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1
作者 盛福刚(译)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学界认为,鲍威尔在1844年经历了自我批判,自我意识哲学转变为“批判的批判”,问题的关键在于,经历自我批判后的鲍威尔有没有改写或放弃自我意识哲学。鲍威尔认为,黑格尔哲学中一方面绝对者是自我意识的真理,是人的本质或实体,另一方面... 学界认为,鲍威尔在1844年经历了自我批判,自我意识哲学转变为“批判的批判”,问题的关键在于,经历自我批判后的鲍威尔有没有改写或放弃自我意识哲学。鲍威尔认为,黑格尔哲学中一方面绝对者是自我意识的真理,是人的本质或实体,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又是创造实体的主体,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对此,鲍威尔将自我意识理解为一切实体的主体本质,并将实体和自我意识的关系还原为自我意识的内在关系,旨在以此扬弃超越自我意识的威力。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概念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的意义:一重是个别的有限的自我意识,另一重是普遍的自我意识。他旨在将个别的自我意识提升为普遍的自我意识,这和将实体还原为自我意识是同一个过程,提升和还原,两者是同一种原理。鲍威尔的“普遍的自我意识哲学”,换言之即伦理哲学,并不直接等同于自由的政治制度。伦理共同体和现实的国家产生对立时,他主张在实践上批判现实的国家,而这种“纯粹批判”的前提正是自我意识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自我意识 个别的自我意识 批判的批判 伦理共同体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与主奴辩证法新探
2
作者 薛丹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4-20,共7页
一般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辩证法与奴隶操持的物质性劳动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完整的意识经验过程中,包括意识、自我意识、欲望、承认、致死的斗争与主奴关系,以及普遍性自我意识与精神等环节,探求... 一般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辩证法与奴隶操持的物质性劳动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完整的意识经验过程中,包括意识、自我意识、欲望、承认、致死的斗争与主奴关系,以及普遍性自我意识与精神等环节,探求上述内容的真实内涵与理论意义就会发现,在此基础上主张强调它们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直接影响是不恰当的,是人本学家或存在论者对黑格尔哲学所做的过度的马克思式发挥。完整的意识经验过程为理解黑格尔这一著名章节提供了更为客观、连贯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抽象自我意识 特殊自我意识 普遍自我意识 自立自足 主奴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