规范奠基绝对基础的道德哲学无法成功;另一方面又避免绝对自由的道德主张,认为这是"自我欺骗",因为道德始终嵌于社会之中。道德哲学是对个体与共同体利益张力关系进行反思的"哲学伦理学",它之所以是否定的,是因为"开放的个体"在现代社会常常遭受遮蔽。否定包含两个维度:对概念思维方式的批判,对社会权力的批判。只要真正的自由没有被贯彻,只要开放的主体仍处于遮蔽状态,那么否定的道德哲学的主张就具有合理性,它并未远离当代的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普遍主义 “否定的道德哲学” 开放的个体 阿多尔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道德相对主义——以道德社会学为进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全球化使道德相对主义日益逼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就道德相对主义认为特定的道德只能在其产生作用于其中的特定社会环境中来认识与理解,因而反对以自己社会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其他社会的道德实践而言,它与道德社会学可以说是意旨相通;但是... 全球化使道德相对主义日益逼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就道德相对主义认为特定的道德只能在其产生作用于其中的特定社会环境中来认识与理解,因而反对以自己社会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其他社会的道德实践而言,它与道德社会学可以说是意旨相通;但是它没有将这一立场贯彻到底,于是最终落得在"地球村"的新社会条件下,徒劳地固守在隔绝状态之下产生作用于各社会内部的那种特殊道德,进而否定人类普遍道德的存在可能,陷入特殊主义的陷阱。在全球化已经在客观事实的意义上使全人类成为"祸福一体"的"命运共同体"的条件下,为了使这个"命运共同体"从客观上的"同命运"进一步上升到精神上的"共命运",我们必须去寻求确立一种与这种客观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的普遍性道德,而"主体间关系"则是这种道德的"最朴素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相对主义 普遍道德 道德社会学 主体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主义干涉的伦理基础
15
作者 柯闻秀 曾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4-21,共8页
人道主义干涉是不干涉原则的一个例外。不干涉原则禁止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管辖范围内行使权力,当然更不能使用武力。因此,在现代国际法中人道主义干涉很难找到依据。然而,有更古老的传统如自然法、基督教和世界主义思想,认为使用武力不... 人道主义干涉是不干涉原则的一个例外。不干涉原则禁止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管辖范围内行使权力,当然更不能使用武力。因此,在现代国际法中人道主义干涉很难找到依据。然而,有更古老的传统如自然法、基督教和世界主义思想,认为使用武力不仅在自我防卫时是正当的,而且出于惩罚恶行、保护无辜者这一目的时也是正当的。自然法中的"自然正义"、基督教的"邻人之爱"和世界主义的"普遍道德"之所以能为人道主义干涉进行辩护,在于它们都蕴涵着人权的普遍性、主权的相对性和国际社会的统一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伦理基础 自然正义 邻人之爱 普遍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