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 被引量:3
1
作者 蔡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28-31,共4页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把解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以理解本身而不是以具体内容作为解释学研究的对象,规定了解释的方法——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明确了解释的任务——比作者理解得更好,从而将传统的解释学循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把解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以理解本身而不是以具体内容作为解释学研究的对象,规定了解释的方法——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明确了解释的任务——比作者理解得更好,从而将传统的解释学循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人开辟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莱尔马赫 普遍解释 理解的艺术 解释的方法 解释的任务 语言学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学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可能——从解释学思路到生产美学
2
作者 胡洪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遗产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野,伽达默尔发展出普遍解释学思路;相反,列奥.施特劳斯则对普遍解释学进行了批判。此种解释学争端并非是所谓作为一个学科的"解释学"争论,而是作为现代性之理解框架的解释学问... 基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遗产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野,伽达默尔发展出普遍解释学思路;相反,列奥.施特劳斯则对普遍解释学进行了批判。此种解释学争端并非是所谓作为一个学科的"解释学"争论,而是作为现代性之理解框架的解释学问题。文章试图指出两者的分歧之处在于对主体概念的解释和规定,并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学思路的分析,探讨当代美学所面临的解释学思路的困境,进而讨论一种近年来关于"美学"议题的新提法和思想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普遍解释 现代性 主体概念 生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会产生什么后果?——斯坦利·费什的“理论无后果说”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后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2,共8页
文学理论一直被认为可以产生很多后果。在文本层面上,它可以改进阅读和批评实践;在社会层面上,它甚至可以带来政治改变。但费什却提出相反观点,认为理论不会带来任何后果,因为它妄图以超越于实践之上的姿态指导实践、以绝对中立的视角... 文学理论一直被认为可以产生很多后果。在文本层面上,它可以改进阅读和批评实践;在社会层面上,它甚至可以带来政治改变。但费什却提出相反观点,认为理论不会带来任何后果,因为它妄图以超越于实践之上的姿态指导实践、以绝对中立的视角获取对文本意义的普遍解释。文学理论充其量只是对解释行为的描述,而不是解释行为本身,因此它不会带来任何实践后果。真正影响批评实践的是信念,而非理论。但反过来,只要我们不再把理论看得高于实践,而是认识到它也只是一种毫无特殊优越性的实践形式,那么理论研究便可以带来值得期待的后果,只是这种后果绝不会逾越学术的边界,也就无法改变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什 文学理论 普遍解释 反基础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