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耳别和季节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黄丽辉 韩德民 +7 位作者 陈瑜 亓贝尔 张雪峰 史蕾 邢锦红 莫玲燕 张华 刘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耳别和季节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听力筛查的32981名新生儿的资料。新生儿出生后3~5天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目的探讨性别、耳别和季节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听力筛查的32981名新生儿的资料。新生儿出生后3~5天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分别对各年度性别、耳别及季节的通过率、各年度不同季度中性别及耳别的通过率、各年度不同季度的总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度性别和耳别对通过率有显著影响(P<0.01),即女婴通过率高于男婴,右耳通过率高于左耳,而季节对通过率的影响无规律可循。结论性别和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可能有一定影响,分别制定男婴和女婴,左耳和右耳的听力筛查通过标准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耳声发射 通过率 性别 耳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凡启军 陈迎迎 +3 位作者 刘学军 董爱丹 黄赛瑜 陈波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早期干预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双耳听力筛查未通过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听力中心确诊的104例双侧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干预并随访3年以... 目的分析影响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早期干预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双耳听力筛查未通过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听力中心确诊的104例双侧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干预并随访3年以上,分析影响其早期干预的因素。结果 104例患儿平均确诊月龄为4.21±1.63月,平均干预月龄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22.92±9.47月下降到2014年的13.77±6.60月;低于6月龄婴儿的早期干预率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0%上升到2014年的15.38%;患儿初次干预助听器验配率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50.00%上升到2014年84.62%,28.85%患儿单用人工耳蜗植入方式干预,67.31%患儿先用助听器干预后改行人工耳蜗植入干预,单用助听器的干预时间由2010年39.83±15.37月的缩短到2014年的18.53±10.28月。结论本组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确诊年龄已接近国际要求,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早期干预状况自2010年来逐年好转,但早期干预率偏低、平均干预年龄偏大仍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早期听力检测与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7例0~6岁永久性听力损失患儿确诊年龄与发现途径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雪瑶 黄丽辉 +6 位作者 王现蕾 赵雪雷 杜亚婷 杨亚利 崔庆佳 张燕梅 王士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0~6岁永久性听力损失儿童的确诊年龄及发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确诊的1 277例0~6岁永久性听力损失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及筛查结果分为三组:筛查未通过组、筛查通过组... 目的分析0~6岁永久性听力损失儿童的确诊年龄及发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确诊的1 277例0~6岁永久性听力损失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及筛查结果分为三组:筛查未通过组、筛查通过组及未筛查组,分析患儿的确诊年龄及发现途径。结果 1 277例听力损失患儿中,筛查未通过组1 005例(78.70%),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个月;筛查通过组96例(7.52%),确诊的中位年龄为21.5个月;未筛查组176例(13.78%),确诊的中位年龄为24.5个月。筛查未通过组的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明显早于筛查通过组和未筛查组(P<0.01);筛查通过组与未筛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277例中,发现途径主要为新生儿听力筛查(78.70%,1 005/1277);筛查通过组96例中,主要通过家人对其听觉和言语发育观察发现(66.67%,64/96),其次为耳聋基因筛查阳性转诊(11.46%,11/96)和入园体检发现(7.29%,7/96);未筛查组176例中,主要通过家人对其听觉和言语发育观察发现(98.29%,173/176)。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永久性听力损失患儿的主要途径,使患儿确诊年龄明显提前,而筛查通过组和未筛查组确诊年龄仍然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听力损失 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 确诊年龄 发现途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儿早期听力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蕴 吴皓 +3 位作者 陶铮 陈向平 任燕 顾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中确诊为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婴幼儿接受早期干预后的效果。方法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接受听力学评估的听力障碍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接受听力干预,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共... 目的研究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中确诊为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婴幼儿接受早期干预后的效果。方法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接受听力学评估的听力障碍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接受听力干预,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共计20人为干预组,同样接受听力学评估而不愿接受干预者36人为未干预组,随机选取听力正常年龄相仿的36人为对照组,采用视觉强化行为测听评估他们的耳聋程度,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语言发育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裸耳平均听阈为73.81±20.63 dB HL,干预后平均听阈为24.33±10.92 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92.25±17.32分;未干预组平均听阈为70.47±22.43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70.44±29.99分;对照组平均听阈为15.20±6.02 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100.29±8.86分。中度耳聋以上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平均听阈与语言发育商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以上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效果良好,其听觉及言语能力明显高于未干预听障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 听力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